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三维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4-29 14:18唐恩林霍玉洪刁其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维度实训金融

唐恩林,霍玉洪,刁其波

1 问题的提出

科技金融是指将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金融行业中,借助科技工具高效准确地处理金融问题,诸如金融量化交易、衍生金融工具设计、金融资产定价等问题,它既是科技体系创新的一部分,也是金融体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的核心部分不仅仅是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创新,同时也包括创新性的金融政策和制度的系统性安排.

在科技金融背景下,现代金融业出现的很多问题无法借助传统的金融工具来解决,且现代金融问题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向工程化、技术化和实证化的方向发展,需要融合更多的学科知识,包括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等[1],因此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在这种背景下,金融行业所需的人才应满足以下特征:①既要掌握扎实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计算机信息、交叉学科知识等,也要掌握一定的实务操作技能,如点钞打字、存贷款业务办理、证券投资技术、量化交易操作等;②具有创新意识,包括金融工具设计创新、金融服务形式的创新、金融投资技术和方法的创新等;③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处理技术,包括计算机操作和信息运用能力.然而,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对金融人才培养的定位偏离了行业需求的方向,没有注重对学生金融创新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科技金融创新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力争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金融人才[2].

2 科技金融视角下应用型高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

目前,国内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并没有按照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进行(见图1),大多是按照金融机构中服务型营销岗位和纯粹金融理论考试型学霸的要求进行培养.此外,国内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大多毕业后直接去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的工作大多为宏观管理类工作或者营销类工作,但是我国金融行业最稀缺的是微观金融人才,包括从事金融风险控制、金融创新产品开发设计、资产清算评估、掌握证券投资技术、熟练量化金融交易等人才.从金融发展阶段较高的西方国家来看,金融人才中大多是微观金融人才,宏观金融人才占据的比例较小,而随着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推进,必然会走向西方欧美国家的阶段,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讲授金融理论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操作技能等融为一体的综合素质,把他们打造成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金融学通才[3].

图1 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课程设置不科学,与市场需求脱节

(1)课程体系中微观金融课程较少,过于偏重宏观金融理论.当前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设置过于偏重宏观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等,对于涉及金融技术方向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较少,比如建模类课程、计算类课程、开发设计类课程、统计计量类课程等,此外一些在金融交易和投资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相关学科也较少开设,如行为金融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认知科学.所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全面,无法满足复合型金融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2)教学内容老化.大多数高校在金融工程教学内容安排上,墨守成规,没有及时更新,尤其在教学模块设置上,没有对应金融前沿的发展阶段,尤其在我国这些年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金融变量的属性已经发生更改,包括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纳入SDR 等,同时经济金融数据每年都在刷新,如果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教材选择几年不更正,就会出现误导的情况.

2.3 实践教学比重较小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应用型高校将实践教学重点纳入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也在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开设模式,各高校也积极地开展各种实训实习见习等活动,并与当地的各金融机构进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然而几年的实践教学探索并没有带来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均为校内理论课教师,他们自身并没有金融行业从业经历,所以对实践教学的难度和深度难以把握,甚至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很有限;二是实践环节的效果评价机制不健全,很多大四毕业生实习只是流于形式,在就业和考研双重压力下,很多毕业生不一定在对口的金融机构从事专业性的金融事务,可能随意选择一家普通小公司敷衍了事,没有相应的实际效果.三是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且缺少创新,比如每年的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几乎没有太多变革;实训场地和内容每年几乎不变,实训内容过于简单且脱离实际操作环境;金融领域的部分环节很难通过实训环节获得认识,比如投资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领域.

2.4 金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师资队伍严重欠缺,第一类是高学历金融学或金融工程博士,主要是因为金融类博士基本流向金融行业,导致从事教育的高层次人才较少,第二类是具有实践经验背景的教师,主要是跳出金融行业转向教育行业的人才极少,绝大多数是金融同行业间跳槽.因此,高校只能自己培养高学历金融人才,且鼓励他们亲自参与实践学习,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4].

3 金融工程专业“三维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三维结构系统工程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等人为解决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工程思想,霍尔的三维结构理论基于大量的工程实践,已经广泛运用到世界各国的管理工程问题中.其中的三维分别是指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一个立体的空间结构[5].如果将霍尔的三维结构工程理论应用到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即从时间、逻辑和知识三个维度来培养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每个维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又分成四个阶段,进而衍生出金融工程专业“三维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

图2 金融工程专业“三维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金融工程专业“三维四段”式人才培养的结构体系也是按照同样的三个维度进行组建,其中在时间维度上,分别按照引导期、参与期、提升期和完善期四个时间阶段对于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在知识维度上,也是倡导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先宽后精、先专业后综合的顺序进行学习,具体来说是从通识教育开始、到金融理论基础,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与技术能力、金融工程综合能力;在逻辑维度上,阐明在时间维度和知识维度上每个阶段达到的目标的逻辑原因,如在引导期学习通识课是为了激发兴趣,在参与期学习金融理论基础知识以便参与项目,在提升期学习金融技术方向课程知识是为了提升技术能力,在完善期进行金融工程知识的梳理和综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金融工程综合能力,以便能应对职场的职业能力需求.

