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0-05-09 13:45隆胜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摘要】本文基于百色市那坡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论述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丰富继续教育形式,建立规范的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提高教师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广西边境民族地区 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3A-0004-03

教师是学生成长之路上的引路人,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自教育部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五年内必须参加一次繼续教育,并以此作为晋升的硬性指标后,全国各地认真执行,一些地区的学校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教师受益匪浅。然而一些落后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状况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却大相径庭,尤其是在一些落后的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甚至形同虚设。

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长期以来是我国教育教学的一块短板,其主要制约因素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状况,把握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切实解决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为了切实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思想水平,促进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笔者对广西百色市那坡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现阶段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探究提高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继续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现状分析

百色市那坡县是一个贫困边境县,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加上农村偏僻的中小学比较多,导致教育问题突出。笔者对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基本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及分析,发现如下情况。

(一)继续教育状况和需求分析

那坡县中小学教师日常学习的状况和参加培训机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师培训学习的效果及其基本素质的提高。笔者对教师的日常学习状况和对教师获得理论知识的渴望度进行分析,在那坡县中小学校中随机选取100名教师,调查其读书情况(包括教参的阅读)。

从统计表可看出,那坡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自我学习状况还有待改善。每年只读过5本书的教师有12%。每年读25本书以上的教师最多占65%,由此可见,那坡县教师还需要加大读书量。

那坡县中小学教师培训机会的获得情况相对于自我学习来说比较乐观。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大部分那坡县中小学教师有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近两年来,那坡县国培、区培、市培等培训基本情况如下:

近年来,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的帮扶下,那坡县中小学与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的教育交流愈加频繁。2018年,那坡县选派中小学教师到深圳龙岗区中小学跟岗学习128人。2019年上半年,深圳市龙岗区派出12位骨干教师“送教”到那坡县,共有216位那坡县中小学教师受益。但是,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不容乐观的自我学习状况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学校积极倡导教师读书学习,能进一步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数据显示,那坡县中小学教师大多渴望在自我学习或参加培训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类知识。

(二)继续教育教师参加培训状况

那坡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以教育学院培训、师范院校培训、教育部门培训、校本培训为主。经调查,以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为例,经常参加校本培训的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42.2%,不经常参加校本培训的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29.3%,从来没参加过校本培训的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人数的19.5%。关于校本培训效果如何,得出的结论是:18.7%的教师认为效果一般,47%的教师认为效果很好。以上数据说明,一方面,校本培训已经引起了学校的重视,另一方面,校本培训活动有待于改变其形式,提升其效果。

(三)继续教育教师培训情况分析

当地教师培训机构办学硬件不足、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和培训学习环境不良等是制约义务教育阶段边境民族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发展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其中,56.2%的人认为教师培训采取大班额集中授课的形式影响了培训效果。教学设备也有待于更新。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组成人员复杂,各类教师并存

那坡县中小学校教师队伍教育思想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由于受环境影响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从思想上轻视继续教育,不重视继续教育的内容,认为得到相应的证书即可。这种漠视的态度使边境民族落后地区的教师队伍继续教育风气恶化。

(二)继续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限制边境民族地区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以那坡县为例,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平均每年有2600多人次,而政府的经费投入每年仅有25万元,人均96元,经费投入水平明显偏低。虽然广西地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在政策上有政府的“义教工程”专项拨款支持,但从边境民族地区的整体来看,这无疑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绝大多数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因为缺乏固定的继续教育经费,所以在学历提高和学历补偿等方面的继续教育资金主要由教师个人进行承担,由于边境民族地区教师工资偏低,对于一些收费性的培训,教师个人的工资难以支撑培训的费用,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师提升学历的积极性。

(三)继续教育教学组织问题

边境民族地区在组织继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组织地条件差、交通不便、培训管理不善等。继续教育的培训管理比较混乱,这直接导致部分教师对继续教育问题不重视,参加培训时常缺勤,认为只要交钱就可以拿证。这也导致其他认真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心生不满,影响教师今后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情绪,直接破坏了继续教育的整体学习氛围。

