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施立松
墨鱼饼,望文生义,会以为是墨鱼做的,其实,准确点的叫法,应该叫墨鱼卵饼,因为是以墨鱼的内脏(雄的精巢,雌的卵巢和缠卵腺)为原料做成的。
百度百科里介绍墨鱼饼的做法,只用了短短两行字:取墨鱼内囊,雄墨鱼选其精巢,雌墨鱼选其卵巢和缠卵腺,合在一起捏碎调匀成浓胶体,然后取适量在油锅里摊煎成饼状,以慢火双面翻煎即可。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要难许多。因墨鱼的内囊黏糊糊的,要把陷在其中的墨囊扯出来,力道、角度、手法都有讲究,一不小心扯破,就会污染一大片,往往整盆都变得黑乎乎的。雄墨鱼还好,精巢是白色的,像两粒椭圆形的子弹,轻轻一扯就剥脱下来;雌墨鱼的卵巢,淡绿色,晶莹剔透,一触即破,要完整取下来就要非常小心,还要非常熟练才行。其实,即便破了也没关系,就是卖相差点,并不影响口味,有时候,海岛人还会故意加点墨囊进去呢。
墨鱼是春汛的主捕鱼类,二三月旺发。渔谚“清明加三月节,墨鱼无处叠”,说的便是墨鱼旺发时盛况。海岛春天,下场春雪是常事,所以,天气还是很冷的。墨鱼旺发时,大人都忙着剖墨鱼晒螟蜅鲞,做墨鱼饼就是孩子的事了。墨鱼内囊取好后,要把它们捏碎成黏糊状,有时候手就被冻得针扎似的,疼得直掉泪。那时候,哥哥心疼我,就教我一个讨巧的办法,先抓十几根筷子来,使劲戳,戳得差不多都碎了,再伸手去捏,这样很快就可完成,手就不会太冻了。实践出真知。这是海岛孩子的智慧。
过去,油对渔家人来说是奢侈品。小时候,家里长年用一块肥肉,烧菜时,锅热后肥肉扔下去,把锅擦一擦,马上取出来,放回碗里,就算是过油了。所以,用油煎墨鱼饼,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常用方法是,拿一个蒸笼,矮矮的沿,十五的圆月大小,铺一张细纱布上去,再把捏成糊状的墨鱼卵舀进去,放到锅里蒸,蒸熟后取出来,冒着热气的墨鱼饼有点绿有点黄,香气四溢。嘴馋了,就从边角上扯一小块下来解解馋,往往是越解越馋,第一个蒸好的墨鱼饼,就被扯得跟野狗啃了似的。蒸好的墨鱼饼一个个放在大篾箩里晾着,要晒干,才好贮存。现在可以放在冰箱里,这样不会失了水分。我倒是喜欢晒干的,硬硬的,有嚼劲,越嚼越香,且越嚼口腔越像刚刷过牙似的清新。
墨鱼饼是渔家人的一味常用药。晒干的墨鱼饼装进陶罐或瓷瓮,再搁件旧棉衣保暖着,密封,久了,就成褐红色,有清热退火的功能。在海岛洞头,牙龈疼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之类的热症,只须用陈年墨鱼饼与白萝卜丝熬汤喝下,立可奏效。海岛人还会特意做一两张加了墨囊的墨鱼饼,黑得发亮,硬得跟石头似的,贮存起来,孩子感冒发烧,就取出黑墨鱼饼来,用刀剁下几片烧汤,给孩子喝下就舒服多了,比感冒冲剂还灵。
墨鱼饼做菜,挺简单,像我这样不擅厨艺的人,也能炒出花样来。墨鱼饼切片,加热,醺点酱油醋,就是顶好的下酒菜。如要热炒,与菜椒或白菜梗、黑木耳合作,白的绿的红的黑的,衬得微微泛黄的墨鱼饼春天般绚烂。墨鱼饼煲汤,更简单了,加点本岛产的花菜,就是地道的洞头渔家菜。我喜欢加点小猪排来煲,这样墨鱼饼更入味,营养价值也更高,排骨里的钙催化出墨鱼饼潜藏着的香,好像蜂蝶的双翅,把满园的春色都翩然舞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