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志愿服务双向供需平台建设模式研究
——以吉林化工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为例

2020-05-09 08:06谢雨池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供需双向服务平台

谢雨池

(吉林化工学院 团委,吉林 吉林 132022)

2017年6月国家颁布了《中国志愿服务条例》(国令第685号)文件,志愿服务迎来了新的机遇过去的两年期间,累计8000万志愿者和170万个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服务系统进行注册,数量不断增加,每年面向全国提供的志愿服务时长可达12亿小时[1]。如此大的群体参与志愿服务,传统意义上的青年志愿服务形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需求。因此,2017年8月22日,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使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通知》,强调该信息平台的建成和应用,是落实中央关于志愿服务制度化和信息化建设有关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是顺应互联网大数据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也是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2]。志愿服务平台建设的新型服务模式将使得志愿服务资源共享、志愿服务平台建构与运行、志愿服务区域均衡发展成为现实。

一、对志愿服务双向供需平台模式的理解

志愿服务双向供需平台建设是以传统志愿服务为主体,运用信息化技术为辅助手段,促进志愿服务资源对接、推进志愿服务信息化发展的新型载体[3]。它由基础数据库、智能软件和线上服务平台、线下服务圈和支持保障三部分组成。充分利用智能软件将志愿服务项目的需求信息录入系统,并链接至线上服务平台基础数据库中,线上服务平台对发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后,将结果分配给线下服务圈,连同服务支持圈共同作用确保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志愿服务双向供需平台在青年志愿服务领域中运用了互联网信息技术,较以往的平台,同时具备服务主体和服务者服务项目的发布功能,功能更全面。通过改变以往志愿服务平台单向发布机制,使志愿者获得发布权力,进而使志愿服务主客体紧密衔接,解决供需关系不对称的问题,实现双向发布信息的功能。以志愿服务供需双方需求为导向,通过利用信息库建设、系统管理、线上线下服务媒介进行充分利用,发挥各自优势,多者相互联合,使有志愿服务需求的群体能及时并精准地获取所需志愿服务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智能软件和线上服务平台以及线下服务圈对了解青年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有效衔接起到了推进作用。

二、加强志愿服务双向供需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志愿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其独特的作用及价值,第一,它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只需要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志愿服务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第二,志愿服务信息平台能够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志愿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和电脑进行信息注册,并获取志愿服务需求信息,从而方便与需求方直接联系对接,方便提供志愿服务;第三,它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应用到志愿服务中,从而将志愿服务资源有效集中,便于实现全国范围内志愿服务信息化互通、共享[4]。“互联网+”对志愿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消除了一些限制性因素,同样也将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出来,弥补了传统志愿服务信息获取方面的不足,能够使供需双方及时有效地对接。从社会角度看,“互联网+”将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有序发展,是共享社会资源的重要方式,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5]。所以,通过改变传统的志愿服务机制,使志愿者们获得发布的权力,从而将志愿服务主客体紧密连接,对供需关系不对称等问题进行良好解决,实现双向发布信息,不断推进和深化志愿服务双向供需平台建设,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吉林化工学院志愿服务双向供需平台建设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我校结合志愿服务的特点优势,积极探索对接方式和平台,推动单向志愿服务向双向服务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志愿服务资源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情况,实现志愿服务按需供给,逐步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双向供需平台,把分散的志愿服务数据信息用统一的模式汇集到信息采集系统,消除志愿服务数据碎片化、分散化,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搭建志愿服务双向发布的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还能有效实现志愿服务发展从供需失衡到均衡,从服务低效到高效,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从而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的全发面建设和发展[6-8]。

(一) 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库”

吉林化工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先行建立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信息库,实时联通全校志愿服务人员、组织、项目和资源等信息数据,为志愿服务的考核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校内志愿者人数、专业化比例,明确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实现志愿服务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信息库通过大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志愿服务现存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另一方面,信息库的建立可以保证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便于及时发现各种突发情况,使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能够顺利开展,便于学校开展志愿者管理工作。与此同时,信息平台还可以与社会志愿者资源充分融合,为学校志愿服务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共享社会化平台,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 充实完善服务功能模块

双向供需服务平台包含四大模块。

1.新闻发布模块

传播志愿服务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提供公益志愿培训的网络公开课,展播志愿服务微电影、微视频等志愿文化产品,以时尚方式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个人信息模块