(四)继续教育内容空泛、方式单一

分析现阶段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难发现,各地区、各学校以及教师个体的教学水平明显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继续教育内容也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但目前那坡县的继续教育工作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手段等方面仍沿袭着传统的继续教育方式,忽视了边境教师与发达城市教师继续教育的差异性,未关注到边境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单一、搞“一刀切”,且缺乏较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当地继续教育的形式多用中小学授课方法,即传授学科知识并出题考试。而且部分继续教育培训教师缺乏先进的继续教育教学理念,缺乏继续教育经验。几年前讲授过的内容和方法几年后依旧使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员培训后不能“学以致用”,对工作效果的提高十分有限。学员自然学习情绪低落,缺乏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然而,在教学评价方面,继续教育结束时的评价证书与教师的评级、晋升却有着密切联系,这就导致在实际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教师有意无意地忽视或者根本就不在乎“继续教育”能否为日常教学带来“学以致用”的效果,他们只是关心能否取得相应的证书而已。上述问题都不利于受教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训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是继续教育得以有序和有效开展的保障,而现阶段的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大多是一些刚毕业的高校学生或是一些缺乏基层教育经验的教授,他们往往理论有余而经验不足,其编制的培训内容空泛,采取的培训形式单一,无法满足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求,限制了边境民族地区继续教育的实施与发展。

(五)受教育教师存在较大的“工学矛盾”

“工学矛盾”突出是边境民族地区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另一大难题。众所周知,边境民族地区教师资源缺乏,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继续教育,且在中小学中实施“定编定岗”的体制,没有可替代的教师资源,在参加继续教育与维持自身日常教学工作之间,在时间上存在冲突,所以教育主管部门一般会把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安排在教师的休息日,这样会导致教师对继续教育工作存在怨言,因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重,难得的休息日还被占用,势必严重影响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六)公需科目培训和考试流于形式

公需科目是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政策法律法规、基本理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参加公需科目的培训与考试,其根本目的就是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转变观念,促使教师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加认真地思考做什么样的教师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先培训后考试,这是公需科目考试的常规流程,然而绝大部分教师在培训阶段只开机而不听讲、不学习,考试的时候就抄答案甚至请人代考,所以说公需科目的培训与考试几乎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开展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解决措施

关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从教育主管部门到教师本人都应有明确清楚的认识。教师需要不断培训以达到思想、工作能力上的自我提升。而目前就那坡县总体教育环境而言,各中小学校教师人员紧缺、工作繁重,尤其是乡镇以下教学点的教师资源更是稀缺,导致学校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每一位在职教师。为了提高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继续教育形式要多样化

培訓单位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首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校领导和教师共同研究,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继续教育。其次,“送教下乡”,解决边远山村地区路途遥远,教师继续教育交通成本太高的问题。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定期对乡村教师进行短期的继续教育培训,以减轻参加继续教育教师的经济负担。再次,进行集中培训,重视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充分调研教师培训需求,以师德为首,以新课程为基点,以教育教学基本策略、专业知识、信息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教育实践为要点进行培训,注意选取有效的培训方法,切忌形式化。最后,开展教师间的交流培训,可由教育部门安排,学校之间沟通,定期派出一些教师到优秀学校听课或任教,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可派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交流,使边境民族农村教师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这对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水平和边境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意义深远。

(二)继续教育管理机制要规范

首先,提供经费保障。那坡县大部分乡镇财政紧张,教师月薪不高、经济压力大。若培训经费得不到保障,即便是教师有接受学习培训的愿望,也会直接导致教师消极地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其次,完善培训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管理、考评、跟踪等制度,用切实的规章制度规范部分教师的行为,纠正不良风气,保证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再次,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设置激励机制能为教师进行继续学习提供动力,如在培训期间同样享受工资福利,并对提升学历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不能忽视约束机制的建立,应杜绝教师单纯为了评级、评优而忽视个人在继续教育中的提升,提防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最后,做好教师工作、培训的时间分配,从边境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工作繁重的角度出发,合理分配培训时间,切实保障教师接受再教育的权利。

(三)建设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那坡县学校办学条件差、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这些不良因素制约着那坡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此,那坡县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网络和课堂的结合、培训和教研活动的结合使继续教育培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提高教师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

无论是在职多年的老教师还是刚入职的新教师都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身作则,通过不断学习达到教育思想的转变,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强化“终身学习”“以人为本”观念,摈弃为了评职称而参加继续教育的思想,而要把继续教育视为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必要途径。只有教育者的思想在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中小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五)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各个地区之间的师资力量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区师资力量雄厚,而边境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优秀教师紧缺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调入优秀教师,并加强城乡之间教师的交流。另一方面,各个学校的教师也应抓住一切与先进地区学校学习交流的机会,使个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在本质上得到改变。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虽然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只要有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坚强后盾,学校也从根本上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而教师本人也能意识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认真协调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定能促进边境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隆胜(1972— ),壮族,广西靖西人,高级教师,在职本科学历,市级学科优秀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研究、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探究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沧州市中小学独生子女教师师德状况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