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备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这一时期学生因为身体的发育、思想的成熟和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问题。作为班级中的管理者,了解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青春期;学生心理危机;班级管理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人才发展对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小学生作为未来人才的预备力量,其身心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中小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人生中的特殊阶段,身心健康是其个人发展和成为有用之才的重要保障。但如今,有关学生身心发展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种青春期的心理危机也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引导中小学教师学习管理和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从而帮助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生活道路上走得更加健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 青春期学生的身心特征
(一)生理方面
青春期属于人体生长的一个高峰阶段,占人体生长时期的一半或更多一些。青春期始于人体第二次生长的突增,止于躯干停止生长。一般女孩从11岁~12岁起到17岁~19岁止,男孩平均晚2年。不论男女,在身体内外都发生了强烈而重要的变化,身体增长较快,第二性征渐渐发育,在形态、功能、素质、内分泌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剧烈变化。
(二)心理方面
青春期学生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使他们产生成人感,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但是在认知发展、情绪调控及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相对滞后,致使学生许多期望不能实现,进而导致一些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比如,独立自主意识较强,承受挫折能力较低;内心世界丰富,又常常感到孤独;心思敏感,对别人的看法十分看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经常不听管教等。
二、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危机
(一)心理危机概念
心理危机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认知状态,是当人们知道自己的重要生活目标受到阻碍时所产生的一种状态。心理危机首先表现为一段时间的解体和混乱,在此期间可能有过多次解决问题的失败尝试。其次,心理危机一定会造成一种认知上的混乱。当心理危机发生时,当事人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已经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于是这个人开始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困扰影响着个人以及周围人的生存状态。简单地说,心理危机是指人们因为在生活中发生了某些事情,没有办法正视和解决,从而体验到的痛苦和混乱。
(二)青春期学生常见心理危机种类
1. 成长性危机
成长性的心理危机也被称为发展性或內源性危机、内部危机,这种危机的产生来源于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在成长过程中,当学生认识到自我能力无法应对新的问题时,成长性危机就出现了。对于班级管理者而言,学生的成长性危机是他们日常管理和教育的内容,要帮助学生发展解决新阶段问题所需要的能力。
2. 境遇性危机
境遇性危机也被称为外源性危机、环境性危机或适应性危机。这种危机常常是由某种外部的能看见或者看不见的、超常的、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事件引起的危机。境遇性的危机的关键特点在于,它是随机的、忽然的、震撼性的、强烈的和灾难性的,而且通常是人们来不及准备的。
3. 存在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也是一种发展中的危机,伴随着一些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心理冲突和焦虑,常常表现出的一种追悔莫及的、失落的、无法控制的感觉。
(三)青春期学生面对危机的普遍心理行为
1. 焦虑
焦虑是一种无明确对象的游离不定的紧张状态,处于焦虑状态的人警觉程度很高。学生常见焦虑表现为混乱和紧张,不知道该干什么和该怎么应对,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下降,同学之间的矛盾和暴力冲突增多,甚至还有可能表现出身体症状。
2. 恐惧
恐惧,又被称之为害怕,是一种基本情绪,是一种人们试图摆脱或者逃避但又无力改变的情绪状态。在学校这样的比较封闭的情境中,学生之间的恐惧比较容易相互感染,随着学生之间的交往,其中一个人的恐惧就会因为别人的恐惧而更为加深。因此在学校中容易出现恐惧情绪的感染现象。
3. 抑郁
抑郁是一种低落的情绪,包括对外界环境失去兴趣,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或者物体失去动力去探索,因此学生会开始消极、回避。严重的抑郁会演变成一种痛苦的混乱,使人情绪沉闷,反应速度减慢,对周围没有兴趣,甚至出现自杀和自伤的概念。
4. 过度警觉
过度警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被称为过度敏感。在危机的发展过程中,学生会开始怀疑原来的应对方法,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因此就会产生过度警觉的反应。过度警觉反应常常表现出的是对环境特殊警觉。从心理上说,这种警觉反应源于缺乏安全感,因此对所有的刺激都进行过度的反应。
5. 回避和漠然
回避和漠然常常是那些经历过危机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避免接触或者见到与危机有关的任何人、地点或者东西,特别是那些容易引起他们联想的东西。当学生出现这种情绪时,他们会有意或者无意回避或者拒绝敞开心扉,也拒绝沟通和交流,因此这种情绪导致人们的生活范围越来越狭窄,从本质上非常严重地伤害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6. 内疚、羞耻和负罪感
自责、内疚、羞耻和负罪感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思维模式。学生不断地忏悔和内疚,结果导致的是不断地贬低自己,感觉到自我没有责任感,没有成功和优势。这样下来,长期的结果就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不断地贬低以至于无法容忍自己。