4 科技金融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4.1 依据学科分类进行定位

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区别对待,不可一刀切.对于综合性大学里的金融工程专业,应更加注重金融基础理论的学习,因为综合性大学非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需要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理论知识,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侧重培养学生的产品开发、设计、营销和管理能力;对于管理科学分支下的金融工程专业来说,则更加重视金融发展的工程化视角,尤其是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要学会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方法,因此这里需要培养学生的金融产品开发、套期保值策略设计、风险管理技术运用等能力;对于数理学科分支下的金融工程专业,则更加重视从微观视角来进行学习研究,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值运算能力和实证模拟方法运用能力等.

4.2 根据金融行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定位

在我国,金融机构提供的业务差别不大,因此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金融人才之间的竞争,从图3中可以看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无论是基层业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还是高端决策人员,都需要掌握最基础的业务技能,因为绝大多数领导人员都需要基层的实务操作工作经历;作为金融机构管理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这就需要在金融人才培养中,不仅仅是教授职业技能和金融工程技术,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此外,作为管理人员和高端决策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金融管理技能,还要求具备分析和处理日常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重大发展战略构建的能力.

所以,从金融机构各层次工作人员的能力需求来看,科技金融背景下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定位应该是既要具备基础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金融管理能力和金融发展战略的构建能力;既要有扎实的数理金融基础,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综合素养.

图3 金融人才的多层分类及相应的能力构成

5 基于“三维四段”模式的金融创新人才培养具体措施

5.1 基于“三维四段”模式的课程体系设计

在知识维度上,倡导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先宽后精、先专业后综合的顺序进行学习,具体来说是从通识教育开始、到金融理论基础,再到金融技术运用能力,最后培养学生金融工程综合能力.

按照这样的知识学习顺序来构建课程体系,见图4,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在一年级时,对应时间维度上大学学习的引导期,侧重通识教育,课程安排上以通识课为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体育、心理健康、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金融工程专业学生二年级时,对应专业知识的参与期,侧重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课程安排上以金融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为主,包括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保险学等;金融工程专业学生三年级时,对应专业知识的提升期,侧重金融技术的学习和钻研,课程安排上以金融类专业技术课程为主,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如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银行学等;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四年级时,对应大学期间专业学习的完善期,侧重金融工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安排上包括两部分:一是剩余少量的专业方向实务类课程的学习,如期货交易实务、外汇交易实务、投资基金实务等课程,二是实践环节安排,包括课程设计、综合设计、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图4 金融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5.2 基于“三维四段”模式的实训体系设计

从逻辑维度来说,金融工程专业实训体系分别由层次从浅到深的不同阶段构成,分别是认识实训、操作实训、业务实训和综合实训构成.

认识实训是指通过对学科结构的模拟沙盘进行学习和认识,进而增加对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结构的认识;操作实训主要是对金融类业务和相关业务进行实际的具体操作,以期获得对这些业务具体办理的认识,包括银行存贷款业务办理、金融模拟交易业务、保险产品营销等;业务实训侧重加深学生对业务的理解,它综合了各类金融机构的细分业务,包括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实训、金融投资实训、金融营销实训等;最后的综合实训是指在实习基地和综合仿真实训室进行的综合实训,融合所有的金融学经济学理论知识和所有相关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技能(见图5).

图5 金融工程专业实训体系设计

5.3 基于“三维四段”模式的实习体系设计

同样遵循逻辑上从观摩中激发兴趣开始,到动手参与,再到最后的研究创新,实习分为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专题实习(见图6).

图6 金融工程专业实习分类

实习能够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到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通过亲自观察和动手操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金融类岗位所需的其他能力,包括营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能力.此外,在攻克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时,这些难题也可以作为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和毕业论文的研究选题,真正做到产学研的结合.对于高校来说,应该积极做好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与当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去这些实习基地实习;二是从企业聘请行业专家来到学校兼职讲学,重点讲解企业中的实例;三是对一些金融专题,高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将这些专题作为学生实践学习的题目,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

6 结论

科技金融背景下,随着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金融工程专业更加注重应用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办学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阐述应用型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霍尔三维结构理念,构建了时间维、知识维和逻辑维的“三维四段”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出了科技金融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以及基于“三维四段”模式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和实习体系设计,以培养金融工程专业应用技能型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维度实训金融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