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玲 刘宏兵 于艳
摘 要:为了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革,结合本科生实际情况,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为例,探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学生的满意度和改进的策略。研究发现:教师运用案例式、学科知识介绍式、讨论式、视频观摩等授课方式的同时,能够做到突出关键理念;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热爱生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爱国爱岗,注重实践,则学生教学满意度高。
关键词:教学改进;《管理学原理》课程;核心素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6-0126-03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 changes in the 21st century, taking the undergraduate of School of Tourism of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atisfaction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Key Competencie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eachers can highlight the key concepts, create a democratic and equal teaching environment, love life and realize self-management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love China and cherish jobs, and pay attention to practice while using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ase-based, subject knowledge introduction, discussion and video observation.
Keywords: teaching improvement;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key competencies; undergraduate
引言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Competences)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最早出现在1997年经合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理论和概念的基础”研究项目中,后在欧盟的一个研究小组于2002年发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研究报告中指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是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1]。此后,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开始提及、重视和研究21世纪素养,研究的重点在于,为了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革,结合国情,探讨人应该具备哪些关键素养。
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中指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后,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自此,“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研究領域的热词。
《管理学原理》是本科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管理课程的理论基础。基于国内外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为例,探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学生的满意度和改进的策略。
一、教学的现状
(一)突出关键理念
《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时常突出以下关键理念:
一是洋为中用,结合实际。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理论,但注意考虑中国的实际。
二是细讲管理思潮的演进过程。理清楚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管理思想的发展是如何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的人性观变化,如何从封闭的环境观扩大到开放的环境观。
三是突出人本原理。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提供劳动服务的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的认识是如何逐步从要素研究阶段到行为研究阶段,再到主体研究阶段的。
四是强调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科斯洛夫斯基指出,在人身上存在经济的“最强的动力”和伦理的“最好的动力”的矛盾,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如何使二者相协调,在互动中不断探索合理的“冲动体系”或“人文体系”[2]。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管理学原理》课程大多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新生入学后,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开放轻松的教学环境。首先,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思问题,勇于探究,深入学习;其次,平易近人,心胸宽广,允许学生提出批判和质疑,甚至是不友好的表达,但提前声明,要充分尊重他人,不嘲笑他人,只争论不争吵。
(三)热爱生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通过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管理职能的学习,倡导学生在健康、学习、心智、人际关系、理财、家庭、心灵思考、休闲等领域中实现自我管理。例如,从大学毕业两年后学生期望从事的行业和具体的岗位出发,制定2-5个目标;然后,制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和具体的行动步骤;最后,学生组织资源、实施计划并不断纠偏,不断创新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四)爱国爱岗,注重实践
结合时事政治,结合经典案例,培養学生爱国爱岗情怀,提高国家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要求学生勤于思考,不仅仅思考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和中期实习、毕业实习遇到的管理问题,还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学生的满意度
(一)问卷设计
通过资料收集与对比,采用张蓓、林家宝[3]两位学者设计的大学教学满意度问卷,并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调整与修改。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专业、年级、是否考研、学习认真等指标;第二部分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测量关于学生期望、课堂教学质量、自主学习质量、教学满意度的指标;第三部分调查学生对于教师运用授课方式的感知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具体评价以及今后的教学建议。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019年7月12日至7月13日,在微信小程序“问卷星”问卷调查平台中,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学院的本科生进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反馈”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数量不限,截止至2019年7月13日中午12点,回收调查问卷259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100%。
(三)问卷结果分析
1. 样本特征统计
样本特征如表1所示。在259个总样本中,女学生占比76.06%;45.17%来自酒店管理(含热带滨海休闲度假酒店管理方向)专业;本科一至四年级占比差别不大;曾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想考研;但是仅有41.48%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认真。可见,被访者涵盖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本科生,他们都曾上过《管理学原理》课程,对调查问卷的内容有发言权。因此,此调查数据具有较理想的代表性和可靠度。
2. 学生期望
调查结果发现,75.2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期望很高;84.1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这位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等期望很高;81.08%的学生期望这门课程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合,能学以致用。从这组数据来看,学生对《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期望值较高,据调查显示,学生期望对教学满意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即意味着学生期望越高,教学满意度越低[3]。
3. 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反馈如表2所示。选项“非常不赞同”、“不赞同”、“中立”、“赞同”、“非常赞同”分别被赋予1、2、3、4、5分,由此计算单项平均值。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反馈整体分值较高,单项平均值均大于4,其中,教师仪表良好,思想情操高尚,注重教书与育人结合;教师备课认真,没有迟到、提前下课和随便调、停课等情形;教师平易近人,关爱学生,乐于与学生交流,公平对待学生;教师思维严谨,发音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最被学生认可,说明学生对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相对非常满意。关于课堂教学质量涉及到的硬件设备,学生满意度较高,但学校所在地即海南省三亚市,夏天天气炎热,部分同学认为在课室内安装空调很有必要。
4. 自主学习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48.2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能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53.67%的学生认为自己上课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85.32%的学生认为自己上课极少迟到、早退或旷课,遵守课堂纪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公办二本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质量较高,但和一本院校学生相比较仍有不小的差距。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有待提升。
5. 教学满意度
课堂教学质量较高,但由于受到学生期望较高的负向影响和学生自主学习质量较低的正向影响,教学满意度整体略低于课堂教学质量。但整体来说,《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满意度单项平均值均大于4,属于较高水平(表3)。
6. 教学方法感知和教学评价建议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主要运用了学科知识介绍式、小组讨论式、视频观摩和案例式的授课方式,但调查发现,学生最喜爱的授课方式依次是案例式、学科知识介绍式、讨论式、视频观摩、专题讲座式,今后的教学方法可增加案例式教学。
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具体评价和今后的教学建议中发现:一方面,肯定教师授课认真负责,有感染力,发音清晰,接受度高,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另一方面,指出教师授课时,应多增加案例式教学,增加小组讨论,希望教师授课方式多样些、灵活些、生动些,多些互动,多些实践活动等。
三、改进的策略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核心素养的理念,做到突出关键理念;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热爱生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爱国爱岗,注重实践。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教师运用了案例式、学科知识介绍式、讨论式和视频观摩的授课方式。这些做法获得了学生较高的教学满意度和评价。
今后,本科生《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改进。第一,增加案例式教学,所选案例应该是不断更新的、贴合实际的,能够将《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二,增加讨论式教学,此方法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一般采取4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讨论、深入讨论;第三,加入实践环节,如到企业见习,邀请企业管理者讲述管理经验与教训等。
参考文献:
[1]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3.
[2]周三多,陈传明,刘子馨,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03.
[3]张蓓,林家宝.大学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学生期望与学生感知质量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04):59-65.
[4]石军霞.高校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
[5]郑葳,刘月霞.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J].教育研究,2018,39(1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