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莹
作为一种理性的判断能力,思辨能力的提升一直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学习的根本目标。思辨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识别、分析和深刻理解他们所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加强他们对该内容各个方面相互之间关系的整体性认识,并且按照这一逻辑进行思考。换句话说,大学生需要培养一种对接收信息的分析、判断、评价、探索、反思甚至再创造的能力。而语言在思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思想的交流是通过语言传递的,语言是意义的支撑,因此,为了理解和表达高层次的思想并获得有效的跨语言交流,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英语这一语言作为思辨性思维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来运用。
语言学家Brumfit 等通过研究发现,强调思辨能力的外语课程,不论其面向初级还是高级语言学习者,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将这种语言用作思辨过程中的工具、能在语言课堂上进行思辨活动、能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都指出了思辨能力培养与外语学习之间的紧密关系,但英语专业教学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一直重视不够,教学重心仍然放在应对过级考试上,更多的是开展以知识内容为基础的教学,主要目的只是帮助学生获得事实性知识,单一强调语言基本功的夯实和产出语言形式的准确,导致学生思考时主要考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而不去积极思考问题本身,致使这些看似标准流畅的回答缺乏深度和意义。同样的讨论或写作话题,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都只能提供类似的老套的观点和论据,遇到稍微复杂的主题,学生更依赖于母语解决或直接保持缄默,很难甚至无法独立思考分析课程中所涉及的主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仿佛是同一条流水线上产出的商品,极具相似性却没有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特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以及学习策略的自我调整和评价方面都提升甚微。事实上,更为严重的后果在于其在外语交际中表达内容的苍白和肤浅,即缺乏在交际中分析对方言语内容的能力,不能系统性思考和批判性分析对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复杂的协商和合作更无从谈起。
Dennick 和Exley 认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有四种小组教学方法:焦点讨论、学生主导的研讨、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角色扮演等。Kek 和Huijser 提出,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明确的、直接传授思辨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Golding 认为,教师应该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通过激发思维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培养思辨能力。由此可见,提问可作为思辨能力培养的主要切入点之一。
传统教学局限于对事实和方法的简单呈现,导致当前众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交际能力培养方面走入误区。英语专业课堂用得最多的教学活动不外乎即兴讨论或头脑风暴等,即教师给出一个讨论问题,然后让学生开展自由随性的交流,但多数学生在进行这种交流时更多的是凭靠一种直觉,旨在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却不具备足够的探索性和反思性,因此无益于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很多教师为活跃课堂气氛并促进学生参与表达,设置讨论问题大多简单有趣,但封闭、缺乏思辨性,只能引出短小且机械的回答。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高校英语专业课堂内容和形式与中小学相差无几,体现不出高校英语教学的学术性和高层次性。第三,教师对于学生给出的回答分析不足,对学生表达内容的评价主要放在遣词造句上,或只提供回答正确或错误等简单且笼统的终结性评价,而没有通过追问来启发学生对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挖掘,因此不足以诱导学生使用分析性的语言去进行探索和思考。
思辨性思维融注重思考的维度和深度,其指导下设计的提问应具备以下两方面特征。
1. 开放性和启发性
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注重训练和提高其思维能力,但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深度,设计具备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能拓宽思维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启发性这一特征源于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方式,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来自人类内心的理性,而非依靠外界他人的给予。因此,苏格拉底启发他人的方式,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透过扮演一个一无所知的人来协助个体产生正确的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有组织、有条理的对话来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思考来验证各种观点。教师不提供太多知识或信息,而是通过这种问答式的对话帮助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激发其高阶思考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
2. 反思性和探索性
美国哲学家杜威在探究思辨能力时提出了“反思思维”。他指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就形成了反思思维。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审慎的思维,意味着在脑海里反复思考、寻找额外的证据及新的数据,并且需要在进一步探寻的过程中暂缓得出结论。这就对我国教育倾向全盘接受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学生在内化观点或信息前,能主动积极地通过材料收集等方式,来对观点或信息做出甄别,对于有质疑的点,能和教师开展充分的论证和探讨,从中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这种反思思维的培养,保护学生对观点或事物产生的好奇心,通过采取恰当的提问方式,帮助并引导学生将这种好奇转化为较为系统的具备反思性和探索性的思维习惯,使学习思维的天平逐渐从传统的确定性和盲从性那一端向怀疑性和挑战性一端倾斜,力求达到一种思维和探寻技能上的平衡。正如杜威指出的那样,要培育一种习惯,能够辨别测试过的信念和单纯的主张、猜测以及观点,培养开阔的思维,使其偏好基础坚实的结论,并把它植入个人的工作习惯,进行探寻和推理,勇于恰当地解决他们面对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结合上述特征,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可尝试采用以下两种模式进行提问,以激发和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1. 环式提问
环式提问以开放性和启发性为主导,围绕教学主题的关键问题进行多角度、发散型的提问,从不同角度去启发学生,让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向,既能加深拓宽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具体来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问题与学生兴趣和经验的相关性,与学生已有的学科和跨学科知识的紧密联系(图1),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有效地引发学生结合已知来开展广阔的思考,并从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中发现观点及其意义,促进推理式学习,同时帮助学生在较为复杂的层次上思考。认知学家Linn 的研究也表明,当学习者将特定的事实或概念与其他信息进行多突触联系(multiple synaptic connections)时,长期记忆也将得到改善,同时也能获得一种知识整合。
图1 环式提问
2. 阶梯式提问
阶梯式提问从问题的反思性和探索性角度出发,需要教师按照一定的坡度、深度逐层提问,从而形成阶梯式的问题链。提问应该是一连串按认知发展先后顺序排列的问题,和一系列能促进学生解释、验证、支持和重新回答问题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提问时应该从层次较低的事实性问题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涉及分析、判断、评价、探索、反思等能力的问题。提问应以“what”“why”“how”等开头,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更多更丰富的回答,同时能引导学生留意回答问题时的语言应用问题,也为后面的进一步提问和完善学生的观点和认知奠定了基础。
通常情况下,教师提出问题后,大多数学生不能立刻给出有深度见解的回答,这时教师要做的不应该是直接否定并转而提问其他学生,而应该尊重学生分享的对某个事件的见解,及时将获得的回答融入后面的问题,从而形成成熟的后续问题。后续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来解释、验证和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者生成个性化的观点。后续问题必须是有建设性的提问,能给学生提供引导,直到学生给出合理的、具备一定深刻认识的回答,当然这样的回答不一定要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只要有理有据,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参与思考和回答的信心和积极性。采用这种阶梯式的提问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由表及里、由浅至深的思维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以上两种提问模式的同时,教师不能忘记外语课堂的特性,即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固然重要,但夯实其语言能力也是基础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需要考虑问题的内容和特征,还要考虑承载问题和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要求。比如,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追问和点评环节,适度地指出和纠正学生回答中的语言表达错误。适度非常重要,因为对语言问题过多的纠缠会打断学生的思路以及整个提问过程的流畅性,也不利于思辨性思维的培养。
从思辨视角出发设计的提问,其关注点不在于学生回答的对错,而在于能否引发学生具备反思性和探索性的思考。好的提问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对话,也能激发和加深学生对课程概念的理解。当然,要在英语专业课程中有效开展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问只是启发引导的第一步。还有什么样的教学途径有助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够力? 什么样的体验能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思考者? 哪些教学方式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加强提升自身的思辨意识和能力,因为只有教师具备了足够的思辨意识,才能设计出具有一定深度、广度和值得探索的问题,才能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建设性和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最终达到提升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