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探析

2020-05-11 12:19罗慧玲
教育界·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学习习惯初中生

罗慧玲

【摘要】初中阶段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略显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教师更应注重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现状,提出农村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希望通过这些策略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语文学科;学习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既要打好语文学习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又要让学生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在以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忽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树立创新理念,在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承接小学阶段,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为学生日后在高中深层次学习语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农村初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重点,教育水平的差异也使得农村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方面落后于城市初中生。从目前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只有当语文教师反复强调语文课程内容,学生才会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明确指出重点并反复提醒学生做好笔记,才会有部分学生做笔记,而部分学生依然无动于衷。在语文课堂外,很多学生没有对学过的语文知识和课本内容进行复习。由于农村图书资源贫乏和教学资源相对薄弱,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大量课外图书,他们很少主动通过课外书来获取语文知识。

总体来看,很多农村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积极性。例如,在朗读课文时,声音小、朗读不整齐等问题较为突出,在课堂上很多学生没有参与课堂讨论,对语文知识交流的热情不足,这些问题都表明农村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习惯方面有所欠缺。其中初中男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度普遍较低,部分男生甚至对语文学习表示厌烦。对于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无法区分其中的重难点,更不要说很好地把握了。对语文课外知识的学习,学生积极性不高,具体表现为阅读量低,忽视预习、复习等。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总是将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不愿意主动汲取教师讲解的语文知识,长此以往,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效率偏低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笔者认为,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读、写、听、说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能力。读是关键的一环,它是理解的源头,对于初中生而言,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学生才能更好地领会各种文章的不同构思和写法,有更丰富的内容可写,从而扩充写作技巧。初中生如果能做到反复读、大量读,阅读优秀的文章,将会在语文学习的各方面获得明显的提高。而要读得好,学生必须做好笔记。教师应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那么学生应如何做笔记呢?(1)如果看到有用的内容,或自己有深刻体会的地方,应做记号,加上批注,写上感想。(2)阅读过程中,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摘录下来,然后多读、多分析这些好词好句,再理解记忆这些好词好句,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3)遇到适合写作的词句,可以将其记录在卡片上,这是积累知识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学生积累的词句多了,可以进行归纳分类,为己所用。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到来的进程,勾勒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美丽的图画。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录、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然后带领学生学习按照什么顺序、用什么修辞手法写景状物。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要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应从学生的语文学习出发,用一系列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主动投入语文知识的学习中,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木兰诗》为例,在教学这篇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共同完成对这篇诗歌的学习。首先,教师选定一个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明确其中生僻字的读音。其次,教师选定一个小组来分析字词句,尤其是对经典词句的分析,可以结合花木兰自身的思想情感进行阐述。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篇诗歌的印象,教师还可以选定一个小组对文中花木兰归来换女装的情景进行话剧表演,组内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可以对文中最后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进行具体分析,学习花木兰英勇无畏、不怕挫折、不慕名利、奉献自我的精神。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运用词句阅读、情感分析等学习技巧;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语文知识学习能提高初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也能为培养初中生团结协助精神提供契机;而小型话剧表演则是语文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这样,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并相互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初中生带着积极性和热情学习语文知识,能大大提升语文学习的整体效果。

三、把握语文课堂内外,加强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农村初中生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属于留守学生,他們在爷爷奶奶的看护下长大,在心灵上缺少父母的呵护,生活上缺少父母的照应,学习上缺少父母的辅导,行为上缺少必要的监管与约束。对于学习,这些学生基础不牢固、自觉性不强,随着初中科目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大,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日益淡薄,不爱学习、经常欠交作业。为了帮助农村初中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应把握好课堂内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探究模式,为学生设计特定的语文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提出对课文知识的疑问,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以《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为例,在引导学生阅读整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愚公移山的行为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完课文后,师生可以进行交流互动。学生可以表达自身对愚公移山这一故事的见解,包括感受到愚公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教师应对学生正确的观点给予支持和鼓励。在这样的情境中,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得以较好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师生间的距离逐步拉近。对于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作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例如,在教授《出师表》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前大致了解《三国演义》这本书,包括其历史背景、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典型事例及后来魏蜀吴三国的结局等。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实质,说明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教育的重要任务。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尤其是对农村初中生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语文学习上,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条不紊地展开一系列学习活动,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培养独立自主的性格。

【参考文献】

1.陈江涛,刘焕青,吴维建,等.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与习惯养成调查与实践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

2.朱新永,彭兴邦,赖晓岚,等.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4.

3.赵玲.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7.

4.孙庭宝.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名师在线,2016(11):34-35.

5.袁雪露.关于时间的碎片化利用轻负高效提升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养[J].赤子(上中旬),2015(12):270-271.

6.杨春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初中语文学习习惯探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学习习惯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