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的设计,高效的导入

2020-05-06 10:02陈敏
家长·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讲授课堂导入教学

陈敏

摘要:课堂教学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课堂导入,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可以说对学生们非常重要,优秀的课堂导入可以更快地将学生们带入课堂教学环节中,从而使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降低。恰当的课堂导入就像是吸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们的好奇心,如何做好课堂导入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个考验。课堂导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求知。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讲授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优秀的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就像一场戏的序幕一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课堂导入具有帮助学生明确教师的教学内容的作用。无论课堂导入占用的课堂教学时间多少,它的作用效果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一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课堂教学环节也会顺利进行。得当的课堂导入总是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导入都要结合学生实际,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使用。下面作者就几种课堂导入策略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直接式课堂导入

直接式課堂导入是最为常见的方法,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达到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斯蒂芬·茨威格《伟大的悲剧》一文时,运用直接式课堂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这种课堂导入方式简单直接,但不可以一直使用,否则学生会觉得缺乏新意,缺乏新鲜感。这种课堂导入方法长期使用会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利于课堂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温故式课堂导入

温故式课堂导入讲究的是以旧引新,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出即将要开始学习的新知识,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堂教学中,采用此方法是想要达到一个温故知新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可以带领学生们复习上一篇课文朱自清的《春》,简单描述在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一个样子,紧接着再让同学们把话题慢慢转移到老舍笔下的冬天,进而进入新的课文学习。温故式课堂导入将新旧知识进行了有机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一个新旧知识联系的系统,更好地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三、问题式课堂导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式课堂导入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课文内容设立特定问题情境,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教师再趁势引导,自然进入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当中。该方法有着“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泰戈尔的《金色花》一文时,可以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吗?”或:“同学们都在妈妈生日的那天送过什么样的礼物?”由这两个问题引入,同时教师进行追问,“同学们,那妈妈记得你们的生日吗?这是为什么?”最终揭开今天即将要讲的主题——母爱。在同学们思考的同时,再追问,“是不是母爱总是给予我们更多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印度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同学们的问题在这篇散文诗中都能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式课堂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带着感情进入《金色花》的学习当中。学生主动思索、探究和讨论解决了教师设计的问题,在获取答案的同时运用知识、技能,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歌曲式课堂导入

现代化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设备的出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而课堂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歌曲式课堂导入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师选定的歌曲来导入的。例如,教师在讲授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这一文时,课前播放一首《我在丽江等你》,由轻松活泼的流行歌曲将学生们带入今天的课题内容,引发学生对丽江生活无限的向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下被新课所吸引。另外,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这部分学习就可以使用歌曲式课堂导入方法。例如,教师在讲到曹操的《观沧海》时,请同学们欣赏由吉克隽逸演唱的同名歌曲《观沧海》,将这首流行歌的情感真挚、结构短小的特点与原本对于学生而言枯燥乏味的诗文相结合,用简单、优美的流行音乐把学生带入诗人所写的世界。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利用了学生们最喜欢的流行音乐来学习古诗文,学生在感受了流行音乐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古诗文的魅力。

五、图片式课堂导入

图片式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前在网上下载、播放与课文主题有关的图片,从视觉上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直观感受到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讲授康拉德·劳伦斯《动物笑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在网络上收集到的图片、信息做成一个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各种动物,围绕动物展开讨论,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再比如,讲授梁衡《壶口瀑布》一文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做课件,展示各式各样的瀑布图片,学生们围绕瀑布话题展开讨论,从而引出今天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图片式课堂导入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选取与课文内容有关并有一定代表性的图片作为课堂教学导入内容。

六、视频式课堂导入

视频式课堂导入是将抽象的文字信息化为具体的短片信息,生动地将文字信息用画面、音乐、短片展现出来,这种课堂导入利用初中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进行刘成童《安塞腰鼓》的新课讲解时,可以根据新课内容播放陕西安塞腰鼓的相关视频。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具体了解和直观感受,便于加深记忆。视频式课堂导入也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环节便利和契机就是由于多媒体设备在教学领域的充分使用。

七、实物式课堂导入

实物式课堂导入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强调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师在新课内容讲授之前,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与讲授内容有关的实物,帮助学生们理解他们难以学习的知识。例如,在讲授《核舟记》一文时,教师先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了核舟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核舟的大小等有关内容,再请学生们尝试自己动手用纸叠一个这样的东西。大家叠出来之后发现,如果按照核舟的实际大小叠的话,那么作品可能只有食指那么长,高度还没有食指的直径大呢。然后,教师让学生们在他们的作品上画五个小人、八扇窗户,学生们反响强烈,都反映很难做到,教师就此引导出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该课讲到的艺术作品,在古代的艺术家的手下不是画的而是刻的,这又增加了艺术作品的难度,并且核舟作品上的人物刻得栩栩如生,这样牵住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激发起来了。

八、猜谜式课堂导入

猜谜式课堂导入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们思考,将学生们很快带入教学情景当中,充分帮助教师课教学。例如,在讲授蒲松龄《狼》一文时,教师在课堂前搜集与狼有关的谜语,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说:“同学们,在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我想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体形像狗样,喜欢山里藏,耳小尾巴大,常把人畜伤。”教师要加以提示,在学生积极思考之后请他们回答谜底,从而渐进到即将要学习的新内容。通过自己的思考,学生们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

九、戏曲式课堂导入

戏曲式课堂导入是将学生们不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领域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课堂教学中应该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时,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也会得到一定的充实,内心深处也有了民族灵气和传统文化的底蕴。例如,教师在讲授《木兰诗》一文时,可以播放《谁说女儿不如男》的京剧唱段,导入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在讲授鲁迅《社戏》一文时,可以由黄梅戏、秦腔等导入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延绵不绝。

十、结语

不管怎样,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注意导入内容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导入内容与学生的适应性和对学生启发性。总之,教师用心设计过的优秀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也会变得简单。

猜你喜欢
讲授课堂导入教学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