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惠
摘 要: 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目前独立学院此课程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阐述了实践性教学对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是必要的,指出目前独立学院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开展中存在师资力量的实践经验匮乏、教考模式理论化倾向严重、实践路径较少等问题,并提出树立实践性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建设、拓展学生实践教学的路径等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想。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实践性教学 独立学院
在世界“汉语热”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对于汉语国际推广的推动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人才的大量需求,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许多本科院校纷纷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的教学改革对于独立学院完善该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实践性教学改革及应用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目前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学界对此探讨得较少,对独立学院大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尤其如此。本文将结合独立学院的自身特点探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现状和措施。
一、实践性教学对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必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但是独立学院“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要求、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型”的专业特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理论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在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中运用、加强实践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1.实践性教学契合了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教育部在2008年的《獨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独立学院应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而,独立学院既区别于以理论传授、知识创新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又不同于以理论运用、技能掌握为主的职业技术院校,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服务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的兼具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由于生源质量和办学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独立学院迥异于应用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相较而言,前者在人才培养上“应该使理论教学的重心进一步下移,而使实践教学的比重进一步上升”[1],比后者更重视采用符合独立学院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但思维活跃的特点、易于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和集中他们注意力的实践性教学,更强调提高学生迁移理论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中实践性教学的运用,与独立学院“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是相一致的。
2.实践性教学契合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特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在原先的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基础上整合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较为全面了解中国文化、文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知识,并具有良好的汉语和英语基础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2],能够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围绕人才培养的“实践型”目标及要求,设置了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在内的诸多专业核心课程,必然要求这些课程将实践性教学积极植入理论知识传授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汉语国际教学、推广的实际运用能力。
3.实践性教学契合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课程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区别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文化、文学介绍类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基础理论课程。以对外汉语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学理论、习得理论等为主要内容,旨在使学生提高汉语这一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因而,它是一门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合理分配理论及实践教学学时,适时适度地开展视频观摩、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实践性教学,可以使学生们在实践中乐于并易于接受理论知识,并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力。
基于独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课程的特点及性质,加强实践性教学、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对独立学院提高本课程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必要且重要的。
二、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现状
在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强调实践性环节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虽然与独立学院、学科专业、课程的特点及要求相吻合,但现实开展情况却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的实践经验匮乏。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来自211或985研究型大学母体的教学师资,一是自有师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师资配置也不例外。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着汉语言文学或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较高,在语言学、中外文学及文化等方面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造诣,未曾有过任何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经历,甚至从未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象的主体——外国人打过交道。他们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和实施者,通过系统讲授“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专业知识,毋庸置疑会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修养,但也会相应带来诸多问题,如从书本到书本的经历往往使他们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仅视实践性教学为阐释、理解理论知识的工具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意识较为薄弱,指导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从事教学实践的能力较为欠缺。
2.教学、考核模式重理论化。一些独立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忽略专业、课程性质要求,更忽略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考核模式上仍然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技能。该课程教学仍旧沿袭传统的单向式、封闭性、“满堂灌”的模式。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阐释对比分析、偏误分析、教材编写及选用的原则等理论知识点,介绍、评析学科前沿成果等,学生以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易使学生在沉闷乏味的课堂上分散注意力,对枯燥单调的理论讲授产生厌学情绪,不易调动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更不用说激发学生对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热爱和培养学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力。作为检测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模式,亦带有偏重理论的色彩。目前,部分独立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仍采用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点为考查内容。这种形式、内容单一的考核模式,重在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熟悉和掌握情况,无法考查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法对学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能力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路径较少。部分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任课教师知悉该课程的目标要求,希望学生通过多方路径践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等专业知识,但遗憾的是,有能力提供教学实践平台的独立学院非常少。独立学院虽然因为合作办学、学生交流等项目有为数不多的留学生,但由于留学生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原因,无法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搭建教学实践桥梁。独立学院依托的母体院校虽然有专门的国际教育教学系部,还面向留学生设有短期或长期的汉语教学课程,但除专任教师外,只有研究生才有资格授课。正因为实践路径非常少,所以该课程任课教师在安排学生教学实践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们想运用理论知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力锻炼只能在想象中进行。
