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国庆 王东礼 官家荣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团结协作、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意义重大。对于一所合并校而言,面对合校带来的教师队伍重组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挑战,如何通过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有效的工作抓手,变挑战为机遇,对于学校的稳定发展尤其重要。近年来,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以下简称“平度九中”)直面这一难题,开展了系列探索,形成了合并校教师队伍成长的校本经验。
2009年,平度市人大第十六届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农村高中撤并进城的议案,旨在通过此举促进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2011年9月,平度九中為配合撤并工作的顺利实施,由原址整体搬迁至新校址,并将原处农村的平度二中、四中学生整体并入;同时按照市编办和市教体局整体部署,原处农村的三所高中的大部分教师也通过考录进入平度九中。至此,学校教职工由原来的200余人增至500余人,学生总数由原来的2200余人激增至6700余人。
面对学生大量激增的现实,要想让这些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而在当时,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在成长背景、思想观念、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严峻挑战。如调研显示,部分被合并校的教师在内心对合校比较排斥,心理上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部分教师价值观、职业观狭隘,工作方向不明,行为习惯散漫;还有部分教师在原校已离开教学一线多年,因合校又需要重新走上教学岗位,业务水平难如人意。
如何基于教师队伍现状进行整体改进,以实现学校管理的平稳过渡,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经过深入调研,学校确立了基于“和谐教育”理念下的“平度九中‘二三三教师发展规划”,即用两年时间让教师之间和谐相融,用两个三年时间让教师团队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这一规划的统领下,学校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在合校之初,如何让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能够和谐共处,共同促进学校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为此,我们通过实施新校教师发展两年行动计划,将“和谐”的教育理念渗透至每位教职工心中,使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迅速融合,实现价值认同。
1. 营造温暖氛围,破除教师心理壁垒
合校初期,由于原来各个学校的发展历程、管理理念、学校文化等迥然不同,学校内原有的关系被打破,新的关系尚未确立,教师处在互不了解的复杂人际关系中,由此产生了各种疑虑和顾忌。为此,学校精心策划了针对被合并校教职工的欢迎仪式,如组织原九中全体教师到大门口迎接新同事,召开欢迎仪式等;总务处把教师的办公室、办公用品提前备好,方便教师使用……这些做法大大减轻了被合并校教职工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2. 组织多样活动,促进教师互帮互助
合校之初,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还存在各自抱团的现象,给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阻力。为此,学校在各项工作中真正落实公正、公平、公开的理念,并通过组织合唱比赛、教师节联欢、课堂教学大赛、教师谈心会等各种活动,让教师在互帮互助、相互了解中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逐步消除对合校的消极认识。
3. 凝聚共同愿景,提升教师团队合力
教师队伍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合校后,为让全校教职工形成共促学校发展的愿景,学校通过统一认识、统一管理要求、统一教学要求的“三统一”行动,力求实现教师对学校办学思想、共同价值观、先进管理理念的“三认同”。学校还积极开展“人人讲师德,处处表师德,处处为师德”活动,及时召开多层面不同形式的恳谈会,征求广大教师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借此缩小差距、形成共识、共同提高。经过两年的磨合,学校全体教职工统一了思想认识,实现了对九中的文化认同,增强了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实现了搬迁后的和谐相融、健康发展。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针对合校初期教师的教学理念不一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学校首先从加强常规管理入手,通过统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规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加强教研组织建设,提升教师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研组是教师实施学校计划、落实教育工作、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对于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大力加强教研组建设:一方面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负责人的选拔任命上慎之又慎,要求他们德才兼备,在教师中有一定威信;另一方面,要求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每次教研活动,教师都围绕“和谐有效课堂”这个大主题,选取“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小步子,快反馈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小主题,采取听课评课、教法研讨、命题评选、经验交流、教学比武等多样形式开展。教研活动除了做到人人参与,还注重发挥教师各自专长,在教研组中树立典型和标杆,让每位教师都能从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2. 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强化教师教学质量意识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学校还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制度规范。例如:针对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学校要求各备课组实行集体备课日常化,统一教学思想和进度;同时每周都让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其他教师在参与集体听评课后,再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任教班级学情有针对性地学习借鉴,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学校还通过每周年级例会制度,对全体教师当周的班级管理、备课、作业批改、听课、测验等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在此过程中大力宣传好的经验,及时制止不良现象。
