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的“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改革初探

2020-04-29 14:18张桂颖刘晓微陈衍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案例能力课程

张桂颖,刘晓微,陈衍峰

1 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项目化教学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家,在欧洲的职业院校工科专业使用比较普遍,目的就是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1-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信息技术、数据库应用、房屋建筑、食品分析、商务英语等高校课程改革中,以便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改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就业质量低、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现象,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统计学专业作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实际的项目应用为主要原则.“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作用在于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多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数学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到实际项目中去.然而在“多元统计分析”目前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号召力不断下降,重理论轻实践,简单地通过板书演示、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只能短暂维持课堂注意力,但是学生的参与度总体不高,课程考试结束后学生对所学模型的实际留存度不高,以至于工作后的动手能力不强.只有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方式,才能将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紧密结合,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具备实践应用能力的统计人才.

2 课程项目化可行性

项目化教学法从理论上讲,比较适合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和课程[3-4].“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完全满足这一要求.以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元统计分析”来讲,整个教材设置第二章至第八章相互独立,每章后面的实际案例都与章节内容匹配[5].通过项目化教学法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对应的实际案例综合,在理论讲解的同时,同学们可以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而通过案例的结果演示又可以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项目化教学法可以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应该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驱动为突破点,数据处理和分析为主线,结合素质教育、思政教育,强化实践能力,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统计分析师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所学的“多元统计分析”知识在国家政治热点问题;金融机构、药厂、葡萄酒厂等企业;统计局、公安局等事业单位各领域都有重要的运用,为其职业规划提供借鉴,为其学习与工作的衔接奠定基础.课程内容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进行一般的社会经济问题处理方案的设计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与“多元统计分析”相关的一般问题能力,熟练地确定出适宜使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模型能力;具有正确解读案例报告的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行业企业实际,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教学理念上实现转变:以教材为重心转变为以培养目标为重心;以掌握理论知识为重点转变为以专业应用为重点;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为中心;以一张考试卷定成绩转变为多元化考评成绩.而项目化教学方法恰好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因而“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与项目化是高度契合的.

3 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的基本要求

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性.“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要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将理论教学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内容的特点是不同的多元模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适合于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基于项目中的问题情境任务等设计教学可以利用案例导入选用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的案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当代大学生渗透国家最新政策,进行思政教育,也可以利用企业需求案例导入新课,真正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地方经济,促进校企合作.

(1)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确立离不开学校的发展定位、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性质、地位及专业岗位对“多元统计分析”能力要求等因素.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确立项目化教学内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特点是从第二章到第八章的内容基本都是相互独立的,这些章节在介绍的过程中以模型基本理论为基础,以任务问题或应用实例为先导,以数据处理和分析为主线,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确保教学内容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课程内容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内容层次结构图

(2)构建项目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综合性设计课程,通过“项目”引入,完成项目认知、调研、规划、设计操作、提案、总结、信息反馈等流程,融合社会实践资源,模拟或真实地呈现项目流程,完成项目整体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是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发展为本,将知识的应用与职业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问题情境任务中将“多元统计分析”知识与企业需求联系起来,体现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任务应选取能够充分体现“多元统计分析”与实践结合的案例,例如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的案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当代大学生渗透国家最新政策,进行思政教育;或者企业需求案例,真正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地方经济,促进校企合作.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项目教学法是先期设定项目,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在介绍书本的经典案例过程中结合银行、保险公司、药厂、葡萄酒厂等企业的项目案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学习的过程中真实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知识内容模块化,各模块知识内容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结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任务问题或前沿案例讲原理、讲模型构建、讲数据分析.由任务或前沿案例入手引入相关概念、知识和原理,通过实验与技能训练加强相关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体现做中学、学中练的教学思路.任务问题或实例涵盖知识点,通过知识点展开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和应用实例相辅相成,理论知识由抽象变得直观,容易接受理解.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便于与社会行业需求接轨.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碰触到社会现状.

(3)多元化考评制度.“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张试卷定成绩,只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试卷无法体现出学生的能力.项目化教学法采用多元化考评方式降低闭卷考试的百分比,采用灵活方式考察学生在理论和操作多个环节的学习效果,包括笔试、课堂展示、论文、项目参与等多种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参与情况.考核的方式将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项目化教学的考核突出应用能力为本位的导向,教师考评学生内容包括任务实施积极性、知识点掌握程度、获取知识的渠道、完成任务的程度等方面.注重合作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注重能力评价和知识评价相结合.

4 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的设计

BOPPPS 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在技能实践方面的主动性,加强课堂的参与性,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6].BOPPPS系统把课程设置为六个部分: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及总结.以主成分分析这一章节内容为例,结合BOPPPS教学模型设计具体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

(1)布置项目任务,做好课前引入.BOPPPS教学首先开启导言内容,主要是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项目引进初期就对学习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本章可选用具有思政教育色彩的乡村振兴案例—农村居民幸福指数评价导入,填补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政策了解甚少的不足,也可以采用促进校企合作的案例——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导入,在课前就将与两个案例相关的资料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从资料中自己梳理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相关知识点,后面知识内容的介绍都紧紧围绕这两个案例展开,层层剥开模型在案例中应用的具体过程,为本章的项目任务的解决做好准备工作.

(2)明确教学目标,分析项目导向.根据学生心理时区价值曲线特征,在学生最兴奋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方面,只需向学生明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即可,知识目标即知道主成分分析的作用,会描述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能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而能力目标辨别出适宜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案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做好前测,落实项目前期调研.前测阶段,教师提前在学习通布置测试题,测验学生通过自己预习对于理论知识点以及项目工作理解的程度,以便于对课堂内容的进度进行调整.前测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项目任务完成的基本流程,注意项目完成过程中的难点,进而为项目的完成提供条件.具体问题设计及处理如表1所示.

表1 前测问题及处理方式

(4)课堂参与式学习,讨论项目进度.为了课堂形成良好的氛围,教师需要设计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本节课中通过学生前测会发现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是同学们一致认为的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难点,并提高其记忆留存度,设计两个小组讨论问题,如表2 所示.针对于项目进展,各小组汇报选题情况,数据预计收集情况,各小组互相提问考虑模型适宜性以及项目可行性.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其对项目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得以提升,促进项目顺利完成,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

表2 小组讨论问题及处理方式

(5)课堂后测,项目结项.主要知识内容学习完毕,为了考察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需要进行后测,具体设计问题及目的如表3所示.在整个章节课程学习完成之后,项目也要结项,检测课堂学习成果,组织学生对项目进行答辩,本小组学生进行陈述总结,其他小组学生当评委提问,检验学生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教学总结,反馈.学生针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针对于本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感受进行总结,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相互交流,总结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总结主成分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时需要注意的环节,学生要进行小组之间评价和组内互评.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和反馈,对本章节内容整体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以便改进教学.

表3 后测问题及目的

5 结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项目化教学能够充分地建立课堂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且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非常适合“多元统计分析”这类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强的课程.为顺应学校由师范类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本研究提倡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本研究认为“多元统计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需要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构建项目化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考评制度,并以主成分分析模型为例结合BOPPPS 教学模型设计“多元统计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的全过程.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如项目主题选取困难,不能太难,要在学生能力范围内;也不能太易,达不到锻炼学生能力目的;项目主题选取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考虑到通化市本地企业的实际需求,促进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是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部分组员浑水摸鱼,组长无法将项目任务合理分配,分配完的任务组员做得质量太差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不断改进.

猜你喜欢
案例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