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注重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复兴,促进乡村文脉的活化,推动乡村建设由内而外焕发生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例,提出活化壮族乡村文脉的可行途径:一是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内涵进行新的挖掘;二是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产业结合发展;三是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文脉活化;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0)02-0010-09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部署,它为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就要重视乡村建设中物质、文化、制度文明等的齐头并进。如何活化乡村振兴的文脉,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文脉活化是乡村振兴可持续之本
随着我国生活资料的日益丰富,乡村与城市在物质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相比之下,乡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人们“待不住”,这已成为中国社会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在今后,乡村振兴中精神文明建设之必要与迫切会愈加明顯。
乡村中传统文化的消亡、文化设施的匮乏与新文化的缺失是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症结之一。传统文化日益消亡,无法承载乡村民众的精神寄托。虽然乡村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但是乡村文化设施的匮乏也使人们更愿意待在城市里,享受城市所提供的丰富文化“大餐”。在城市里,人们的文化消费多种多样,看一场电影,观一出话剧,到图书馆里借本书,既方便又快速。相较之下,乡村单调枯燥、单一封闭的环境使得乡村的人们宁可接受城市里不太如己愿的物质生活环境,也不愿意返乡。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现乡村文脉的活化。
文脉的活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之本。所谓文脉,从字面上来看即“文化的脉络”,指的是凝聚乡村社会生活、维系乡村正常运行的文化传统。从家规家训、村规民约到民俗艺术等,都是文脉的现实体现。要使乡村文脉活化,对其既要有传承,又要积极创新,使乡村文脉既保持着历史的底蕴、人文的关怀,又具有时代的适应性,发挥出作为乡村振兴内在动力的功用。聚焦于乡村振兴战略里文脉的活化,才能实现乡村人民整体面貌的提升,培育乡村的文明新风、良好家风,弘扬邻里互助、尊老爱幼、至善至美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留住每个居民都能真实体会到的、属于自己的文化的“根” [1]。
在当下,实现文脉活化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点工作之一,需要重新认识文脉的价值和使命。文脉的活化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只有二者相往相通,互相促进,才可实现“三农”问题的深层次解决,顺利完成新时代乡村振兴任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脉活化的重要内容
乡村文脉的活化,重点是对农耕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切实保护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农耕文化遗产包括乡村中的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物质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包括恢复和修缮传统建筑、保护现有的各种文化遗址、传承与整理各类具有价值的文物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内容更为丰富,包括传承与延续各类有益于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传统口头文学,发扬各类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传统艺术及民间技艺,用活各种传统医药智慧,倡导适应新风尚的传统节庆、礼仪等民俗,恢复受大众欢迎的各种体育与游艺等活动。中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人民世世代代的经验总结与智慧结晶,蕴藏着中国自古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许多观念,至今仍可继续发挥作用,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中的文脉活化。
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文脉活化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传承考验。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都已被人们所遗忘。农耕文化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物制造技艺、农耕知识等大多不为人所知。传统的娱乐与审美方式被视为下里巴人的东西而难以发展、不被重视。乡村环境的变化也不利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要实现乡村振兴中文脉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开发至关重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特殊历史与现实价值,这是它在乡村振兴文脉活化中可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原因。作为历史发展的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不同民族与地域人民的精神血脉,带有不同时期人民对社会各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与理解。在它们身上,我们始终能找到可借鉴之处,挖掘出符合这个时代的现实意义。比如,世代传承的村规民约对于乡村的公共卫生管理、用水用火安全、村民互帮互助、社会伦理道德、生态环境保护及禁毒禁赌等方面都有所规定。若能在乡村振兴中对这些传统的村规民约去粗取精后广为提倡,可以发挥出它在历史上凝聚乡村民心、实现村民自我约束、维系共有家园的作用。又如已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曾经一度濒危几乎无人会唱。在侗族研究专家邓敏文等老先生的挖掘与开发下,侗族大歌又重新在村寨里兴盛起来,有了专门的研习所、传承基地。村寨中从少年儿童、青壮年到耄耋老者,大都会唱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的兴盛,推动了侗族村寨的人际关系和谐、民心团结,同时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开发、文化宣传,促进了乡村振兴。总体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有效传承,在乡村民众的精神世界塑造、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唤起家园情怀及激发乡村人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是文脉活化的重要内容。