系统通过把某一类功能权限归类在一起形成角色的模式管理用户的操作权限。

3.常识模块

志愿者可以在服务平台浏览相关常识、参加志愿活动需满足的条件、专业技能等。

4.树洞分享模块

对于志愿者自身而言,可在分享模块中发表评论或实践心得,志愿者相互可以进行学习和交流,也可为志愿者创造团结协作的机会。

(三) 为平台提供全方位保障体系

1.资金保障

搭建志愿服务双向信息平台,以学校志愿服务专项资金为主导,社会资金进行辅助。

2.技术保障

技术保障一是志愿者服务评价体系,二是双向供需平台运行的新媒体技术支撑。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是一张名片,志愿服务的品质与成效对服务对象的认知有很大影响,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争取到社会和其他高校的认可和支持。志愿服务平台开设很多功能,可以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吸纳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建立人脉网络,可以促进志愿服务发展,对社会发展和学校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3.社会保障

志愿服务的主体就是志愿者,也是志愿服务组织的核心所在。双向供需平台在学校运行成功后,逐步向社会推广,通过平台把散落的志愿者进行集中,实现汇聚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和社会爱心资源等志愿服务要素,从“双向互动”出发,能够准确获得供给和需求的内容,从而能够让供给和需求平衡,进而能够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促进爱心资源在社会上的互惠互通,有效推进全民志愿模式。

(四) 平台运行流程

志愿服务平台是结合“互联网+志愿服务”的理念设计而成,见图1,即拥有志愿者体验模块、服务资源模块和监督管理模块。运行模式主要环节主要涵盖青年志愿者网上注册、审核、培训、分组、提供服务、接受监管、评估与奖惩等志愿服务内容。

1.志愿者用户端

有意愿加入到志愿者团队的个人和组织需在用户端实名注册,注册者需要经过线上培训、测试和考核,通过客户端管理员根据测试和考核结果,为其进行分组。

2.服务需求端

志愿者组织可通过服务需求端在网上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并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志愿者招募。服务需求端主要用于发布志愿需求信息,作为青年志愿者与接收服务者的交流平台,来确保双方进行有效配合。

3.监督与管理端

监督与管理端一方面通过对志愿者的信息进行监控,帮助志愿者更好地迎接工作,另一方面用于监测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做好青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统一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志愿者服务评价、志愿服务团队监督、督导员监察三方面内容。青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次数、服务满意程度与服务评价与服务查询栏目中进行记录,所记录数据作为对青年志愿者奖惩的主要依据[9-10]。

图1 平台运行流程

(五) 做好青年志愿服务的督导评估

有效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则需要进行评估、指导、监督等措施保障,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估体系是青年志愿者服务成果的重要保证。双向供需平台根据志愿者参与的服务活动和服务时间将志愿服务级别做了分类,将联合吉林市8所高校,在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结合,创建新型工作模式,把激励方式与高校德育培养人才的目标结合起来,平台采集的志愿者组织及志愿者志愿服务记录,将作为志愿服务评比表彰的基本依据。各高校志愿者工作机构可实时掌握本校志愿者在不同领域开展志愿服务的各类数据情况,为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六) 青年志愿服务流程和支持网络

1.线上线下协作服务流程

如图2所示,线上与线下服务平台通过软件、基础数据信息共同构成一个服务循环。具备采集供求信息和匹配志愿服务活动功能,这些都是通过基础信息数据库来实现。线上服务平台对数据库中的志愿服务信息进行分析,经过处理后的志愿需求信息在线上服务平台发布,线下服务进行接收,结合平台系统上的志愿服务类型,匹配适合此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团队来开展志愿活动。

图2 青年和志愿服务流程图

2.青年志愿服务支持网络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和高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政府的角度,为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提供了政策、制度和资金等方面的保障;从社会组织和学校的角度,社会组织和高校进行联合,社会组织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了实践平台,高校也为社会组织输送志愿服务人才,同时还对志愿者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从社区的角度,社区也可以通过对接高校,了解志愿服务资源,为社区内有志愿服务需求者提供志愿服务机会[11]。

四、结 语

新时代志愿服务双向供需平台建设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起来的,恰好为青年志愿者服务科学化、规范化和项目长效发展提供了需要,解决了各方资源与志愿服务项目的智能匹配和实时对接问题,进一步畅通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项目发布渠道,实现志愿服务信息规范和数据的互联互通,保障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精准对接,让志愿者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同时,志愿服务双向供需平台的运行要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监管,从志愿服务法律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要从政策支持、管理运行体系、服务保障和监督评价等多方面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与服务供给,真正实现青年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我校双向供需平台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志愿服务单向发布机制,志愿者获得发布权力,构建成双向机制,优化了大学生成长成才路径,以志愿服务推动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供需双向服务平台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