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

2020-05-11 06:00蔡玉叶
教师·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习过程亲身经历体验

摘 要:教育的本质是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精彩观念的过程,是帮助并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文章从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亲历”的欲望;引导主动探索,重视学生“亲历”的过程;加强动手实践,积累学生“亲历”的经验;创新练习形式,享受“亲历”的成功体验四个方面介绍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亲身经历;主动探索;学习过程;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9-0078-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是他们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数学学习活动,同时能享受探索成功的情感体验,增进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起“亲历”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当抽象、理性的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时,数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中要有意地把问题情景生活化,唤醒学生生活的直接经验,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时,

师:老师家买了一些小金鱼,它们想要一个无盖的玻璃缸的家。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你们帮忙出出主意吧。

生1:可以制作成无盖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玻璃缸;

生2:要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生3:要计算金鱼缸的占地面积,就是求底面积;

生4:要知道一共用多少玻璃?就是求长(正)方体5个面的总面积;

生5:求出金鱼缸体积,就可以清楚金鱼缸所占空间有多大;

生6:计算金鱼缸容积,就确定最多能往金鱼缸里面注多少升水;

生7:金鱼缸里面可以放置一些水草和假山,可以求水面上升多高。

师:真不错!这节课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整理和复习这些知识呢?(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

生:面、棱、顶点等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以上教学设计,既结合了教材特点,又根据了学生都愿意为教师排忧的心理特点,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为教师出谋划策的情景中学习,引发学生自觉联系实际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这样学生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个个興趣盎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回忆和整理知识点,实现学习群体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增强了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将过去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充满挑战性,大大激发了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的热情。

二、引导主动探索,重视学生“亲历”的过程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作为被称为“思维的体操”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容忽视。课堂上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引领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经历主动探索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新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时,笔者创设一个平均分的情境:熊大和熊二要去公园游玩,他们带了4个苹果、2瓶水和1个月饼,能帮它们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吗?

生:熊大和熊二各自分到2个苹果和1瓶水。

师:这样的分法在数学上叫作平均分。月饼只有一个要怎么分呢?

大多数学生沉默了,个别同学小声说半个,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发现不能用已经学过的整数来表达结果,从而水到渠成得到,于是引出了数的扩展的需要,一起来学习对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追问:要怎样表示一个月饼的1/2呢?

生动手操作后汇报:把圆形纸片从中间弯曲对齐后对折,沿中间折痕画一条线,就是把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分后的两块月饼大小完全一样,其中的一份是1/2。

师:真好。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一半,也就是它的1/2。

师追问:从没有平均分的折法里能找到1/2吗?

生:不能找到,虽然把圆分成两份,但是由于没有平均分,两部分大小不一样,不能用1/2来表示。

学生明确:要想得到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必须在平均分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

紧接着进行以下教学环节:

(1)想一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说一说:1/3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表示什么意思?

(3)画一画: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指出它的六分之一并涂上颜色。(有意让学生明确任意一份都是1/6)

(4)找一找:在一条线段图上找分数——1/10。

(5)折一折:折出一个图形的1/4。

(6)辨一辨:对比学生作品找出异同点,从而归纳揭示出分数概念。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进行了直观的操作探索,经历了“思考—总结规律—完整概念”的过程,从而初步感悟分数的本质属性,对概念有了较为正确、深刻的理解。由此看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深刻地获得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存在感。

三、加强动手实践,积累学生“亲历”的经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水平,要学好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数学内容,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积累获取最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再就经验进行互动,从而切实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教师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和物质材料,有量杯、水、沙子等,请学生分小组动手测量形状怪异的橡皮泥、土豆、乒乓球等的体积,制造矛盾,“逼”着学生去探索新知,引导学生先在小组中结合具体实物讨论测量方法后,再让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实践、去操作。

生:我们组发现橡皮泥的形状不规则就搓成长方体,然后用尺子分别量出长、宽、高的长度,算出体积。

师:这组同学的测量方法中,什么发生了改变?什么不变?

学生一致发现:橡皮泥的形状变了,体积不变。(师板书:等积变形)

师:如果不轻易改变形状,或者不能改变形状的物体该怎样测量体积呢?

生1:我们组先在量杯里面装200毫升的水,再把土豆完全浸没在水里,发现这时量杯里面水面对应刻度为322毫升,水上升了122毫升,土豆的体积是122立方厘米。

生2:我们组先在量杯里面装满300毫升的水,并放在盘子里面,再把橡皮泥完全浸没在水里,发现这时量杯里面的水会溢出来,后把溢出来的水倒进空量杯测量有62毫升,橡皮泥的体积是62立方厘米。

生3:我们组先把鹅卵石放进一个300毫升的量杯里面,然后装满水,再把鹅卵石取出来,发现这时量杯里面水面会下降到120毫升,鹅卵石的体积就是180立方厘米。

学生对比上面三种方法的异同点,一致赞同不规则物体必须完全浸没在水里,那么上升、下降或者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就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样。(师相机介绍并板书:排水法)

生4:我们组是测量乒乓球的体积,由于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不能利用排水法。但是仿照排水法,只是把水换成了沙子就可以测量乒乓球的体积。

学生想出的这么多方法都能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些实验虽然很简单,但对学生却是了不起的发明。学生在操作和实验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知识,之后互动交流,从亲身感知到理性概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论,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积累有效的数学经验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上有满满的获得感。

四、创新练习形式,享受“亲历”的成功体验

课堂练习是学习新知活动的延续,是学生对新知的巩固,也是掌握技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创新课堂练习形式,抓住学生爱玩、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将原来的单一动笔练习改成以游戏等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不断体验成功。每个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乐此不疲,主动探索的劲头就更足了。

例如,笔者在教学“质数和合数”这节课时,利用学生的座位号设计了快速反应的游戏练习:请座位号是质数的同学起立,并用手势比一比质数的因数个数;座位号是合数的同学请鼓掌,其余的同学到黑板上画个笑脸。笔者问画笑脸的同学是几号?为什么单枪匹马行动?全班大声回答:“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之后,让座位号既是合数又是2的倍数的同学到教室后面,按照座位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报数,请1号同学在黑板上记录。再分别让座位号既是合数又有因数3、5和7的同学到教室前面,按照座号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并报数。最后问:“还坐着的同学座位号是什么数?”全班异口同声说:“质数。”座位号是质数的同学也报数,1号同学一一记录在黑板上。

这样将所学知识在活动创设的情境中应用,使质数、合数、偶数、因数和倍数这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形象化、趣味化,让练习生动起来。学生也兴趣盎然,毫无倦意,产生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体验了数学的乐趣,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产生了學习数学的成就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活动的余地,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触摸数学鲜活生动的生命脉息,体验成功的愉悦,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

参考文献:

[1]钱守旺.打造动感课堂的66个细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2]邱学华.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

[3]张绍康. 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61-64.

作者简介:蔡玉叶(1974—),女,福建莆田人,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沟头小学教师,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过程亲身经历体验
增广贤文
高职日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式探讨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怎样写亲身经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