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导向,能力为本”的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与实践
——以鲁东大学为例

2020-05-06 10:22闫冬春程显好王凯赵丽丽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学学业大学生

闫冬春,程显好,王凯,赵丽丽

(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25)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已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逐步将其上升到教育战略地位。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要求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都要扶植和支持创新创业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发布,要求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号召“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打造双创升级版”。教育部等部门陆续推出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系列科学技术竞赛”( 简称“挑战杯”)等许多行动计划,以激励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国内高校也开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展开研究,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如通过鼓励本科生进实验室、大力推进本科生创新创业大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措施,提高学生的科研参与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本科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需要进一步深入[1-3]。

一、 高校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现代农业需要大量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加入。在农学类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3]。特别是山东省“黄蓝”发展规划与“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国家战略实施,更突出了高效农业、海洋经济及生态文化的重要意义,而发展上述产业尤其需要创新性人才。目前,高校农学类专业虽采取了多种措施从多个方面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仅把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尚未把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根植于高校素质教育之中[2,4]。(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尚未形成较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专业教育中对创新创业元素体现不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成为两条平行线[4]。(3)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少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事,创新创业培训的对象仅限于有创办企业或是参与创新创业计划竞赛意愿的少数学生,而不是全体学生,没有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与国家和社会人才培养需求存在差距,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在多数高校仍属于“精英教育”[2,5-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强调了“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贯彻这一基本原则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使之惠及每一个学生[7]。然而在实践中,不少高校却似乎对于 “自上而下”的号召处于被动的盲从应对或固守应对状态,没有依据学校特色主动建构起创新创业教育体系[8]。

二、 鲁东大学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鲁东大学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等农学类相关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从修订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入手,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创新创业训练实战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覆盖全体师生、过程导向、能力为本的农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路如图1,实施方案见图2。

图1 过程导向、能力为本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思路

图2 过程导向、能力为本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方案

(一)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既是人才培养工作方案,也是开展大学日常教学的依据,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必须优化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建立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专业教学计划设置。

1. 优化创新创业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科学设置创新创业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环节,纳入学分管理,把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整合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两大课堂互动互融。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科研实践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0学分以上,增设跨门类、跨学科选修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文化素养。重新设计学分要求和学业要求,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学分权重和毕业要求,将大学生获取创新实践学分作为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2. 强化实践教学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践性特征,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就能够完成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将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搭建起供大学生边干边学、做学结合、以学促做的“实践导向”人才培养体系,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从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上确定实践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修订培养方案过程中,要认真梳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改变实验实践教学依附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的递进关系,打破课际界限,重新整合实验项目和内容,依据农时及水产动物养殖、苗种培育时间灵活安排实验、实习内容,加强实验、实习课程与生产实践的有效衔接。鲁东大学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所占比例均超过35%,取消了依附理论课程的课内实验,所有实验课均独立设课,并结合生产实际提高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3.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健全可行的管理体系。如设立3~6年弹性学制,对于有创业计划的学生,允许先休学创业再毕业;实施学分转换制度,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发表论文、获得授权专利、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自主创业等均可折算为学分。

(二) 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第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每一门专业课程之中,挖掘专业课知识中所蕴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第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备课、授课、作业批改、实习等各个环节将专业课中的创新思想、创新思维引入教学,探索问题驱动、思维驱动、能力导向的教学方法。

1. 开展“实践导向”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内容要高度关注农业现实,将解决实际农业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开展“实践导向”的课堂教学。“实践导向”意味着授课知识具有实效性,能够指导现实生产。比如,“鱼类增养殖学”“作物栽培学”“蔬菜栽培学”等农学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 要多引入最新的学术动态、技术成果和创新创业实践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鱼类增养殖、作物和蔬菜栽培中的创新思维,而不是让学生花许多精力去记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课堂教学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项目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觉性决策和创造性实验来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改革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养殖场、田间、大棚。邀请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走进课堂,带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探索建立“课堂教学+视频教学+专题讲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2. 推行学业导师指导下的“ 三位驱动”生产实习模式

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农学类专业,生产实习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最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目前许多高校农学类专业的生产实习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问题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明确、生产实习岗位设置不合理、高水平的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实习过程监控和考核体系不健全、学生对生产实习普遍不重视等,致使生产实习过程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鲁东大学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专业的生产实习通过充分发挥学业指导教师的作用,探索毕业论文、考研、就业“ 三位驱动”的生产实习模式,进一步加强生产实习的过程管理,调动学生生产实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融入生产实习过程中。

第一,以人为本,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多元化生产实习体系。

农学类专业的生产实习以往都是以到企业进行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为主,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应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需要提供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化的生产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在性质上可划分为科研为主型和生产为主型,多元化的生产实习内容主动契合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需求。

第二,充分发挥学业指导教师的作用,加强生产实习的过程管理。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将本科生学业指导教师制度引入生产实习的过程管理。鲁东大学从2014级本科生实行了学业指导教师制度,本科生在大学四年都有专业教师作为自己的学业指导教师,每位专业教师每个年级带3~5名学生,学业指导教师熟悉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情况,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及发展规划推荐合适的实习场所,并根据实习内容指导学生发现创新思路。

