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明星
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针对当前武术教学内容体操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学练积极性不高等现状,提出实用性强的组合练习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巧用、活用、妙用、善用武术教学中不同形式和内涵的组合练习,来突破武术传统教学,提升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体能、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活小学武术教学新活力。
一、巧用组合练习,促进套路形成
武术组合动作一般是由几个单一武术基本动作结合而成。如组合动作弓步架打,就是由单一步型弓步和单一手型冲拳架打所组成;弹踢横打就是由单一动作弹踢和马步横打组合而成。通过多个动作的组合,能更好地促进武术套路的形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單一动作的组合,为套路形成奠定基础
单一动作组合,主要是单一步型与单一手型的组合。小学阶段武术基本步型包括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基本手型为拳、掌、勾。在以往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手型、步型、手法、步法等分块教学的方式,教学过程单一枯燥,而单一动作组合可大大丰富所学内容,为后续复杂动作的学习积累更多经验,更好促进套路的形成。这里的单一动作组合可分为非关联性动作组合和关联性动作组合。
1.非关联性动作组合。非关联性动作组合是手型步型的随意组合,如,马步+手型组合:马步推掌、马步冲拳、马步抓勾,这样的组合既练习了马步这一动作,此外配以手型丰富了练习内容。在此组合基础上还可进一步拓展,如马步冲拳可拓展出马步上冲拳、马步下冲拳、马步单冲拳、马步双冲拳,这样的组合体现了“教方法”的理念,在进一步巩固马步基础上拓展更多的手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体会武术动作的千变万化,为套路形成奠定基础。
2.关联性动作组合。关联性组合主要是为套路形成服务,动作组合取之于套路中的规定动作。关联性动作组合相对于单一动作组合更多体现了手法和步法的应用。如小学五年级武术教学内容为《少年拳》,完整动作为:预备势—直立抱拳—震脚架打—蹬踢架打—垫步弹踢—马步横打—弓步撩掌—虚步架打—跳步推掌—撩拳收抱。在关联性动作组合中,有意识地与套路中动作进行组合,如马步的组合,除了马步与冲拳、推掌等常规动作组合外,重点进行马步+横打的动作教学,巩固提高马步动作的同时,注重横打这一手法的学练。
关联性动作组合突出了手法步法的应用,动作呈现“动态”的过程,在规定动作组合的基础上,为了丰富教学和武术内涵,要更多练习不同手法步法,如,手法包括冲拳、推掌、架掌、亮掌、劈掌、穿掌、顶肘、格挡等。步法包括击步、插步、垫步、弧形步、大跃步前穿等。在教授马步横打这一《少年拳》中规定动作时,注重引导更多手法搭配,如,马步架掌、马步劈掌等;更多步法搭配,如,击步横打、插步横打等。这样的搭配既为套路形成做了铺垫,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多个动作的组合,为套路形成提供保障
多个动作组合是2个及以上的组合动作,相较单一动作组合,更注重动作与动作间的衔接。思考衔接什么动作,怎么样进行衔接,培养了学生创编套路的能力,为套路形成提供了保障。
1.同类动作组合。同类动作组合是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间的组合,以身体在同一平面空间动作为主,组合过程考虑动作间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如水平二以“马步”为主的简单组合动作中,可以采用马步冲拳+弓步冲拳、马步冲拳+弓步推掌、马步推掌+仆步亮掌、马步抓勾+虚步亮掌,通过步型+步型配以不同手型步法的方式进行组合,学生熟练应用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
2.多类动作组合。多类动作组合是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跳跃、腿法、提膝平衡等的组合,身体在不同平面空间完成动作,组合过程考虑动作间的流畅性和美观度。以水平三《少年拳》为例,完整动作为预备势—直立抱拳—震脚架打—蹬踢架打—垫步弹踢—马步横打—弓步撩掌—虚步架打—跳步推掌—撩拳收抱,以多样性的动作类型组合通过2个到多个动作,如马步横打+弓步撩掌,最终呈现出若干动作组合的简单套路。
二、活用组合练习,促进体能发展
以往的武术教学,常常存在运动量不够的情况。体能是学习技能的基础,要使体能在武术教学中得到优先发展,就需要改变教学策略,活用组合练习,将技术学习置于组合练习中反复学练。
(一)变化组合形式,发展体能
