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

2020-05-09 13:42颜丙宇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颜丙宇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农转非时期所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由于生计被迫远离家乡,一般祖父母隔代抚养。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XM的个案研究,根据收集到的信有针对性地制定了XM的介入方案,使案主XM在人际交往、学习问题、道德观念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问题从政府、学校及家庭等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个案社会工作;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0.035

1 相关理论依据及个案模式

1.1 理论依据

1.1.1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总和,多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的基础主要是生理需求的支持,即满足社会弱者精神生活需求的支持,可称之为“情感性支持”。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

本文所采纳的是一种由社会支持主体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运用正式的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构成了一个普遍联系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相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对支持對象施加影响。

1.1.2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理论是人们关于心理领域的内隐观念,它由一个抽象、连贯的因果解释系统构成,使个体能够借助诸如信念、愿望、情绪等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行为。该理论由皮亚杰的理论和研究兴起,到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理论与研究,延续当前盛行的关于“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当前,社会对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探讨主要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即儿童的心理理论从萌芽到获得这一期间的发展和儿童心理理论不同方面的发展和联系。

1.2 个案介入模式

1.2.1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该治疗模式是埃里克森以人本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提出来的,他对人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比较有影响的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是指服务对象当前所遇到的能够引发其发生变化的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与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通常人们认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都是直接由引发事件导致的,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AC之间还有一个信念因素B发挥着作用,如果服务对象对引发事件产生了一些非理性信念,那么他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也可能因为这些非理性信念而改变。

1.2.2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主要是研究个人、家庭,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境中的人”,从而做出评估和诊断。该模式注重于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因素的协调和综合分析,关注的重点是在改善人际关系和生活情境,协调自身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由此实现个人的自我需求。个人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情绪需要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当社会环境压力过大时,早年的问题会引发偏激的行为,干扰当前的情绪生活,降低个人适应能力,而案主本人却不知道。

2 农村留守儿童XM的个案介入过程

2.1 个案呈现

案主XM今年8岁,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Y村小学上二年级。一家五口人,父母、祖父母、XM均为农村户口,XM是家中的独生子。XM的爸爸妈妈都是山东本地人,外出打工认识,于2008年年初结婚。自XM出生后,夫妻二人仅仅陪伴孩子两年,之后再次踏上打工的道路。因此XM在仅有两岁的时候就已然成了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一员,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2.2 接案与建立关系

在与XM的奶奶的深入交谈中,工作者了解到更多关于XM的基本信息,预估自己的工作能力后,工作者向XM及其监护人提出个案介入的请求,在得到XM本人及其父母、祖父母的肯定答复后,工作者决定对农村留守儿童XM的成长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个案介入。通过与案主XM的初步接触,工作者对其基本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有了大致上的预估,同时也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对今后工作计划的开展有一定的帮助。

2.3 收集资料与问题预估

通过直接访谈、电话访谈以及社会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到有关案主XM的相关资料。

2.3.1 直接访谈

通过面谈,工作者意识到XM并不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只是擅长把心事憋在心里。于是工作者建议XM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诉父母,不要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积极与其他小朋友交谈。

2.3.2 电话访谈

在征得案主XM及其爷爷奶奶的同意之后,工作者决定与远在外省的父母取得电话联系,以便更准确地了解XM的问题。在电话访谈中,工作者了解到XM的父母不经常回家,为了多赚钱养活家人甚至过年也没能回家,根本无力顾及孩子在成长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

2.3.3 社会支持网络调查

社会支持网络为个案提供了动员社会资源的框架和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帮助案主提升资源使用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工作者除了对案主XM的亲属展开访谈之外,还找到了XM的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主要构成——邻居、老师、同学等人逐一进行交谈,多方面了解XM的成长问题。

2.4 案主成长问题的界定

从前期收集的信息资料来看,我们发现案主XM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孤僻自卑,胆小爱哭,在学校害怕大家嘲笑他是爱哭鬼,一直以来都少言寡语,在学校没有可以一起玩耍的朋友。

