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利利
[摘 要] 中式面点以其食物种类丰富、风格多样以及多元化的口味著称,其构成多含有馅料,因此不断创新馅料的组合对于中式面点十分重要,且馅料的不同组合对口感的影响也十分重要,比如经过创新,传统的肉质馅料已经演变成蔬菜类、豆类、水果类等。随着“工匠精神”的逐渐传播,其与中式面点的有机融合对中式面点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中式面点的受众群体是日常消费者,其对食物的外形、质量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工匠精神”的引入刚好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以“工匠精神”为研究背景,探讨中式面点专业实训教学如何与“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合,以为相关教学的开展提供经验。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中式面点;实训教学;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5-0182-02
“独具特色”对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而中式面点作为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其制作水平的提升、种类多元化的改进以及质量的完善既能提升顾客满意度,又能够给面点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工匠精神”主要是指一种工作的认真度,既表现在工作的专业性方面,又表现在对细节的把握和追求上。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式面点专业实训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中式面点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不同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依据词典的释义,将具有工艺方面特长的匠人称为“工匠”,将人们的思维活动和意识形态称为“精神”。工匠精神则是指在制作自身产品的过程中,不断精雕细琢,注重各个细节以求得产品的完美和精致。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思想、行为和目标三个方面,即思想上爱岗敬业、行为上持续专注、目标上追求极致。在追求“工匠精神”的背后,所蕴含的是匠人敬业、专注、创新等的优良品质。时代不同,“工匠精神”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在当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工匠精神”,其含义还包含敬爱祖国、诚信友善、爱岗敬业等方面。
二、中式面点专业实训教学中融合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培育工匠精神,是中式面点实训教学顺应时代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对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要求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逐渐加大。如果想要在新的竞争态势下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不仅需要技术创造方面的人才,更需要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保障民众基本生活需求的技术型“工匠”人才。因此,努力宣传工匠精神内涵、培养技术型工匠人才不仅是中式面点教育的责任所在,更是这个社会的使命所在。
工匠精神与中式面点实训教学的有机融合是中式面点发展的需要。作为维持民众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的中式面点教学,将工匠的专注精神、精益求精精神融入中式面点中,即融入对于食物的精准雕刻、调料的精准配制以及质量的精准把控的教学中,才能使学生在实训课程中以自身体验领悟“工匠”内涵所在。工匠精神与中式面点实训教学的有机融合得到了中式面点从业者、教学者的广泛认可,其认为只有突出工匠精神的核心概念,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训课程效率,使得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精神贯穿始终。
(二)培育工匠精神是对中式面点实训教學的内在要求
通过对一线实习学生的走访以及相关企业从业者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企业在挑选面点师的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是对专业技能的把握。由此可以看出,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学生敬业观的树立十分重要,只有树立起执着认真、细节把控、不断追求完美的品质,将工匠精神融入面点制作的每一环节,才能制作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三)培育工匠精神,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宗旨的客观要求
中式面点实训课程对于培育爱岗敬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工作者应当具备工匠品质,努力钻研、认真专注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对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在中式面点实训课程中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其本质是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贯彻党的教育宗旨和方针。
三、中式面点实训课程与工匠精神融合的现状
(一)工匠精神在中式面点实训课程中的定位不准
中式面点教育作为社会基础性教育的一种,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不同于其他院校的教育发展模式,其需要结合自身特性探索新的教育发展道路。由于其现阶段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类中式面点教育在办学时定位不够清晰,且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不够,过分关注手工技能的培育,忽视高端创新且专注人才的培养。如何更好地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式面点的实训教学中,是目前培训学校应当关注的重点。
(二)缺少工匠精神的校园育人文化