三、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当前,广大的壮族乡村同样进入了重整与振兴的关键时期。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既面临全国乡村的常见问题,又面临本民族文化特殊性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稻作农耕文明的重要精神结晶,也是广大壮族乡村迈向重整与振兴的关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着手,从精神层面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广大壮族乡村的各类问题,实现乡村文脉活化,是一条可行之路。至今,壮族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越来越多,有布洛陀、刘三姐歌谣、蚂 节、嘹歌、狮舞、三月三、歌圩、多声部民歌、壮剧、织锦技艺、铜鼓习俗等。它们只是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数量极少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各地的壮族人民都守着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它们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现代社会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资源,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文脉活化做出贡献,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工作。
至今,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虽有一定力度,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保护得较好的是进入各类非物质文化名录的部分,而仍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获得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乡村振兴中可发挥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在全国有较大名气的布洛陀、刘三姐歌谣、三月三、歌圩等,虽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在乡村振兴中借助它们实现广大人民在思想文化及经济收益上的普遍提升仍具有一定难度。以布洛陀为例,布洛陀是桂西北右江、红水河流域及云南文山地區的壮族人文始祖,民间有关他的大量神话、史诗流传,并有各类祭祀典礼、麽教仪式活动作为支撑。其中,以百色市田阳区敢壮山为代表的春祭布洛陀最为隆重。当地壮族人民把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视为布洛陀、姆洛甲降生于敢壮山之日,故从这天开始为期七天的祭祀活动。到那一天,周边的民众挑选自己本村的特产前往供奉,形成了热闹的集会与歌圩。这期间,商贸活动频繁,村民之间的交流空前多样化,内容丰富活泼。政府组织的歌王、狮王、斗牛、摔跤等竞赛活动惹人注目。整个祭祀活动期间,前往敢壮山的人员数量可达数十万。为了让布洛陀这位智慧的人文始祖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田阳区做了大量工作,以多种渠道宣传和弘扬布洛陀的精神和文化。首先,在祭祖期间举办大型的文化旅游节,召开专业的学术研讨会,让民众和知识分子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研究布洛陀文化。其次,通过建造布洛陀会议中心、广场上的雕塑,介绍神话中布洛陀对人类生存的创造与贡献,使人们更快地了解布洛陀的传说。最后,扩大宣传渠道,使普通民众更好地了解布洛陀及其文化。电视节目中播放当地学者与老人用壮语讲述布洛陀故事、古歌演唱的视频,文化部门出版了与田阳区敢壮山有关的布洛陀传说、古歌等书籍。遗憾的是,尽管举措如此之多,布洛陀的保护与传承仍受时节的限制,在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将布洛陀“创造”“奉献”“智慧”等思想精髓与壮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联系起来,使更多民众从中受到鼓舞和启发,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内容。
在广大壮族乡村,大量鲜为人知或不受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快速地退出人们的生活。以右江河谷田阳区的壮族ND村为例,该村自古多出歌手,世代传歌。可惜如今村里人大多外出打工,鲜有机会唱歌。与此同时,由于青壮年劳动力都不在家中,与传统稻作相匹配的岁时习俗都几乎消亡,在插秧、护禾、收割等阶段举行的开秧门、祈青苗、赎牛魂、尝新及赎谷魂等仪式和习俗都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当地人对此颇为惋惜,但又无可奈何。同理,在广大壮族乡村地区,壮族人民有深植于稻作传统的民族文化,有与四季合拍的生活节奏,有积淀浓厚的信仰寄托,有适应自然环境的饮食习俗,有表达感情的特殊途径,有经过时间筛选的娱乐方式等。让人惋惜的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一台电视机、一部手机、一条网线,彻底改变了壮族人的传统生活方式,造成了许多传统内容的中断,引起了文化传承的危机,带来了挥不去的“乡愁”。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深入理解壮族乡村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存在的意义,以一种大局、全域的理念来思考它们对乡村文脉活化的特殊作用,使之真正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
四、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壮族及其先民在历史中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沉淀至今,闪耀着独特的精神与思想文化价值,其中既蕴藏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多民族互助互利的思想理念,又宣扬了维护国家安宁与领土完整、尊老爱幼、共建和谐家园的诸多优良品德,有着可为今日借鉴的宝贵内容。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使壮族人民理解祖先留下的文化精髓,达成文脉活化,推动乡村文化的复兴,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此,以部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分析它们可以发挥作用的渠道与方式。
(一)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内涵的新挖掘
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有的厚重历史信息、正能量精神需要得到深入挖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优秀壮族文化传统的理解要结合时代的需要、现代化的发展来进行探索与更新,挖掘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信息与重要启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繁荣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只要结合中国的现状、时代的进步,用心发现,认真思考,就可解读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多元意义。例如,壮族的布洛陀,他体现着壮族人民自古以来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性,具有稻作农耕民族的坚韧耐性,对待不同文化的平等博爱之心,以及看待人与大自然关系时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诸多精神。时至今日,这种精神仍有现实意义。又如盛行于红水河中上游的壮族蚂 节,关于蚂 节来历的神话《龙王宝》说,龙王宝是一位老人当作儿子来抚养的小蚂 ,他变身成人之后,在民间替百姓除害,护佑稻作生产与人民生活。后来,外族入侵,龙王宝临危揭榜,靠神力和勇气击败敌军,迎娶公主成为驸马。再后来,龙王宝因为蚂 皮被烧掉而身亡。人们为纪念他的功德,由此形成了蚂 节 [3]。