3. 激励与“约谈”并用,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在全校营造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氛围,学校大力选树表彰一批师德高尚、踏实肯干的好教师,通过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全身心地、创造性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我们每年都会结合全校问卷投票情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评选出“平度九中最美教师”“我心中的好老师”,将获奖教师的事迹在全校进行宣传,并向市级甚至更高级别的媒体推送,有的教师还因此而在全国“走红”。除了表彰优秀教师,我们还针对个别存在问题的教师实行“约谈”制度,主要目的不是批评,而是对他们进行真诚的关心慰问,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碰撞,让这些教师在避免尴尬的情况下认识到自身问题并加以改正。
开展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手段。几年来,我校通过启动实施两个阶段的“教师培训三年行动计划”,采取前三年“走出去”为主、后三年“请进来”为主、校本教研穿插进行的方式,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促进教师团队专业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1. 开展分层培训,满足教师多元发展需求
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采取分层的方式进行,既有针对全体教师的普及性培训,也有针对特殊群体的专项培训,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全员参与的教师培训格局。尤其对于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班主任这三类重要群体,学校还专门设置了定向培训。
其一,鼓励青年教师抱团发展,培养学校后备力量。合校后,我校青年教师占一线教师总数的近30%,他们既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也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中坚。针对青年教师从教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同时可塑性较强这些特点,学校制订了详细的青年教师抱团发展培养计划。如通过推行青年教师“双周例会制”、创建“青年教师成长论坛”、组织集中培训、进行专项指导等方式,建立起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业务培训、阅读指导,形成青年教师成长“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使其专业成长步入快车道。目前在合校后入职的青年教师中,有3人已经走上领导岗位,5人成为学校后备干部;还有很多人在市级以上的公开课、优质课等赛课活动中获奖,或是获得平度市学科带头人、平度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其二,打造学科领军人物,形成名师培养梯队。我校骨干教师占一线教师总数的40%,这一群体总体业务水平尚可,但缺少名师及学科上的领军人物。为此,我们将培养名师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并从骨干教师中选拔确定了名师预备队名单,通过“一对一”方式为其配备理论和实践导师,帮助他们完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此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并逐步形成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骨干教师成长梯队。以我校2008年入职的数学组姜尚鹏老师为例,经过学校的精心培养,他先后在市级以上多项赛课活动中获奖,被聘為青岛市于振玺名师工作室成员、青岛市高中数学“慕课和翻转课堂”研究专家组成员,同时还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等工作。
其三,建设专业化班主任队伍,打造学校德育骨干。在我校的一线教师中,有近25%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其中很多班主任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动力不足,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效率以及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学校以“生命-活动-教育-成长”为研究主线,以名班主任、优秀班主任为主导和主体,充分利用寒暑假,以“请进来,走出去”形式对班主任进行专业培训,包括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专家主题讲座、优秀班主任现身说法等内容,以此推进班主任团队的专业化成长。如我校的班主任陈立宝老师在学校的助推下,已成长为平度市名班主任、青岛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所带班级也取得一定成绩和特色。
2. 统筹培训资源,提供教师发展不竭动力
我校在教师培训中还注重统筹利用内外部资源,为教师培训注入不竭动力。
其一,依托高校资源提升培训品质。几年来,我校利用寒暑假期间陆续选拔组织骨干教师赴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参加进修学习,参观当地名校,参与各种论坛,借此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提升理论知识水平。2017年,我校又启动“教师培训新三年行动计划”,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约学科基地建设项目,依托北师大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专家资源,搭建学科建设共同体,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名师培养及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同时学校每年还会安排两次机会,组织干部教师到北师大联盟校及全国名校交流、学习、展示。
其二,利用省市资源提升培训实效。学校还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省市及周边的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如我们先后聘请青岛市教研室、青岛教科院等机构的专家针对高三年级教师进行高考方面的内容培训,并指导备考工作;还分学科聘请多位青岛名师对教师进行主题培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三,借助海外研修拓宽培训视野。我们还借助校内开办国际班这一优势,为教师提供海外研修、外教口语指导等多种资源。每年暑假,学校都会选派培优部班主任、教研组长等骨干教师出国接受高端培训,迄今已有40余名教师分别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包括名校参观、跟岗学习、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这些教师结合海外研修经历,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对比反思,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极大地提升了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