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香菇品种的对比试验及DUS 测试

2020-04-28 05:58常广宁赵彩云常晓娇侯秀明
园艺与种苗 2020年2期
关键词:菌棒出菇菌丝

常广宁,赵彩云,常晓娇,侯秀明

(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辽宁大连116036)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香菇属担子菌纲(Basida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te)、香菇属(Lentinus),学名Lentinus edodes,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的食用真菌[1]。香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我国最早栽培香菇,至今已有800 多年历史。香菇也是我国著名的药用菌,历代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用均有著述[2]。此外,香菇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土特产,在国际市场上素负盛名[3]。我国香菇的栽培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和段木栽培,工厂化栽培比例较低[4-5]。

我国食药用菌物种资源丰富,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我国人工生产的食用菌已经实现传统生产和现代化种植方式并存[6-7]。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食用菌总产量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蔬菜、果品、油料[9]。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对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宁夏、青海、海南和台湾省区)的统计调查,2015 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为27 万t,产值为2 516.38 亿元,比2014 年增长了6.3%,比2014 年产值增长了11.44%。按分品种产量统计,前7 位的品种分别是:香菇(766.66 万t)、黑木耳(633.69 万t)、平菇(590.18 万t)、金针菇(261.35 万t)、双孢蘑菇(337.96 万t)、毛木耳(182.58 万t)和杏鲍菇(136.49 万t),产量都超过100 万t。排在前7 位的品种总产量占当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83.4%。自2012 年以来,香菇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菌种类,2016 年产量898 万t,同比2015 年增长17%,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5%[1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4 种供试菌株分别为:韩香1 号,菌株来源引自韩国京畿道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釜山1号,菌株来源引自韩国京畿道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L808,菌株来源引自江苏省江都天达食用菌研究所;香VED,菌株来源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育品种。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熟料袋栽方式,将4个香菇品种按常规方法制作菌棒,菌筒袋规格为17 cm×58 cm×0.06 cm。灭菌冷却后于12 月5 日接种,采用香菇接种钉菌种接种,每个处理接种50个菌棒,对照品种L808 为常规点孔式接种,接种200 个菌棒,接种后置于培养室黑暗条件下养菌。在养菌期间进行菌丝生长速度调查,并检查剔除漏眼或污染菌棒。12 月19 日划起始线,12 月29 日划菌丝生长终止线,并取2 次划线间生长距离,使用数显游标卡尺进行测距记录。每品种测量6 个菌棒,每个菌棒测量10 个观察值并取平均值。2 月5 日进行扎眼处理,给予散射光进入转色管理。4 月10 日进行检查,严格剔除漏眼、污染以及转色差的菌棒,进行上架子排场转入出菇管理阶段。期间每潮菇采收结束菌丝恢复后利用自动补水针进行菌棒补水、温差刺激进行转潮管理。随机取样进行子实体性状调查,取样调查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香菇》中相关规定。观察时期为香菇生育阶段为子实体发育阶段,子实体打开程度80%~90%(七到八分熟),每个品种随机选取65 个子实体采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观察值后取平均值。调查统计前三潮菇的产量,调查菌褶宽度、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以及各品种质量性状。

1.2.2 培养基。母种采用加富改良PDA 培养基,采用常规方法繁殖母种,配方为去皮马铃薯20%、葡萄糖2%、KH2PO41‰、MgSO4·7H2O 1‰、蛋白胨3‰、琼脂条2%、水适量;原种及栽培种均使用木屑培养基;采用接种钉和常规方法制种,配方为叶锯末78%+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出菇菌棒培养基采用木屑片为主料,配方为木屑片78%+ 麦麸18%+玉米面2%+蔗糖1%+石膏1%。

1.2.3 菌棒制作。按照出菇菌棒培养基的配方,先把浸泡好的木屑片同玉米面、麸皮、石膏粉搅拌均匀,按1∶1.3 加水,蔗糖随水一起加入,含水量控制在60%~65%,然后利用程控式全自动防爆筒装袋机装袋,装袋前在机器套筒上先套一层香菇保水膜。试验采用17 cm×58 cm×0.06 cm 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用电动扎口机进行扎口,机器装袋松紧适度且菌棒间差异可忽略不计,将菌棒在常压下灭菌36 h,取出后自然冷却备用。