这则关于龙王宝的神话带有神异色彩,解释的是蚂 节的起源,但从一只小蚂 身上,壮族人民能够找到他励志建功立业的一面,可当作榜样的力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传统,还保留了壮族及其先民为了保护中国领土完整、家国安全而甘于奉献的许多历史与传说人物事迹,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重视与发扬的重要内容。例如,在田阳、田东、巴马等地流传的传说与长诗等,歌颂了巾帼英雄瓦氏夫人的戎马一生。她辅佐丈夫、儿子和孙子管理田州,为民造福。在58岁时,瓦氏夫人还亲自率领壮族先民——俍兵赴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抗倭的第一次大捷。她亲自冲锋陷阵,令人钦佩。当时,她的事迹在东南沿海广为传颂,出现了“花家瓦,能杀倭”的俗语。又如西林壮族岑氏家族的“一门三总督”,即赫赫有名的岑毓英、岑毓宝和岑春煊。他们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有不少贡献。尤其是在中法战争中,岑毓英身先士卒抗击法军,功不可没,为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做出了贡献。其子岑春煊嫉恶如仇,号称“官屠”,对不尽职尽责的官员一律革职。这对我们的廉政建设多有借鉴与启发。可见,早在明清时期,以瓦氏夫人、岑家三总督为代表的壮族先民就已具有高度明确的中华民族之家国观念,曾为中国的领土完整、百姓安居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精神与中国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多民族共建美好家园是一脉相承的,值得提倡与赞颂。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期。根据壮族乡村各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下国家建设中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的先进理念,提取壮族人民在历史上浓缩的思想精华,展示壮族人民朝向未来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可以达到重塑壮族乡村人民精神寄托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广大乡村的文明建设就可能与壮族的传统文化实现有效结合,增强他们的国家观念,实现壮族乡村文脉活化,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与精神面貌。
(二)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产业结合发展
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与旅游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农村需求,实现经济价值。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兴旺,不能走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充分利用当地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属于自己本土的有效资源来发展相关产业,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农村居民的安居乐业。
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助于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观念的转变,旅游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国内旅游点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不同旅游点的导游说着相似的讲解词,卖着千篇一律的旅游产品,这使游客失去了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提升壮族乡村的旅游品质,开发更体现壮族文化精髓、更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内容。在全域旅游的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发挥更大的效能,与旅游业及其他社会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打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力。以布洛陀为例,除了一年一度的布洛陀文化旅游节,还可以广开思路,通过区域协同、多行业合作的模式,突破时间节点与旅游目的地的限制,使游客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倾听歌手演唱布洛陀古歌,或者按图索骥综合考察某一区域内所有与布洛陀相关的文化遗址,以获得对布洛陀文化的整体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游客获得了独特的旅游体验,壮乡人民也通过有偿服务在家门口获得了经济收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实现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再以红水河中上游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蚂 节为例。如前所述,蚂 节可以从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得到新的解读。与此同时,正确引导旅游业的发展,也将鼓励当地壮族民众保护和继承蚂 节传统的积极性。笔者曾经参与广西天峨县ND村的蚂 节的活动。活动由当地蚂 节协会、布麽共同牵头,其过程包括找蚂 、祭蚂 、唱蚂 、葬蚂 等。这一過程,一般历时十余天。在这些仪式之外,村子里还专门安排了有关蚂 节的传统表演,包括蚂 舞、皮鼓舞、捞虾捕鱼舞、插秧舞等。蚂 节作为当地的传统节日,民众参与度较高。笔者曾看到村民们有条不紊地分工合作,从事蚂 节的各种准备工作,包括传统民族服饰与表演道具的制作,蚂 亭的建造等。能够演唱蚂 节相关歌谣的村民不多,以中青年妇女为主。如今,随着地方政府对蚂 节的重视,路修好了,广场建好了,各种配套设施也逐步到位,但如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场出发,引导好蚂 节的传承与开发却成为一个难题。当地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把握其中的时代因素、市场因素,通过推进当地村民进行民宿经营、有偿服务、相关产品销售等方式,真正实现蚂 节可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延长,让当地壮族人民确实受益,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提升,村庄居住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将增强广大乡村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使他们更加爱护本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财富。在旅游产业如今的“旅游+”模式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发挥更大效用,活化乡村文脉,促进乡村振兴。
(三)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发展
通过培育文化产业扎根乡村,推动文化创意与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有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增添生命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产业囊括广泛,包括影音、动漫、表演、工艺与设计、服饰、雕塑设计等。在当代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进行文化创意的加工、升华,将刺激新的艺术产品出现,由此为年轻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一条新渠道。这也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比如,河南的文创品牌“豫游纪”立足河南传统文化,采用中原传统的版画线条等设计了钟馗、中国瑞兽、十二生肖等够“潮”、够现代的新形象。该文创品牌生产了一系列福运礼品、旅游纪念品及家居软饰品,包括福运棉麻抱枕、纹样珐琅彩饰品、瑞兽颈枕、福运水晶挂画等,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相比之下,由于壮族地区缺乏雄厚经济实力支持、动能不足等原因,文创产业发展较为滞后,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单薄,种类不够多,获得大众认可的产品较少。目前,较为成功的壮族文创案例包括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部分采用壮族文化元素)、广西博物馆持续推出的各类壮族文创产品等。