中式面点教学的产生背景是校企合作、工学兼具,学徒制是其主要教学特色,学生在接受实训过程中较多依赖老师经验进行学习,并按照自身已经形成的行为惯例来训练,校园欠缺工匠精神的环境和氛围。然而现代企业所注重的往往不是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对于其是否具备爱岗敬业、积极创新等的工匠精神则较为关注,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式面点的日常教学中,营造工匠精神的氛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三)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中式面点实训教育的老师往往是经验丰富的面点师傅,其教学优势在于从业时间较长,经验丰富,但是由于其长时间担任相关教学工作,且教学内容改动较少,对于市场中面点的创新和消费者的需求状况了解情况相比一线的面点从业者较为滞后,使得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社会脱节,因此,需要加强中式面点师资团队的“工匠精神”,不断钻研创新,顺应时代需求。
四、中式面点实训教学与工匠精神融合途径和方法的优化
(一)工匠精神与教学内容方面的融合优化
中式面点的制作重点在于其馅料构成,传统的制作往往以蔬菜、水果以及肉类作为材料,在创新过程中可以加入果酱、奶油、蜂蜜等,以此来实现面点类型的多样化,并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除馅料方面的创新外,在面点的主要原料方面也可进行创新,比如将面粉换成土豆淀粉、粗粮等。因此,在中式面点的实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面点的制作原料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对相关的营养知识进行系统的了解,以为更好的创新奠定基础。
面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差异化和多元化,即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比如针对老年人可以设置无糖、口味清淡的面点,而针对年轻人则可以制作口味偏重、偏刺激的面点。在面点的生产过程中,除注重需求的多样化外,还应注重色香味的不同组合,并制作出不同外形特色的面点,比如,依据圆形动物来制作团类面点、以元宝等形状制作饺子等面点。样式丰富的中式面点使得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得到视觉上的盛宴。
(二)工匠精神与教学模式方面的融合优化
工匠精神与教育模式的融合主要體现在课堂设计的合理性、多样化以及创业意识的培养方面。首先在合理性方面,中式面点实训教学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考虑全面,既要包含教学前的设计,又要包含课程完成后的设计。其中,在课程教学前教师可以采取恰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展示面点成品等,然后依据不同学生的特色来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或者自学方案。如果采用自学方案,老师需要提出自学相关的具有启示性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结合学生的自学结果对其面点成品进行点评,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面点学习能力和课堂知识掌握能力。
在课堂设计多样化方面,可以参考“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由学生做课堂的讲解者,向其他学生和老师讲授面点知识。在这种课堂中,学生往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采用该种教学方式需要老师做教学前的理论指导和总结,并结合微课、多媒体等向学生传递所需的食物资料。比如,以老年人为消费群体进行情景模拟,学生需要依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来完成早点的制作,学生需要对早点的特征、种类以及成本等方面进行讨论,采用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升其学习效率,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最后,在创业意识的培养方面,中式面点实训教学中除传授创业的构思外,还可以传授学生有关创业计划等知识。比如,在学校定期举办美食节,由学生自行设计创业计划,并根据该计划进行市场调研,最终依据调研结果形成创业采购方案,并将所有内容纳入创业计划书中,该模式的运用类似于“商业策划书”。创业意识的培养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范围,更在潜移默化之间树立学生的风险意识。
(三)“工匠精神”背景下提高面点教师自身素养的措施
中式面点实训教学的老师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工匠精神背景下,中式面点教育需要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以此来实现与工匠精神的融合。首先,中式面点实训学校应依据老师的个人特色来设计合理且科学的职业规划,比如定期参加培训和海外进修等,以此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更好地教授面点知识奠定基础;其次,依据教师经验的差异开展辅助培训活动,由经验丰富的面点老师指导经验欠缺的老师,并同时关注其为人师表等方面的培养,以此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校老师实际参与到企业工作中,使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锻炼自身面点技术。
五、结束语
将中式面点实训教学与“工匠精神”相融合,不仅能够提升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更为我国面点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工匠精神”所倡导的爱岗敬业、专注创新对学校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中式面点教学和工匠精神的融合现状出发,对中式面点教学的内容、模式以及师资力量的提升三个方面提出工匠精神与中式面点教学的融合的改进建议,以此来实现两者的更好融合。虽然现阶段的中式面点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但相信在坚持发扬“工匠精神”的指引下,未来的中式面点人才会层出不穷,为我国面点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田菊平,陈英军.工匠精神背景下的中式面点的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2017(18).
[2]尹贺伟.浅谈中式面点专业实训教学与工匠精神有机融合[J].中国培训,2017(6):151.
[3]尹贺伟.试论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中式面点专业实训教学中[J].教育,2016(11):181.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