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建构德育素养

2020-05-06 09:20李燕国
家长·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儿童立场道德与法治小学

李燕国

摘要:“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换句话说,认识和发现儿童就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不是一句空话,也不只是表面的尊重,其深度在于价值的追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立场,关注儿童生活,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合起来,提升学习实效。本文从基于儿童立场,搭建课堂预设、组织教学活动、设置课堂体验方面展开探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儿童立场;策略

“立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態度。“儿童立场”是指教育人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应基于儿童,从儿童出发。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儿童立场的理解与践行还存在一定误区,如迁就、迎合儿童。“儿童立场”作为教育基本面的重要性,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尊重儿童,有效引导。那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做到策略引领呢?“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德育发展的最佳载体,自然成了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最有效手段。德育素养,涵盖道德行为、情感、信仰、规范等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发展学生德育素养过程中,要坚守儿童立场,联系学生生活,优化教学组织与活动内容,在体验中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一、基于儿童立场,搭建课堂预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其参考基线是教材,对教材结构知识的梳理,要以引导儿童生活建构为目的,搭建课堂预设。如在四年级“我想要、我能要”一节预设环节,教材中以“心愿卡”为留白,让学生结合自己,谈谈有何心愿,并说明理由。对于该预设的完善,教师要联系当下学生生活体验,要关注学生真实的想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就此来延伸德育知识。同样,为了走进学生生活,我们在课堂上引入“购买名牌书包”的故事,通过故事呈现,让学生思考“父母为什么不买名牌书包”的理由;接着,结合小学生爱表现的特性,我们可以结合故事情境,挑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展现现实生活中“父母不同意买名牌书包”的几种场景。这一预设,能够将教材内细化和综合体现,便于学生从中理解“什么才是正确的心愿”。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我的心愿卡”,对照这些心愿,让学生讨论理由是否充足,有无改变心愿的想法。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开放性氛围里展开话题讨论,能够反思自己的想法。面对“知道要求不合理,却又忍不住想要”这一境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化解这种不恰当的“心愿”。以儿童生活为建构目标,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前预设、细化教学流程时,要将“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作为基础,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去思考,去体会生活中的德性与法治意识。教师要走出过去单纯性地讲解德育内容,忽视学生认知体验的教学模式。相比而言,生活建构课堂教学,更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成效。

二、基于儿童立场。组织教学活动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必不可少的。教材中也设置了不同的活动栏目,如“交流园”“活动园”“知识窗”等,教师要重视这些栏目内容,并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教师深入探究教材结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从课堂活动探究中激活学习趣味,深化认知体验,促进知识建构。在“走近我们的老师”课堂上,对于教师岗位以及如何让学生体会“教师”的辛苦,我们结合教材“涂一涂”栏目展开。首先,设置任务,收集某教师一天所做的事情;其次,将这些事情列出来,并用不同颜色涂在表格中;再次,一起来看表格,并思考“教师”的工作;最后,从学生所见所闻中,从身边教师的一日工作中,真切体会“教师”的辛苦。这样设计活动,学生既能够积极地观察、去收集教师每天做的事情,又能促进其自主探究。同样,学生是教育的起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关注童心,激活童趣,要设计符合学生心智特点、顺应儿童需要的课堂活动。如在一年级“别伤着自己”一课中,我们在引导学生探究家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时,引入“迷宫棋”游戏,激活学生对游戏的参与积极性,也让探究危险点趣味横生。教材中的典型实例,多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关。如在讨论学习途径时,学生可以从课外书、报纸、杂志阅读中获得知识;在讨论“玩耍”也是一种学习途径时,在野外游玩时,可以认识很多不同的植物、昆虫等;在与小朋友交往中,收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友谊。这些生活化范例的应用,关注学生的真实德育需求与困惑,也让学生能够从中收获正确的、优秀的生活品质。如在认识“诚实”时,对于有学生因恐惧谎称作业忘带,有学生因虚荣心谎称家里有事实上却没有的东西,从这些实例中,教师可以纠正学生的不良品行。

三、基于儿童立场。设置课堂体验

教材是由图文资料构成的,表面上相对静止,但在与课堂教学结合中,课文就变得立体和动态起来。基于儿童立场,设置课堂体验,为促进学生生活建构创造了条件。如在三年级“我学习、我快乐”课堂上,我们结合“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家务小能手”活动中,鼓励学生展示家务本领,从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在“交流园”活动中,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在“阅读的陕乐”中,让学生从读书中找到学习的快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能灌输价值、观念,而是要依托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去生成德育素养。如在三年级“我是独特的”教学中,对自我的认识有哪些路径?教师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认识自己,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从自己的理想中认识自己,从自己的秘密中认识自己,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支架”。

四、结语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儿童立场,用好教材,积极探索学生德性成长规律,持之以恒、积累经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法治素养成长做好护航。

猜你喜欢
儿童立场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