壮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之中,充分理解与运用相关元素,尤其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才可能有好的创意成果。以布洛陀为例,从布洛陀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包括各种食品、动画片等,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有关布洛陀文化产业的发展可开发的潜力巨大,但要结合布洛陀文化的特征,提炼出让人们喜闻乐见、能引起共鸣、产生认同和喜爱的文创产品。又如声名远播的壮族织锦技艺,早在宋代,壮锦就作为四大名锦之一成为进贡中央朝廷的贵重之物。今日,掌握这项传承数千年技艺的壮族人却越来越少。壮锦使用的范围急速缩小,仅仅在作为地方特色礼品之用等方面有所贡献。壮锦技艺的传承,创意是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壮锦的图案需要与时俱进,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生发出更时尚、潮流、新奇的设计,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审美需求。壮锦的应用面也需要扩展,不能局限于围巾、被面、桌布、包等具体产品形式,而需要结合当下民众的多元需求进行创新。壮锦的材质也可与新材料、新技术手段相结合,以便找到突破口,给消费者更舒适、良好的使用体验。壮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应回归广大壮族乡村,根据地方的特色完成文创产品的设计,使当地壮族人民真正参与到相关文创产品的制作、加工与销售中来 [4]。人们不但可以从中获得经济收益,而且能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总体来看,壮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只有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这个稻作农耕民族的非遗内容与时代相结合、与多产业融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文脉的活化,激发广大壮族乡村人民建设家乡、美化家乡的热情,推动乡村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1只有积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人民有希望、国家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文脉的活化至关重要。以布洛陀、蚂 节、壮锦技艺等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通过对其内涵的再认识,实现其与旅游等产业的共同繁荣,促进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乡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协同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周波.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文坡实践[J].文化遗产,2019(4):26-34.
[2] 李平平.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9):49-50.
[3] 罗仁德,顾乐真.广西天峨县壮族埋蚂 节礼仪[J]. 河池学院学报,2005(1):102-107.
[4] 郭兴.乡村振兴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现代重构:以忻城壮锦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6):9-14.
[责任编辑:丁浩芮]
Cultural Rejuve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V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on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Zhuang Ethic Group
Li Siying
Abstract:With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ing a new era, implementing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effort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should focu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rejuvena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is will help to rejuvenate rural culture and promote rural construction from inside out so as to realiz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ing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Zhuang ethnic group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ways to rejuvenate rural culture of Zhuang ethnic group. The first i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historical connot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Zhuang ethnic group. The second is to integrat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Zhuang ethnic gro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The third is to integrat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Zhuang ethnic gro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Key words:rural vitalization; cultural rejuvenation; Zhuang ethnic group;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收稿日期] 2020-02-10
[基金項目]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建设”(17ZDA161)
[作者简介] 李斯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北京,100732)。
1 参见《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载中国政府网,2018年8月22日,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 5315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