(2)厌学厌师,自暴自弃,表现在爱打游戏、不爱学习,上课拒绝回答问题,基本从不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甚至觉得老师点名让他回答问题是因为自己成绩差老师不喜欢他,有意在羞辱他。

(3)人际交往不良,性格孤僻,表现在XM不会主动与他人交往,不会将心事告诉亲人,在学校与同学、教师相处时缺少互动,见到邻居也不会打招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4)道德观念淡薄,表现在因为游戏机的事跟奶奶顶嘴大发脾气。在学校常常破坏公物,在街道上欺负流浪狗,缺乏爱心。

2.5 确定目标

通过与案主XM及其社会支持網络人员的观察与访谈,在明确XM的成长问题之后,工作者秉承尊重、平等、个别化的专业价值观,充分考虑到案主XM的所处年龄段的认知能力,与XM共同协商制定了以下工作目标:

(1)学习目标。协助案主XM处理厌学情绪,改善学习现状,促进学习成绩提高。

(2)人际交往目标。帮助案主XM学会与家人沟通并且融入朋辈群体,消除孤僻自闭情绪。

(3)道德目标。帮助案主XM纠正不良道德行为,学会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现象。

2.6 评估

2.6.1 自我评估

在专业技巧上,工作者严格按照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守则、专业标准的要求,做到客观公正,不批判,不评价。多次运用结构性访谈,让案主自己倾诉,扮演好一个工作者,倾听者,支持者的角色。

2.6.2 效果评估

在个案过程中,案主XM慢慢地有了质的变化。遇事能够学会客观全面的分析,而不是一味地哭泣,自己赢得了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努力克服它们。个案目标已达成,自然结案。

2.7 结案与跟进

工作者与案主XM一起回顾个案的整个过程,巩固辅导效果。在XM表现出依恋时,要恰当的及时的处理其离别情绪,并鼓励他坚持采用工作者服务中学到的方法来处理相关问题。

在个案辅导结束后,工作者每个月都会去探望XM,了解到他的生活学习已经趋于平缓,与父母交流逐渐增多,性格也变得开朗许多。

3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个案介入反思

3.1 针对此次个案工作的反思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进行个案介入,使案主XM在人际交往、学习问题、道德观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此次个案介入工作者发现,基于农村教师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存在的局限性、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相关资源的分散性这三个理由,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3.2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反思

工作者本身势单力薄,不能凭借一己之力保证服务的持续性,加之服务对象作为社会人,不能脱离客观存在而独立存在。在本次个案介入中工作者在帮助案主挖掘内在潜能促进成长问题的解决上,为案主整合了教师、同学、邻居等非正式资源,但是却缺少了对正式资源的链接与整合。因此,工作者必须秉承以人为本、回应需要的专业价值观,真诚地为农村留守儿童着想,积极倡导政府、学校、村委三个层面整合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3.2.1 政府应带头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工作者应意识到政府的重大作用,将政府列为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重要资源,积极倡导政府充分发挥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职能,带头从创新工作模式、强化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进行帮扶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相对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

3.2.2 农村小学应该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引起重视

学校肩负着对留守儿童教育、监督的重大职责,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应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只把日常教学放在第一位,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缺乏重视。

3.2.3 农村村委会应该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工作者注重村委在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上的重要作用,积极提议村委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想方设法引入社会资金,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教育、娱乐活动筹措经费,使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合理使用宣传栏,将思想、道德、情感、生活教育落到实处,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区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楠 孟续铎.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机械工业版,2013.

[2]翟进 张曙.个案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卢德平.“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美中教育评论,2006,(1).

[4]刘伟.个案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喀县农村留守儿童为例[D].沈阳:辽宁大学,2016.

[5]向冬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教育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

[6]王秋香.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困境与对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7]李高勇.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养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安龙县栖凤街道X村为例[D].贵阳:贵州大学,2016.

[8]崔媛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提升个案研究——以留守儿童XM为例[D].沈阳:辽宁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
浅谈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农村留守儿童小学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性格养成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