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学为其他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种必要的工具,同时数学教育过程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可以训练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学教育需要在学生认知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数学思维方法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数学的抽象能力;以经典数学抽象故事为教学案例,便于学生喜欢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 心理品质 培养 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26-02
为学生提供应用数学的机会,学生通过参考实践,乃至数学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获得数学喜悦感和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學模式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教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类型及解决方法具有明显的策略性。它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和质量,通过长期训练,使学生能迅速把握数学问题中的条件关系,充分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对概念的把握能力,计算准确性的能力,数学证明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即探究和构造使用数学模型的能力;归纳,联想能力;转化与类比;比较与类比;尝试解决有关问题,并寻找规律,结果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以上方法逐步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灵活性、深刻性等优秀品质。
1.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解决
数学问题解决的途径,是通过对信息再加工处理,重新组织已知的数学概念、定理、证明方法、计算过程,充分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属性,从而探究出一个可行且易于操作的方法。“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非常规数学问题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数学的应用问题,这既有学生方面的也有教师方面的问题。
2.学生心态问题
问题情境状态下,要对学生本人构成问题,即可接受性。指学生可以接受这个问题且表现出求知欲。障碍性,即学生接受这个问题困难性,表现出对问题解决的态度消极认知困难,导致习惯模式的失败。探索性,该问题能激起求知欲,且能愉快解答,心态积极主动,心情愉悦,能在问题中获得喜悦感和成功感。
3.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与“课本习题”或“练习”,是有区别的,“课本习题”或“练习”只是常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不需要学生较多的思考,教师往往给了学生规范且公式性的解答方法。只要学生接受这个方法学会运用即可。但即使学生能独立解决此类问题,他们并没有学会深度思考,提升数学能力。而真正的数学问题适用于数学原始时发现和学习如何思考,因此“课本习题”或“练习”即使学生会做,并不意味着问题解决了。这只是“填鸭式”的教学,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当今中国教育中切实存在且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
二、突出教师作用
1.教师是数学问题情境的创造者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解决问题的良好环境,了解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如如何设置一个有效且有趣的问题,既能提升兴趣又简单高效。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学生解决问题的具备的技能,如计算能力、推理证明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依据学生的经验背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制订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2.教师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合作者与指导者
教师应成为学生问题解决中的平等参与者,在学生碰到数学问题时,给他们提供知识、情感支持,以辅助方式,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启发示范旨在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而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思考、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发挥“学生共同体”在学生问题解决活动中的作用。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当学生独立解决数学的能力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鼓励,给予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当学生暂时停滞不前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引导,最终让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当有的学生出现较普遍错误学习观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让学生开展探讨,在互相比较中发现自己心理方面的不足,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解决。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观中的心理品质的优势和不足,全面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3.教师是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监督者与调控者
教师要对问题作出全面规划,包括如何分配教学资源,如何调节和控制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要事先对学生解决问题作出预估,在学生解决问题会碰到那些问题,学生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教师应该提供哪些类型的帮助和鼓励,小组如何合作分工,留心教学活动的进展情况及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在发现学生讨论的问题脱离正确方向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到正确轨道上来,此时教师应提出问题:“怎么样,碰到什么问题了?”学生能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即是一次心理品质的升华,以数学学科的问题作为触发点,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因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课堂气氛的和谐度。无论从公开课,还是从随机听课来看,学生都能在一种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探究,能积极思考,与人交流,学习的热情也比以前提高。并且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了自信,就算失败了,也不气馁。因此,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容易实现了。
三、家校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阶段学生处在价值系统建立过程,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长和教师产生的影响,外在的环境因素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应与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充分运用影响学生的外界因素,共同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学校可以阻止家长,定期开设家庭积极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转变家长固有的传统教育观念,创设良好的家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同时,增加家长间的交流,让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做得好的家长分享经验,以具体事例增强说服力和理解力,促进家长间的良好沟通。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利用互联网或者微信等即时沟通方式,教师可以每周将学生在学校中的点滴进步和对学生的鼓励性要求发给家长;家长再将学生在家里的进步和良好表现反馈给教师。在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下,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与体验中获得积极健康的心理成长。
参考文献:
[1]单志艳.小学低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15.
[2]韦运生.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校园心理,2015(10):1.
[3]尚影.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杨国栋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数学学科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瞿雪,吉化第二小学校,小教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数学积极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