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问题及策略

2020-04-30 08:22赵静王杰
文存阅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

赵静 王杰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核心素养理念,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手段并有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当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并提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运用现代化技术结合生物教学等策略,旨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创新教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

现阶段,教师将生物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相关院校高度重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认为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手段是当前迫切的任务,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其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与水平。

一、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新时代,教师在初中教育教学中扮演着传播知识的角色,自身所掌握的环境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然而在实际生物课堂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渗透,受应试教育影响,初中教师注意力大都投入到学生成绩上,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生物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求教师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将现代科技运用到生物教学中;机械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出现抵触、厌学的心理。

《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初中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将生物教学与现实生活情景相结合的环节,难以将理论结合实践教学[1]。大自然五彩斑斓的生物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新时代发展下,教师要因地制宜将学生生活与生物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不断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

二、有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实际授课中要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引导和渗透,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在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兼顾环境教育。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一文时,教师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森林植被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性,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的作用。为学生展示人类滥砍滥伐植被的行为所引发的后果,以动态视频的方式给学生直观感受沙尘暴、水土流失等灾害的发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2]。在视频观看后引导学生探讨植被的分布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植物特点的思考,强化学生对植被的保护意识。

由于中学生的中考压力,教育部门逐渐将教学重心倾向于升学考试,初中生物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较少。因此,各学校应加强改进初中环境意识教学体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基于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技术教学应运而生,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活力,为生物学科教学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意识,利用微课课件循序渐进讲授生物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陆地生活的动物》一文时,结合学生对动物群体的基本了解制定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技术,将课本静态的图片转化为生动的活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动物的形态特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生存习性和生活规律,辅助教师高效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学生课后复习活动,推动课堂教学工作的延伸和拓展。例如,教师在课件中设计具体的生物课程复习任务,融入各种优质资源后发布到网络平台,其中穿插图片、视频、故事,吸引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学习,查缺补漏,弥补课堂中漏听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为预习新课程知识打下坚实基础,确保达到最终复习的效果。

(三)把初中生物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教师除了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具体调节细节部分,保证教学方案完整性,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逐渐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生活中,例如,讲解《真菌》一文时结合《细菌》章节同时拓展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细菌和真菌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制作食物,如馒头、酸奶等,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动手制作的趣味性和乐趣;在《认识动物多样性》一章节学习后,鼓励同学走出课堂,到动物园观看各类动物,详细记忆动物牌上动物的名称、科类、分布区域等。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走进学生生活,确保学生深刻认识到生物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提高中学生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意识,进而推动生物教学课堂的高效构建。

(四)生物教师提升实验探究素养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提升生物实验探究素养尤为重要。科学探究要以实验为基础,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例如,在进行植物叶表皮实验时,教师根据实验目标合理选择实验教学材料,包括蚕豆叶、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带片、解剖针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中,规范学生操作行为,完成具体操作步骤后,指导学生使用低倍镜观察,明显看到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绿色细胞、成对的半月形细胞,通过实验探究,确保学生深入掌握植物叶表存在气孔,并且气孔是有两个半月形细胞构成,帮助学生透过生物实验看到现象本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掌握操作技巧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素養。

结论

总之,在当下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初中生物教师要不断运用新型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本文通过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等途径,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新形势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生物知识,顺利开展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师亚军.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现代盐化工,2020,47(01):119-120.

[2]史彦琼.初探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才智,2020(03):98.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