三、 班级管理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危机、事故、灾难、危害、悲剧、伤痛等等,这些词普遍在中小学校听到,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有自己的危机。在心理危机管理中,所有的班级管理者和与学生有关系的人员都要在危机干预中担当重要的任务。
(一)应对心理危机的班级管理模式
心理危机的班级管理主要在于防止和降低一个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从而保护班级组织和学生免受伤害。根据危机管理的过程,班级心理危机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预防、防备、处理和总结。
所谓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就是班主任要认识到危机发生的客观性,避免危机是最好的危机预防管理。所谓防备,是指在班级中建设预警机制和危机应对预案,同时学习和建立危机预警管理系统,了解和学习识别危机的指标。所谓处理,要求班级管理者在紧急状态下快速做出反应,控制事态的蔓延。并根据状况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心理第一援助,同时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最后总结危机,就是圆满处理危机善后,并利用机会,把危险转化为机遇,总结经验教训,对干预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及运作程序进行审视和变革。
(二)心理危机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角色
在心理危机管理中,班主任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班主任是保障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而且班主任的行为是学生危机反应的样板。
班主任在危机发生前扮演的应该是指导学生危机应对能力,提高危机应对技巧的角色。班主任要主动参与了解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和情绪的需要,能够对学生中出现的情绪困扰进行早期的筛查。危机一旦发生,班主任除了对学生进行指导外,还应该审视那些出现伤害症状的学生,为其提供有关进一步治疗或咨询的帮助信息。
(三)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方法
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論,掌握适宜的危机干预方法,是心理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心理危机种类繁多,简单将已有的心理危机理论进行归纳,从而应对不同学生的危机问题。
1. 以个体为中心的心理危机理论
这一类心理危机理论让班级管理者主要关注的是危机过程中学生的内部体验,强调他们内部体验的合理性和变化性,解释这种内部体验产生的心理原因。以个体为中心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注重危机过程中情绪体验的正常性和复杂性,分析导致心理危机产生的内在心理因素,明确学生心理咨询的指导方向。
2. 以环境为主体的心理危机理论
这一类心理危机理论强调心理危机发生的环境因素,强调影响心理危机的原因来自个体所生存的微观生态系统和宏观社会系统。在危机干预中,这种理论强调环境和外界的努力对心理危机提供的帮助。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是给学生提供支持性、建设性和温暖的环境,从而帮助学生面对危机,获得成长经验。
3. 心理危机的适应理论
这一类心理危机理论认为心理危机的产生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适应不良。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则不良的行为、消极的思想和损害性的防御机制就会持续影响个体,导致个体的危机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如果学生能将适应不良的行为改变为适应性的行为,危机就会消退。
(四)针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建议
青春期学生在心理危机的反应中,可能与成年人的反应非常相似。在这个年龄,他们正在发展自己对社会和客观世界的认同、价值和未来生活的期望,一场危机可能彻底摧毁掉这些对未来的美好假设。研究表明,学生的反应可能更多地受到同伴的影响,因此,对他们进行干预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去讨论这些事,让一个他们信任的成年人去与他们分享,与他们正面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青春期的学生通常能够非常清楚自己的情绪,尤其是由危机引发的恐惧。恐惧有的时候能产生脆弱性和羞耻感。因此让他们与同伴朋友在一起讨论这种感受,甚至分享面的这些感受的方法会有帮助。有的时候,一些叛逆学生还可能用“出格”的方式宣泄,对父母和老师的权威进行挑战,所以父母和老师都应该重视青春期学生这些表达方式,采用解释后果、正面讨论等合理的方式来调节这种宣泄的途径。
对于因人际间变化而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父母亲、老师或者青少年同伴共同讨论这些变化以及变化对他们的影响。由于亲密人际关系的变化会对青春期学生带来非常强的适应压力,但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也可能是重新带来发展的机会,因此需要谨慎面对和讨论这些变化的方式。
总之,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接受和理解青春期学生复杂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是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情感,支持和鼓励学生和负面情绪作斗争,提倡他们参与到更具建设性的活动中,给他们自由探索他们想知道的问题的空间,给予他们时间和信心,相信他们能振作起来。另外,作为与学生共同经历危机的成年人,班级管理者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应对危机的能力,并且给予家长合理的建议,共同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寒松.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辽宁教育,2018(1):54-56.
[2]何元庆,刘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系统化干预机制构建[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17(3):100-102.
[3]刘俊.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策略[J].中国教师,2018(12).
[4]周小红.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2)86,128.
[5]钟立柱.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3):84-85.
作者简介:刘冰,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