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与其他基础性课程相比,数学由于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有着较高要求,因此一直以来其课程教学成效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始終存在一定差距,数学“学困”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在降低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初中数学“学困”现象,分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具体解决策略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此在有效解决传统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为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现象;产生原因;解决策略
初中数学作为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衔接的过渡时期,课程整体教学效益从某方面而言不仅是对小学数学学习情况的检测,更对未来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影响,做好初中阶段数学基础教育工作才有利于高中数学的学习。但就目前来看,由于每位学生自身、家庭以及教学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课程教育教学水平也不尽相同,对于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水平较差,学习能力缺失的初中生而言,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诸多挑战,课程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长此以往就成为了班级中的“学困生”,增加了数学整体教学“学困”现象出现的频率,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 现阶段初中数学“学困”现象产生的原因
随着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推进,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困”现象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改善,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数学“学困生”可分为四类,即:智力型学困生(智力和记忆力有待完善)、动力型学困生(学习兴趣缺失)、学习不得法型学困生(学习方法错误)、外因型学困生(外界因素问题)。不同的“学困生”其形成原因不尽相同,但具体来看如下问题
或多或少的存在也是增加他们学习困难度,提高数学整体“学困”现象发生率的重要原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其自身因素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目前来看,由于以下问题的存在,“学困”问题始终难以有效解决。
1. 学生自身自觉性差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对于外界事物有着极强的探索欲,而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课程内容知识较为抽象和枯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由于意志力较为薄弱,自身学习的自觉性较差等原因,开小差、搞小动作等问题较为普遍,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会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导致成绩下滑。
2. 学生缺乏学习信心
中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过程中,相比于其他基础性课程知识,数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有着较高要求,而部分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在面对中学难度更大、趣味性缺失的数学知识时,无法有效地克服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最终导致其自身的信心和学习热情被不断消耗,学习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 学生学习兴趣度的缺失
在素质教育教学时代背景下,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其自身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就目前来看,由于中学生受本身固化学习思维的影响,普遍对数学课程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对不懂的问题听之任之,不去认真钻研,积极思考,最终对数学整体教学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4. 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方式
与其他基础性学科相比,要想保障数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数学学习方式的科学性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也十分巨大,但部分中学生由于自身自学能力较差,大多只是一味地去接受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和知识,缺失学习的主动性,此外解题时也不遵循一定的方法、步骤,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数学整体教学现状极不乐观。
(二)教师方面原因
教育工作者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但就目前来看,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教材,秉承着“应试教育”阶段教学理念,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长此以往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进而导致他们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的产生,最终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教育机构建设规模和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都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增加了“学困”现象的发生率,学生自身学习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家庭因素影响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自身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但就目前来看,相比于城市地区的家长而言,农村地区父母本身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难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和指导,由此学生难以进行有效的课程学习,“学困生”的比例也由此持续增加。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现象极为普遍,“留守儿童”的占比每年都呈现出递增趋势,而部分父母由于整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陪伴自己的孩子,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品行方面的管理,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自信心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加剧“学困”现象的发生。
二、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数学“学困”现象的处理对策
(一)加强和“学困生”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师生关系的紧张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教学整体教学效益也具有一定影响,而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推进,为有效地解决数学“学困现象”,加强和“学困生”的情感沟通,建立良好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当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教学改革战略手段。具体而言就是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们需加强日常自我反思,即自己是否能一视同仁地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等生”,都能采取和善态度对待他们的学习,没有采取过不恰当的言语和蔑视的态度,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反思,才能有效地规避某些不良问题的出现,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日常课程教育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乐于投入全身心的爱,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度,并及时排解他们内在的自卑感,以防他们“破罐子破摔”心理的产生,使他们能重新抬起头来去面对数学的挑战,为此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要时刻给予他们赞许的眼神、温暖的寄托和表扬的话语,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良好条件。除此之外,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还要善于去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不断地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到“你行,他行,我也行”,从而不断地增强他们前进的动力,促进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例如,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学的王老师,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他会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将检测手段进行多样化处理,并通过合理利用《数学周记》不断为“学困生”打气,帮助学困生摆脱心理阴影,建立信心。
(二)创设科学化的教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否从某方面而言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影响,而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也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故此为有效地解决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现状,降低数学“学困”现象的发生率,中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创设教学情境、案例教学以及问题导向教学,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学习質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其中,创设教学情境是现阶段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常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与其他教育教学手段相比,其取得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而在具体的创设过程中,为切实保障创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可从“学困生”的兴趣出发,将教学情境与学生学习兴趣相结合,从而在降低他们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的基础上,为预期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教师们还可借助当下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综合考虑当下教育教学内容,并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在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进行“有理数加法与减法”课程教学时,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创设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教学情境:市场上卖水果的摊贩一共有五十斤橘子,今天卖出了四十一斤,那么老板今天还剩了多少斤橘子没有卖出,通过这种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学生们很快得知老板今天还剩九斤橘子没有卖出,而后教育工作者可要求学生利用负数进行运算,即总斤数为正,卖出为负,此时通过50+(-41)=9的运算也可得出问题答案,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可在确保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为其学习质量的不断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三、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学困”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极大地降低了课程整体教学效益,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对其“学困”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加快对其处理对策的商榷,成为了当下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常磊.如何备好一堂数学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周伟华,陈月清,李雯雯.探索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与化解模式[J].教学月刊,2015,15(23):102-103.
作者简介:戴志成,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