1.改变动作数量的组合。改变动作数量的组合是单一动作+动态形式多次重复此动作的组合。逐步达到动作有力度、有节奏。如在冲拳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冲拳+20次快速有力冲拳击打垫子”,从而提高冲拳速度、力量。又如在马步的教学中,可以采用“马步+30次马步开合跳”,提高马步规范性和稳定性,发展下肢力量。通过这样的教学,实现了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用力,提高灵敏、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并培养学习兴趣。
2.改变动作时间的组合。改变动作时间的组合是单一动作持续一定时间或一定时间内完成多少数量的组合形式。如,在马步、弓步冲拳教学中采用“30秒马步冲拳击打+30秒弓步冲拳击打”,通过比一比次数比一比力度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武术的速度和力量,发展下肢力量和上下肢协调;又如,在弓步、马步推掌的教学中,采用“20秒内完成8次以上弓步冲拳+马步推掌”,以此提高动作熟练度,发展上下肢力量和协调用力。通过这样的教学,丰富了练习形式,发展了体能,为培养意志品质提供载体。
3.改变距离、形式的动作组合。改变距离动作组合是指将原地单一动作进行行进间练习,如,在基本步型教学中,采用“10m行进间左右弓步+冲拳”的组合形式、“20m弓步+马步+仆步三种步型变换”,从而提高动作熟练度,发展下肢力量。改变形式的动作组合指将单一动作借助器材或加入对抗等的组合练习,如,采用“弓、马步负重+拳掌勾练习”“2~4人一组行进间对抗练习,推手等”,从而巩固提升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力量、灵敏性。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教学趣味化、练习多样化、动作技击化,发展相关体能与意志品质。
(二)变化组合内容,发展体能
在《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倡“教学内容三个一”的教学策略,即一节课的教学环节由一个动作一个组合和一个游戏或比赛组成,其中一个组合的提出既是为进一步提高单一动作服务又是为了体能发展服务。武术在传统教学中,运动量的不足是一个教学痛点,通过组合来突破不失為一个解决途径。
如,在弓步、马步、仆步教学中,采用连续5次收腹跳+马步推掌,滚过小垫推掌3次并衔接仆步穿掌,马步连续跳过两块小垫子推掌并衔接弓步冲拳,弓箭步10m接弓步推掌、冲拳8~10次,立卧撑跳/俯卧撑等接马步推掌+弓步冲拳等,进一步巩固动作质量的同时,发展学生速度、力量身体素质。再如,采用“提膝平衡+马步架打、轮臂砸拳+燕式平衡”组合,提高平衡稳定性,发展柔韧和协调;单个动作的快速多次练习,各种快速踢腿、摆腿练习,快速踢腿+仆步亮掌组合,发展柔韧和速度。
这个过程实现了进一步提升动作质量、发展体能,教会学生利用武术动作进行合理锻炼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锻炼”。
三、妙用组合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在武术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使武术组合练习充满游戏性、对抗性、合作性,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一)游戏化组合,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练一练”的游戏组合,如,提膝平衡+金鸡独立,看谁站得稳、站得久;攻防躲闪、“照镜子”动作你做我学等,丰富练习形式,提高动作运用能力,发展体能。
(二)对抗性组合,增添乐趣
对于没有任何武术基础的小学生来说,武术的对抗性组合动作简单易学、富于激情、健身实用价值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武术对抗与攻防的魅力,激发学习武术的兴趣。
1.徒手攻防组合。徒手攻防组合是无器械的攻防组合,包括对练、擒拿组合等,以两人的攻防对抗、教学比赛为主,多采用有进攻的拳法、腿法、掌指法、膝法、肘法,防守有格挡、拍按、阻截,还有各种躲闪等进行组合,如攻防组合“上步弹腿—侧身格挡—上步冲拳—架打躲闪”,通过不同进攻、防守动作进行合理组合对练,从而提高动作运用能力。
2.器械类攻防组合。器械类攻防组合指利用武术器械进行的攻防组合,包括短棍搏击组合、长棍搏击组合等。器械根据不同年级学情进行改良和替代,如低段学生用塑料、海绵等软性材料制作的器械。武术器械攻防组合如“上步弓步劈棍—退步弓步架棍—插步侧打—提膝格挡”,并将此创编成为简单易学的武术攻防组合小套路,实现了武术技击特性,激发学生兴趣,为最终武术套路的形成做好铺垫。
(三)合作性组合,提升兴趣
合作性组合主要指通过不同人数的学生自主分组进行武术组合动作的学练,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价值观念、团结协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