1.2.4 接种养菌。4 个试验品种采用香菇接种钉菌种接种,每个菌棒接入5 个接种钉菌种,每个处理接种50 个菌棒,生产对照品种L808 为常规点孔式接种,接种200 个菌棒。全部接种工作完成后将菌棒置于培养室黑暗条件下养菌,室内温度在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自然,每日进行通风并随时检查剔除漏眼或污染菌棒。菌丝长满后进行扎眼透气以及转色管理等工作。

1.2.5 出菇管理。待菌棒完成转色后进行脱袋上架工作,脱袋时去掉外层香菇菌袋保留保水膜。该试验采取室内变温催蕾的方法,加大通风量,昼夜温差控制在10℃左右,菌棒经过2~3 d 的干湿处理后进入出菇阶段。出菇温度控制在15~22℃,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散射光照射500 lx。出菇后及时采收随机取样并调查记录相关试验数据,第一潮菇后养菌20 d 左右便可以进入第二潮菇的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长速度测量:于12 月19 日进行初次划线,标记为菌丝生长起始点,12 月29 日划菌丝生长终止线,量取2 次划线间10 d 内菌丝生长距离,每个品种测量6 个菌棒,每个菌棒测量10 个观察值并取平均值。从表1 可以看出,韩国新引进品种釜山1 号菌丝生长速度最慢,菌丝长满菌棒需要时间最长,香VED 菌丝生长最快,韩香1 号和L808 2 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与母种试管菌丝生长速度相同,母种培养阶段釜山1号表现为菌丝生长较弱,菌丝较稀疏,最晚长满试管。

2.2 子实体性状

进入出菇管理阶段后在第二潮菇时进行随机取样测量香菇子实体性状,取样子实体打开程度为80%~90%(七到八分熟),每个品种随机选取65 个子实体,采用数显游标卡尺调查菌褶宽度、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等主要经济性状的观察值后取平均值(表2),同时调查记录各品种子实体基本性状(表3)。

表1 菌丝生长速度统计 mm

2.3 产量分析比较

进入出菇管理阶段后,对转色完成的香菇菌棒再次进行严格筛查,剔除污染或转色差的菌棒,各品种实际参加产量对比的菌棒个数(表4),产量调查记录统计前三潮菇的主产量。

根据上述产量统计,L808 的单棒平均产量最高,香VED 产量最低。各试验品种前三潮出菇分别计算单棒平均产量,结果显示各品种均为第二潮出菇量最高。除对照外所有试验品种均采用接种钉菌种进行接种,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L808 同品种以常规点孔式接种生产作对照,其最终产量远低于接种钉菌种的接种栽培方式。试验L808 与釜山1 号2个品种的前三潮菇总产量较高,远高于其余2 个品种,可能是因为韩香1 号外来品种暂未适应本地气候所造成。

表3 香菇子实体基本性状调查

表4 产量对比统计

3 小结与讨论

香VED 菌丝生长速度最快,L808 和韩香1 号其次,釜山1 号菌丝生长速度最慢。通过DUS 测试香菇各品种间性状对比可以看出,虽然釜山1 号同L808 2 个品种母种菌丝生活力差异较大,但其子实体各性状指标均比较接近,分析该2 个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且同其余2 个品种遗传特异性明显。通过前三潮菇产量对比试验可以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L808 品种产量最高,其次为釜山1 号,且远高于另外2 个品种。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以接种钉菌种接种比传统点孔式接种显著提高栽培产量。

猜你喜欢
菌棒出菇菌丝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鸡菌菌丝体固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竹木屑主基质配比菌棒对香菇出菇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华北平原地区香菇菌棒越夏关键技术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探究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JBZ—S—4型菌棒注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