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班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引导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任务。然而如今的学生,普遍厌倦了传统说教式的教育,对于目的明确、直接、外显的教育方式会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面对此种形势,唯有在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班会的作用。
教育目的“隐于动”
正如“大隐隐于市”一样,越是热闹的地方越能体现出隐者的气度。同样的,真正有效的隐性教育往往隐藏在热闹的课堂活动之中,可谓“致隐隐于动”。
隐于课堂活动中——动而不言,道理自明 例如,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中,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环节——蒙眼平板支撑。对于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最深刻的感受往往来自于亲身体验。活动中,学生带上眼罩,在不知道时间的情况下,挑战自己预设的极限时间,结果每个人坚持的时间超过了预设的极限时间。学生在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无意识的情况下,突破了自己的极限,从而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坚定了信心,同时认识到了坚持不懈对于成功的必要性。整个过程中,学生互相鼓励,融洽了学生间的关系,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隐于课外活动——言而不教,道理自寻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前的准备环节,我给学生分配查找、收集红军长征历史资料的任务。资料内容分为三类:长征中的感人故事、长征中产生的诗歌、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基本概况。资料来源可以是网络,是长辈的讲述,也可以是我给学生推荐的王树增所写的《长征》。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甚至自发通过小组合作分工找资料,还在同学们的强烈建议下展开了一次《长征》读书交流会。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也培养了自主意识。出乎意料的是,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爱上了读书,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还自发开展了“每月一本书”的活动。班会前的资料准备环节,看不到任何教师的教育痕迹,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在接受哪一方面的教育,更不觉得教师在教育自己。教师看不到学生在听讲,学生看不到老师在说教,所有的教育都隐含在学生的活动之中,学生无法抵触,也无从抵触。这样的班会,学生会以自由的心态感受事物,接受教育,发展个性。
教育效果“潜于微”
要开展一堂不露教育痕迹的班会,教师在设计班会时要承认学生的不足,接受学生的差异。一节班会能做到“不肖者尤知忌惮,贤者有所依归”即为成功。例如,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的最后,我没有要求所有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高尚志向,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或生活方面确定一个小目标,坚持三周,形成习惯,并将目标展示在班级展板上。此外,我还设计了三周的量化达标表,包括21次签到表,学生在每天完成后自己签到。每周的班会都会请一直坚持目标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过高的要求容易让学生丧失信心,而过于强制的目标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而这样的做法既能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体会达到目标的快感,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监督。可见,班会课从小事入手,不露声色,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持久的影响,可谓“久隐潜于微”。
对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新时代学生,隐性教育可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同时隐性教育也是对教育者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要进一步提炼“外显教育”的本质,并给这本质穿上学生乐于接受的外衣,配上学生喜爱的装扮,变成一个个鲜活的事物走近学生。总之,教育者不但要做满腹教育本质的“传道者”,也要做精于潜伏之法的“伪装者”。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