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05-09 08:06闫广平王泽恒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方向人才职业

付 净,闫广平,刘 虹,王泽恒,徐 省

(吉林化工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安全科学是以“事故”为对象,“预防事故”为目的的一门学科[1]。研究表明85%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2],而管理活动作为组织层面因素,合理有效地实施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不安全行为[3-4]。随着现代安全管理理念的广泛传播,各行业企业愈发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

我国开设安全专业的高校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5-6],在教学课程类别上,比发达国家更注重技术类课程[7]。但由于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及组织结构的多变性,对安全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可适应不同企业需求,同时具有良好职业发展前景的安全管理类人才,是高校安全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以深入的现场调研为基础,充分考虑企业对安全管理类人才的实际需求,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针对性的调整策略,为安全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安全管理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

(一) 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需求导向是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的新模式,其能更好地适应市场规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8]。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通过搜集整理5年内就业学生的反馈信息,对60家分属不同行业领域且设有安全管理类岗位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及深度访谈,了解企业对安全管理岗位人才在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需求,以此统计数据作为培养模式调整的依据。分属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均需要专业知识全面丰富,懂技术会管理,责任心强,安全业务素质高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这正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理念相契合[9]。

(二) 多方向培养模式

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是否从事生产活动分为生产安全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生产安全管理又根据管理的对象不同划分为职业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安全管理两类[10-11]。职业安全管理、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的研究对象分别是劳动生产过程中对职业危险有害因素的管理以及对物质、设备、环境、工艺过程等环节的有效管理[12]。公共安全管理针对非职业的公共安全事件。由此确定安全管理工作的三个方向。围绕着通过管理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致力于培养熟知“大安全”、又突显出方向特色的管理人才,由此构建多方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多方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多方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安全管理、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交叉的培养模式。其中三个方向都涵盖的教学内容包括综合教育、通识教育、公共专业教育和以上述教育为基础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环节等(黑色0区域)。安全模块(阴影1区域)包括事故应急与救援管理类、流行病学等课程;职业模块(阴影2区域)包括职业卫生防护、职业危害检测与控制技术等课程;技术模块(阴影3区域)包括消防救援技术、突发事件信息处理技术等课程。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专业方向特色的建设,同时涉及的课程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教育内容及知识体系调整

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结构可分为综合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13]。基于多方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内容及知识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教育内容及知识体系框架

(一) 注重“大安全”基础能力培养

从三个角度分析满足企业对安全管理人才的要求,以培养熟知“大安全”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首先,通过综合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企业对安全管理人才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素质方面具体包括,思想、文化、专业和身心素质方面,能力要求包括知识获取及工程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理论课程设置上,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责任感,实践教学环节,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开展探索性实验,同时参与教师的科研或教研项目,锻炼学生发现、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主动获取及应用知识从而提升岗位综合能力、学习和信息应用等多方面能力[14]。此外,多设置课外实践活动,培养较强的交际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15]。

其次,加强通识性教育,主要涉及工具性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过程。通识教育传授学生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应具备的知识和价值观,以便于安全管理类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能与上下级同事间进行良好地沟通交流及协作[16]。其中,应重视工具性知识教学,如英语交流及阅读,为安全专业人才的国际化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还涉及计算机相关知识,注重专业知识与计算理念的融合,发挥计算机在安全领域中的作用,例如基于大数据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安全标准化建设中强调的安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等。

最后,专业教育方面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教学,达到专业主干课程知识和公共专业课程知识的全面覆盖,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一方面突出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的教学,保证安全管理人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要确立安全管理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开展并实施“五系列、五模块、三实二创”的实践教学体系,发挥第二课堂、校企协同育人的优势,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安全管理类人才[17]。

(二) 拓展交叉模块知识

多方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知识交叉的特性,除了三个方向交叉的基础领域,还应注重每两个方向交叉模块的知识教学,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1.安全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除了学会应急预案的编制,更要注重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指挥能力的培养,例如开设消防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实践课程。

2.职业模块基于工程技术知识,培养职业卫生检测与控制相关能力。构建以职业危害辨识为基础,有效防控职业伤害,提升职业防护效果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职业健康统计、分析、检测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

3.技术模块主要培养工程能力和法规意识等。工程能力方面以掌握工程控制手段为最终教学目的,建立以工程技术知识为基础,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将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领域的机会。

(三) 发展专业特色方向

安全管理人才既要熟知“大安全”管理理念,还应做到术业专攻。根据不同专业特色方向,采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形成职业特色发展方向。如职业安全方向,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课程由3~1的理论学习与施工现场实践环节构成,公共安全方向将消防应急管理课程和应急演练设计有机结合。通过综合教育、社会实践、职业拓展等环节,遵循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个性发展为方向,注重培养体系的整体优化,通过不断改革完善,形成特色化的专业发展方向。

三、结 语

(1)安全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以成果为导向,既应满足企业需求,又应有利于专业人员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十分必要。

(2)构建多方向的安全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从教育内容到知识体系的调整,以“大安全”为基础理念,突出专业特色化发展路径,挖掘知识深度,通过交叉模块教学拓宽知识的广度,同时结合多类型实践教学环节,使安全管理类人才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岗位,进而实现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方向人才职业
人才云
2022年组稿方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