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佩佩
(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东院区,北京 277100)
临床肛肠科主要对各种消化道末端疾病进行治疗,例如便秘、肛瘘、痔疮等,肛门直肠肠段是疾病的主要发生位置。手术方式是临床对肛肠科疾病进行治疗的常用治疗手段,但是围手术期患者容易出现剧烈疼痛,缩肛、换药及排便等都会刺激手术切口,导致患者存在较低的护理依从性和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疾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为促进患者痛苦减轻,加速伤口愈合,需要积极探究有效的疼痛护理方法[1-2]。遂本文主要探究在肛肠科病房中运用疼痛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
选取88例在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肛肠科病房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人。两组男女人数之比分别为23:21、26:18;两组年龄分别为(39.45±8.16)岁、(36.57±8.09)岁。影响组间比较的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可以予以比较。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并及时反映给医师,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镇痛药物治疗;在治疗肛肠疾病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将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详细讲解,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有效提高,使患者明白术后疼痛是正常反应,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与医护人员进行积极配合;将常规护理工作做好,对病室进行定时消毒和打扫,定时通风,使病室内空气保持清新状态,同时合理调节病室内的湿度和温度,从而将舒适的就医环境提供给患者。
除上述常规护理以外,还给予观察组患者疼痛护理管理,方法为:将疼痛护理管理小组成立,小组长需要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以便有效指导各项护理工作,同时将护理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制定。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使其将疼痛的评估方法熟练掌握,除此以外对患者实施非药物护理和药物护理等相关措施,主要内容有:①非药物止痛护理:利用相关方式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例如听音乐、看电视等,使其疼痛感有效降低;②药物止痛护理:按照不同患者不同的耐药性、体重及个体差异,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镇痛治疗,因患者存在不同的术中麻醉效果和疾病状况,手术结束后需要按照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时对镇痛药物的半衰期进行严格控制。患者经止痛药物治疗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止痛药物的起效时间进行充分了解,同时对止痛药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有效明确,其中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恶心、食欲不振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情况。其中疼痛评分通过VAS疼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定[3]。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表示方法为“[n(%)]”和“(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χ2”和“t”,用P<0.05表示结果有差异。
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对比()
表1 两组VAS评分对比()
对照组比观察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肛肠疾病存在较长的病程时间,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现阶段,临床比较多见的肛肠疾病有肛瘘、肛裂、痔疮,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炎症侵犯。临床多通过手术方法对肛肠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然而通过手术治疗会存在较大的手术创面,手术伤口具有较慢的愈合时间,术后排气、小便和换药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伤口产生刺激,内括约肌的收缩和痉挛也会刺激手术切口,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感,因此为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临床必须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4]。
在肛肠疾病护理中运用传统护理模式,会导致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不能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病情状况,因此会使护患矛盾加剧,无法使患者的临床需求得到充分满足[5]。在临床中,专家和患者都比较认可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的运用能够将常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有效弥补,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疼痛护理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疼痛护理管理小组成立,与患者实际病情状况有效结合,将疼痛护理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制定,以便促进肛肠科护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在护理期间还需要对多种疼痛护理模式充分运用,例如注意力转移法,以促进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使患者疾病预后状况得到改善[6-7]。
本文通过探究在肛肠科病房中运用疼痛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数据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3.64±1.62)分低于对照组(5.04±1.37)分(P<0.05),表明疼痛护理管理方法的运用能够降低VAS疼痛评分。同时,相比于对照组(79.5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73%)较高(P<0.05),表明患者更加乐于接受疼痛护理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在肛肠科病房中运用疼痛护理管理,除了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外,还可以促进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因此应当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该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