第三,毕业论文与生产实习有机融合,将生产实习内容落到实处。

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明确,以往的生产实习内容往往缺少科学规划,生产实习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将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有机融合,学生和学业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根据实习内容及个人兴趣共同商定毕业论文题目,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创新实验项目或参与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研,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创新。

第四,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考研需求,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将学生高度关注的就业、考研需求与生产实习有机融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多元化的生产实习内容及实习形式,提高学生个人发展的竞争力并为学生的就业、考研创造机会。比如,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可推荐到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的研发部门,重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就业需求的学生可推荐到大中型企业,重点培养学生的生产岗位适应能力和部门管理经验;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可推荐到中小型企业,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管理经验。

3. 改革考核方式

注重学习过程,设置灵活多样的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鼓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采用面试、实践操作、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创新成果等多元化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侧重实践性,部分课程的考核可以将考核地点设在企业生产一线或田间地头。创业类课程考核以创意形成、展示创业过程为主,辅以老师点评、同学互评,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实习实训、实践经历的考查。推进毕业论文撰写模式改革,把撰写调查报告、创业计划书等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内容。

(三)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完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不是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平时的各种积累与培训,因此,完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十分重要。

1. 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利用现有教师资源和培训手段,专兼结合,努力建设和培养一支高水平、多元化的创新创业专职师资队伍[6]。(1) 充分发挥学业指导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通过选派博士到企业挂职、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等途径,提升学业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鲁东大学从2014级学生开始,本科生入学初即在师生互相了解的基础上选择一名专业教师作为自己的学业指导教师,学业指导教师吸纳学生担任科研助手和参加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小组,参与科技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学院给予学业指导教师计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让学业指导教师制度落到实处。(2) 加强校企合作,聘请水产养殖、园艺、农学行业的“产业教授”作为创新创业导师,引领学生将创新创业项目产业化,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去。

2. 建立大学生农业创业园

按照“互联网+农业”的思路,依托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专业的实验田或养殖基地,每年选拔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承包种植农学院研发的有机蔬菜水果、食用菌、高品质小麦或养殖海马、小龙虾、乌牡蛎等水产动物,营销绿色食品,提升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技能。同时,还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研室,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供训练场所。

3. 办好创新创业竞赛

通过学业指导教师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以农业科研项目为依托,举办或组织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竞赛,特别是“挑战杯”“互联网+” 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竞赛交流展示创新创业成果,遴选发掘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和团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地方创业园区的广泛关注,推动成果转化。

三、 鲁东大学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创新点

(一) 观念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需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更需要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的转变与创新。鲁东大学建立的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让创新创业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也不再单纯地指向就业问题,而是贯穿大学生活的综合素质教育。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融入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及各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素质提升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 培养模式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需要突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鲁东大学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增设跨门类、跨学科选修课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重新设计学分要求和学业要求,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学分权重和毕业要求,创新培养制度和评价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能力培养,广聚校内校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教学课堂、实践基地、专业实验室、科研平台均成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主阵地,有效拓宽了大学生融入社会、融入实践、融入创新创业的空间和渠道。

(三) 保障措施创新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部门多资源合作协同推进。学校出台了《鲁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鲁东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案》《鲁东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实施方案》《鲁东大学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实施方案》《鲁东大学学生学业指导教师工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实施环境。鲁东大学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和学院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科学研究、创新竞赛相结合。另一方面,弹性学制、创新创业成果折算学分、创新创业竞赛奖励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又调动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鲁东大学近年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成绩显著,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四、 鲁东大学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成效

(一) 教学、科研资源较好地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实践导向”课堂教学的开展、实验教学的加强、生产实习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使教学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学业指导教师制度的落实让更多的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或科研项目中,多数学生成为老师或研究生的科研助手,科研资源也较好地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2017-2018年鲁东大学农学类专业学生参与教师在研项目79项,参与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14篇,获批专利15项,科研、学科资源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保障。

(二) 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参与率高,创新成果丰硕

将大学生获取创新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的必备条件,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担任学业导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计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并在职称评聘、考核中有所体现,教师吸纳、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完备,所有学生均有机会参加创新创业课题研究或创新创业竞赛,50%以上的学生能获得较有价值的创新创业成果,30%以上的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挑战杯”“互联网+” 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果丰硕。近三年,鲁东大学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专业学生荣获“挑战杯”“互联网+” 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30余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70余项、鲁东大学创新创业项目108项,其中2013级农学专业杨安仁同学创办万亩油桐良种繁育基地和产业化农业企业,目前估值超过3亿元,2016年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2017年荣获中华全国学联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称号。

(三) 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考研及就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学生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经历了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考研笔试及面试过程中受到研究生招生单位的青睐,考研成功率明显提高,近两年鲁东大学农学类专业本科生考研率在50%左右;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力强,就业率明显提高,2017年、2018年鲁东大学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达到100%。

本文构建的过程导向、能力为本的农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已在鲁东大学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专业付诸实践,受益学生每届约240人。本文的研究思路同时能为其他高校农学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为解决当前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只能惠及少数学生的问题提供思路和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农学学业大学生
《农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艰苦的学业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35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