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管理”在现代学徒制中的新优势

2020-05-08 10:45邓志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7期
关键词:导师教学管理管理工作

邓志均

[摘           要]  众所周知,“管理”是各项事务走向成功的必然条件,管理工作是否高效则是决定性因素。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深化与落实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管理”模式显然是明智之选。为此,立足分析“互联网+管理”与现代学徒制的含义,以及“互联网+管理”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机遇基础上,围绕师资队伍管理工作更具时空感、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产与学”的深度协同、手机App客户端实现高效连接学生与导师三个方面,对该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中的新优势加以论述。

[关    键   词]  “互联网+管理”模式;现代学徒制;含义解读;新机遇;新优势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7-0156-02

“互联网+管理”模式在当前我国众多企业管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应用,但是针对我国高职院校而言并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在现代学徒制全面深化与落实的教育大环境下,如何将“互联网+管理”模式具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应作为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要问题,由此方可确保我国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此,文章以此为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广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实践道路上能够得到一定的启示。

一、“互联网+管理”与现代学徒制的含义解读

(一)“互联网+管理”的含义解读

从“互联网+”的概念角度出发,指的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随之衍生出了“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互联网+管理”也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含义可以解读为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通过信息传导的方式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以求管理模式从“有形”转变为“无形”,管理对象辐射到每一位成员,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各个过程之中,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不言而喻。

(二)现代学徒制的深层含义

所谓的“现代学徒制”,指的就是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育人机制,强调施教过程要贯穿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力求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始终能够与社会人才总体需求相一致。在此期间,导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考核方案都必须有合作企业参与其中。

二、“互联网+管理”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机遇

(一)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便捷性与协同性更为突出

通过分析“互联网+管理”的基本含义,不难发现该管理模式的重心更加体现在管理途径的创新、管理工作的价值两个方面。其中,在管理工作的途径上,强调以信息化为主体,管理工作的价值体现在便捷性与协同性两个方面,力求效率的最大化与工作的全面性,这显然为现代学徒制的高效运行提供了理想平台,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标准、要求上的高度统一,这正是“互联网+管理”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机遇。

(二)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保障性条件更为充足

“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涉及多个方面的相互协调,现代学徒制管理工作的重点体现在教师、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场地设施等重要保障性条件。为此,面对面协调和口头传达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些基本要求,“互联网+管理”模式更加强调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全程化、全员化、实时性,所以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更高,能够为现代学徒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性条件。

三、“互联网+管理”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优势体现

(一)导师队伍管理工作更具时空感

导师队伍管理水平往往能够决定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把好导师队伍质量关是广大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互联网+”时代和现代学徒制全面落实背景之下,导师队伍管理工作的实施渠道必然会发生明显改变,实施路径的时空感会更加明显,导师队伍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势必会有极大程度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导师队伍向“双师型”迈进的速度会更快。从“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来看,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将传统的管理工作融合到一起,形成非直接性的管理过程。学徒制作为我国企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导师队伍结构与类型的优化自然成为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为此,在“互联网+管理”模式的运作之下,导师自然会将教学能力与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同步提升作为当务之急,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求合作之道,实现取长补短,这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2)导师业务素质考核变得更具实施性。毋庸置疑,现代学徒制强调导师业务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导师教学、科研、指导学生实践能力必须同时具备,而在导师队伍管理工作中,业务素质考核恰恰是工作重点所在。为此,在“互联网+管理”模式之下,现代学徒制的导师队伍业务素质考核不再拘泥于定时、定点,而是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考核结果会始终鞭策导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这也正是师资队伍管理工作时空观的又一直观体现。

(二)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产与学”的深度协同

教学管理平台是全面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教学服务信息、教学安排、教学评价等多个模块,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要素。为此,在现代学徒制下,“互联网+管理”模式以教学管理平台为主体,更加强调“产与学”的深度协同,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企业一线用人标准之间的同步性,人才培养质量能够得到强有力的保证。在此期间,教学管理平台内部各个模块的信息以企业和学校为双主体,无论是在课程设置的相关信息上,还是在教学评价和信息服务上,都有企业的积极参与,让企业真正进入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各项工作之中,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打造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服务信息模块中,主要的信息包括理论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思维导图、实训课程流程等相关信息,其目的就是要帮助教师与学生能够更好地建立知识与技能结构,为全面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养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在教学安排模块中,主要体现理论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实训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校外专业实践活动与时间安排,确保課程结构高度合理,并做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培养,为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打造一个广阔的平台。在教学评价模块中,主要从学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就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水平情况、专业能力养成情况、职业素养形成情况做出相关评价,以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客观意识到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有效制定出协同调整方案。

(三)手机App客户端实现高效连接学生与导师

“互联网+管理”模式的产生以无线终端技术全面发展为主要前提,让传统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人性化,管理工作效率也因此得到大幅提升。在现代学徒制深化落实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运行“互联网+管理”模式势必会将学生与导师紧密连接在一起,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势必会从“有形”转向“无形”。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学”的情况更有利于导师及时关注。从当前广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标准来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三要素,学生了解任何信息的渠道往往都离不开以上三个条件。为此,在“互联网+管理”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贯彻与落实中,教学管理App的开发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工作,学生只要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就能及时了解教师反馈的信息,针对学生普遍的学习状况以及个别存在的问题,导师也能得到及时而又广泛的关注,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联系也会因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而变得更加紧密。(2)导师“教”的情况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学生在了解“学”的相关信息后,必然会有疑惑与不解,并在“教”的过程中产生某些看法与建议,而这些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上传至导师,这显然为导师制定和调整指导方案提供了有利的依据,进而为教师和师傅联合提高指导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管理”模式在现代学徒制的深化与落实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所在。为此,如何确保“互联网+管理”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深化以上三项工作成为重中之重,这恰恰需要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合作企业一线员工以及有关学者不断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由此方可确保我国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夕宝,余景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2]彭哲.“互联网+”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

[3]丁旭.以“互联网+”驱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学园,2015(32).

[4]蒋晓虹.论“互聯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35).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导师教学管理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