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学生 支持学习 提升学力

2020-04-28 04:21杨华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力水平学科

杨华

当前,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课堂教学研究在继承中有新的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理解学生”是“为促进学习而教”的基础,要研究和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成长规律;研究和理解当代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的变化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的影响;从教学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科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性;研究课标、教材的要求,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求”是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础。不仅要考虑课程学习的需要,更要研究学生的实际需求,包括其学习的意愿、基础和能力等。

“支持学习”着力提升的是课堂上教师服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能力:适切的、具体的、可测的学习目标的制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能力水平发展的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适合学生学习的讲授学习、互动生成、自主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及课堂组织与管理的选择与组合;适时评价、方法点拨、积极期待与情感关怀等多种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合理选择传统教学技术与现代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学力”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学力的提升要关注全程性的课程目标,同时又需要在每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中累积。要探索“提升学力”的多样化策略,建议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 掌握学科本质。“提升学力”着力研究学科课程指向的能力发展要素,理解学科课程性质,把握学科课程的基本观念、核心概念、知识体系和学科蕴含的基本思想方法,通过知识的学习,传递学科本质的观念与思想方法,促进学生学力的提升。

2. 促进意义学习。互联网时代,今天的学生随处、隨时可以获得知识,课堂教学的更深层的意义何在?学生未来会面对大量的、现在可能无法想象的新行业和新知识,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适应新行业和新知识的能力吗?带着这些思考,课堂教学应提升学生意义学习的水平,提升其新旧知识间的联结、内化、迁移和转换的水平,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探索新发现的持久能力。

3. 探索绿色评价。学生的学力是否得到提升需要摸索和建立适当的评价方式。研究“学力变化”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过程中的“学力变化”:学业成绩获得的方式是否科学?不同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得多不多?学得难不难?学得累不累?”“学得如何和怎么学的?”等,即要考量学习结果背后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感受如何,学业成绩是否真正表现了持久学力的提升等。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学力水平学科
张水平作品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若干措施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35
浅谈构建促进学力发展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