综观实践教学路径、教师的实践经验及教学、考核模式等状况,实践性教学在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中的开展情况令人担忧。
三、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想
基于实践性教学在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中开展的必要性及现状,该课程应当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主要从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教考模式、实践途径等方面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
1.树立实践性教学的理念。推进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首先应着眼于任课教师授课观念的更新。实践性教学的理念,突破传统的理论知识“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模式,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路径并采用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立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深化学生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切实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解决学生具有较高的教学理论素养却只能在想象中纸上谈兵的困境。在明晰与树立实践性教学理念的基本前提下,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紧扣独立学院及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专业及课程要求的实践性教学、考核的纲领性文件,探究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安排、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等问题。
2.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建设。任课教师的实践经验素养和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是影响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实践性教学改革及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独立学院应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课程性质及要求,重视实践性教学的师资建设,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学力量。在该课程教师的选用上,无论是依托母体院校本专业的师资力量,还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自有师资,独立学院应该注重选聘既具备扎实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又拥有较强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战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同时,独立学院应该督促该课程的归属系(部)制订面向青年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实践教学技能的计划,通过政策倾斜或激励措施等手段,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倡导该课程的青年教师到汉语培训机构、涉外部门或企业等锻炼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能力,由此强化综合指导教学实践能力。
3.拓展学生实践教学的路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学生不仅在理论上知悉汉语学习对象的特点、各类型汉语课程的教学技能等,而且能够综合运用教学理论、习得理论等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实际教学。这就需要独立学院在该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结合自身优势及特点积极为学生的教学实践创设条件、搭建平台。鉴于该课程的有限学时和理论、实践性教学都占有比重,学生的教学实践主要包括亲身体验的或者观摩有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学者从事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及与汉语学习者相关的沟通交流。关于后者,独立学院可以依托母体院校的国际教育教学系部的丰富教学资源,将学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学生分组,安排他们分别去不同课程类型的课堂听课,然后在专门的实践课中联系所学理论做总结、交流;还可在实践性教学时间,邀请有丰富从业经历的专家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礼仪及此背景下的汉语学习者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至于前者,独立学院可以在该课程开设学期,积极组织活动,为学生与母体院校及本学院的留学生的沟通交流创设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并以理论指导实践;还可以借助网络课堂学习平台,让学生结合理论所学在为世界各国汉语学习者答疑解惑中发现、解决问题,锻炼他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能力。
4.加大实践性教学、考核的力度。鉴于“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及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学生特点等,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该课程教学更需注意合理配置理论與实践教学的学时,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实践性教学,“是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是课堂内和课堂外教学的有机结合”[3]。该课程的课堂外实践性教学,有与留学生沟通交流、借助互联网平台为汉语学习者答疑等途径。但考虑到学时有限等方面的因素,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应以课堂内为主。立足课堂的实践性教学,可以采用观摩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实践等形式进行。如让学生观看名家教学、留学生汉语比赛的视频后,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展开讨论;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中山大学等建设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等资源,在情景模拟再现中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备课,随机抽取学生说课、模拟教学等,然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与思考,有助于他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伴随着教学模式的优化和调整,作为检验学习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模式应作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独立学院需要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制定考试大纲,细化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加大教学实践内容考核的力度。就平时、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的传统考核模式而言,平时成绩可以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参与情况评定,期中考试可以是学生提交的教学实践的视频或论文,期末考核仍可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但考察内容应按照合理比例分布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试题。考核模式的优化,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有益于促进该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
四、结语
独立学院有必要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中进行实践性教学,但目前就师资力量的实践经验、学生的教学实践途径等方面来看,开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独立学院应该采取加强实践性教学理念、优化教考模式等措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无论是对该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还是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推广都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张增林等.立足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纂.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玉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改革论纲[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9103344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