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善尖
【摘要】如今在农村小学,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们平时缺乏父母的爱,而年迈的爷爷奶奶平时忙于农活而疏于管理他们,如果班主任再不对他们加以引导和教育,长此以往,这些留守儿童将会变成问题学生。做好这些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关键在于如何做好班级管理,用班集体的力量去影响他们,使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自主管理;家校平台;和谐教育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需要认真处理教室里发生的一切问题。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班主任,他们面对的问题更多。因为如今的农村小学,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这些孩子平时缺乏父母的关心,而年迈的爷爷奶奶平时忙于农活而对他们疏于管理,如果班主任再不对他们加以引导和教育,长此以往,这些留守儿童将会变成问题学生。
作为新时期的农村班主任,怎样才能做好这些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环境育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声教育。那么农村的班主任要怎么做才能创设一个文明、和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呢?那就得把班级管理当作自己的责任田,只有努力去耕耘它,才会有丰厚的回报。下面笔者将二十多年来在农村做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制定班规、班级目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这个班级秩序是靠班级制度来保障的[1]。每次接到新班级的第一次班会课,笔者就引导同学们参照校规和小学生守则,从学习、纪律、卫生、文明、仪容仪表等方面商讨制定班规,制定了“为自己争气,为班级争光,为学校添彩,争创优秀班级”的班级共同目标。
二、培养班干自主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了一条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即“由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每次接到新班级,笔者都让全班每一位同学轮流做班干,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展示才能的机会,都有当班干部的机会,从而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过段时间后,再让大家推选有威信、工作认真负责的班级干部,最后指导、培养这些班干按班规自主管理班级。
三、打造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塑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和谐的人才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和发展起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学生造成直接影响的最主要的是教室文化环境,也就是教室环境的布置是否和谐、优美。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是极其重要的。笔者一般都把教室的一角设为图书角,在那里摆放一个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放着各类图书,让学生课余时间自己去阅读。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设有学习园地,里面展示着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和其他的学习生活小知识。教室的两边挂着许多有关学习的名人名句,鼓励着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教室的窗台上还摆放着几盘鲜花,为学生塑造一个优雅和谐的学习环境。
四、实行激励性奖罚制度,激发学生奋勇进取精神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的生存规律是优胜劣汰,学生之间同样需要竞争,学生之间有了各种竞争,才能激发奋勇进取的精神,才能推动班级建设的蓬勃发展。每期开学初,笔者就在黑板的一角建立创优竞赛“评优栏”,按组写好学生的名字,采用积分制记录学生的奖罚情况。每周评出先进小组,每月评出“文明之星”“进步之星”“榜樣之星”,以激发学生争先创优、积极向上的精神。每周评出的先进小组可以在中午阳光午餐时优先打饭,每月被评为“文明之星”“进步之星”“榜样之星”的同学在期末发奖状和奖品。创优竞赛内容要尽可能多方面,要从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等方面来评比。评比规则要合情合理,要体现出对潜能生进步的鼓励。如成绩优秀的可以加分,成绩进步的也可以加分,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帮助不同的学生制定目标,只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给他们加分。教师平时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学生每受到教师的表扬都可以加分。这些评比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逐步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促进了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五、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经常开展班级活动,既可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也可以促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可以说,班级活动是学生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带动着班级风气的好转,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经常带领学生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重点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这些班级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成功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促进了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六、构建家校交流平台,促进和谐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多数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2]由此可以看出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保持密切的联系,加强相互合作,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教育好学生。为了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笔者在家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1.做好家访工作,与家长协同教育学生
家访是传统而有效的家校沟通途径,笔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进行家访。教师家访,能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家访时,应先多报喜,少报忧,给家长以信心和满足,然后再委婉地指出孩子目前尚存在的缺点,与家长商讨今后如何共同协作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2.开好家长会,争取家长支持
家长会是教师、家长、学生互相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每学期都定期举行一次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先向家长介绍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方法,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再通过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家长与家长的交流、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
3.建立班级QQ群,构建家校沟通网络平台
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笔者都首先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多和家长们联系,把学生在校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向家长反映,让远在异乡打工的父母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的爱。
4.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家校和谐发展
笔者每学年都组织开展一次亲子活动,亲子活动可以增进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孩子、家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亲密情感。亲子活动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密切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活动中,学生体验到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拉近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赛意识,从而实现了家校共育的目的。
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出必行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中的知识,而且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师必须先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因为教师的模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举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笔者曾经接过这样一个班,这个班的纪律和卫生都比较差,强调过几次要求学生平时要讲究卫生,上课要遵守纪律,但是收效不大。有一次,笔者走进教室,发现垃圾桶旁邊散落着一些垃圾,于是便默默地走到垃圾桶旁边,弯下腰捡起垃圾放进垃圾桶,然后再走上讲台。班里的几十双眼睛都注视着笔者。笔者发现有的孩子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班里的卫生好了很多,再也没有乱丢垃圾的现象了。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经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走向了社会。”[3]可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须用心去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责任田,只有精心地去经营它,才能结出累累的硕果。
【参考文献】
余如进.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2019.
郑克俭,王作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
李丽丹.我的班级管理[J].教育改革与实践,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