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研究

2020-05-07 13:05王艳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王艳平,何 翔,张 磊,刘 超*,王 燕,王 佳

(1.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CT诊断科,河北 沧州 061001;2.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磁共振成像科,河北 沧州 061001;3.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河北 沧州 061001)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而引发的临床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最主要原因[2]。因此,早期快速对冠心病作出准确诊断可以明显提高该病预防和治疗的成功率。 目前,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术,但冠状动脉造影不仅操作过程复杂,对人体具有创伤性,而且价格昂贵,因此难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推广普及[3-4]。大量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之间存在重要关联,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也逐步上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状况可间接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要早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因此,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可能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预测作用,或对其作出早期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易操作的临床检测手段,可清晰地显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官腔内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及性质,有效避免其他常规方法对粥样硬化斑块的漏检,已成为临床上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的一种主要检测手段[6]。因此,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探讨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的应用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2月来我院治疗的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测。根据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左主干、前左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1支的血管直径狭窄程度>50%即可确诊为冠心病,选取确诊患者60例作为冠心病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3~79岁,平均(68.02±8.64)岁。以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41~78岁,平均(66.72±7.15)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为排除其他疾病对观察结果的影响,本次研究排除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患者。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受检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颈动脉超声检查 采用美国GE公司的RS10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所有观察对象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设定频率为5~12 MHz。患者检查前休息5 min,取平卧位并将头部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先从锁骨内侧端横向检查颈总动脉,然后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略向后调整作颈动脉超后位纵切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起始、远端、分叉处、颈外动脉及颈内动脉。

1.3观察指标

1.3.1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测量 先后测量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从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3次,取均值作为IMT。粥样硬化判定标准:IMT<1.0 mm为正常,1.0 mm≤IMT<1.5 mm为颈动脉粥样硬化,IMT≥1.5 mm判定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7]。

1.3.2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 观测并记录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等处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的例数,计算不同部位斑块发生率。

1.3.3斑块总积分和总面积 采用Crouse积分法计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8]:从长轴、短轴不同切面扫描测量每位观测者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所探测到的粥样硬化斑块的最大厚度,将所有斑块厚度相加得到总厚度即为斑块总积分,并计算斑块总面积。

1.3.4斑块性质 根据硬化斑块组织病理学分型、形态和回声特点将斑块分为四类[9]。扁平斑:内膜粗糙不光滑,回声增强增厚,局部呈轻微隆起状;软斑:斑块突出至管腔,强弱回声分布不均,表面光滑连续;溃疡斑:斑块较大,基底较宽,表面出现凹凸,边缘回声较低;硬斑:斑块高低不平,强回声,后伴声影。观察并记录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所有斑块并将其分类,计算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IMT比较 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比较 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2.3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斑块总积分和总面积比较 冠心病的斑块总积分和斑块总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斑块性质比较 冠心病组的软斑块和溃疡斑块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扁平斑块和硬斑块又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4。

组别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对照组 0.89±0.390.74±0.340.62±0.31冠心病组1.46±0.191.25±0.301.11±0.23t值10.3438.6519.892P值<0.001<0.001 <0.001

表2 2组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斑块 发生率比较 (n=60,例数,%)

组别斑块总积分(mm)斑块总面积(mm2)对照组 1.26±0.2513.45±2.35冠心病组2.43±0.4219.76±3.82t值21.43012.598P值<0.001<0.001

表4 2组斑块性质比较 (例数,%)

3 讨 论

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形式,冠心病在过去的几十年已成为普通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患病例数仍将快速增长[10]。因此,早期及时对冠心病做出诊断,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进行诊断。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手段,不仅手术操作过程复杂,还会引发术中出血、感染并发症等,对患者造成损伤。因此,很难被手术耐受力差、合并多种临床疾病的高龄老年患者所接受。加之,冠状动脉造影费用昂贵,该检查方法很难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因此,能找到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经济的冠心病诊断手段成为迫切需要。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总称[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动脉粥样硬化为一种全身性病变,而颈动脉是评估这种损伤的窗口[12]。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状况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程度,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要早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因此,本研究采用彩色超声观察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探讨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预测或诊断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而血管壁内中膜增厚是其形成的早期标识和特征[13-14]。颈动脉IMT可反映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即发生冠心病的危险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IMT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冠心病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损伤之间有重要关系,即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对冠心病的发生进行预测或诊断。同时,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要早于冠状动脉,因此,通过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可以起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

颈动脉IMT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粥样斑块的形成,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突出特点,也是病理损伤加重的表现[8]。并且由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而形成的病理性新生血管为粥样斑块提供了充足营养,导致其体积逐渐增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等处的粥样斑块发生率、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可以提示冠心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粥样斑块根据其回声特点可分为扁平斑块、软斑块、硬斑块、溃疡斑块。其中,软斑块和溃疡斑由于脂质含量高,形态不规则,在血流冲击下易发生破裂,属于不稳定性斑块。硬斑的表面因有钙盐沉积,使其与血管壁结合牢固,扁平斑形态规则,且其脂质成分位于深处。因此,硬斑和扁平斑稳定性好,正常情况下很难脱落,属于稳定性斑块[9,15]。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窗口。当颈动脉粥样斑块由稳定斑块向易损斑块发展变化时,冠状动脉的粥样斑块也必然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这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损伤加重的主要特征[12]。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软斑块和溃疡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明显多于对照组,扁平斑块和硬斑块即稳定斑块又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临床检测手段,可以清晰准确地观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损伤情况,预测或诊断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Gray-Weale分型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