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评析

2020-04-27 06:48陈瑞飞吴俊平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技工监控院校

陈瑞飞,吴俊平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浙江义乌 322000)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十年行动纲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构建闭环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持续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计划是否落实、课堂教学执行是否有效、整改措施是否到位等数据的主要来源。然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相关技工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有效性的研究极度匮乏。从中国“知网”查阅可以发现,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属于空白,下面对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技工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必要性

IBM的前CEO郭士纳说过的“下属只会做你要检查的工作,不会去做你希望的工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检查工作尤其是检查内容设定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如图1),它是由特定的教育工作者或部门,按照既定的标准,针对教学实施过程展开的系统性视察与过程性的评价,有发现并推广高效率教学方法、监督并纠正低效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是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师生课堂表现情况、整改落实情况、年终(学年终)绩效考核等数据的主要来源。

图1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在教学 检查工作中的工作量对比图

技工教育的特殊性也要求各技工院校必须积极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一方面,技工类院校立足市场办学,按照市场需求不断地增减专业,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普通中学、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有着本质的差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3年修订下发的《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中,全国技工院校共有15个大类、227个专业,与2009年130个专业相比新增97个专业,平均每年新增专业6.93个。2018年3月又下发了《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8年修订)》,专业增加至280个,相比2013年又新增专业53个,平均每年新增专业10.6个。专业的调整全面地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但也对新增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技工院校的生源主要由中考(极少部分高考)失利的学生组成,整体生源质量较差。以某市2019年中考生源为例,普高录取率为42.9%,民办高中、外县市高中、直升班、高职考班、普职融通班等再分一杯羹,剩余的不足30%的生源迫使技工类教育降低或放弃了入学门槛。这些生源往往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不佳、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与纪律观念及自我约束能力差等问题。

因此,为了保障技工教育的教学质量,减少因专业调整、生源素质等问题对培养质量的冲击,让不适合知识教育的学生学好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全过程地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功能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功能是指工作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被检查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该功能可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成长两个方面进行细分。

(一)监控整体教学质量

1.监督与诊断功能。监督功能表现在检查对象与检查规范相对比,以确定其是否达到基本标准。诊断功能是指对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判断与评价。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实施过程管理,根据既定标准做出效果评定,既要肯定优师、优课,并进行全校性推广,也要指出哪些教师、课堂、教学环节存在问题,并分析主客观原因,帮助他们进步。

2.控制与引导功能。控制功能主要表现为对检查对象的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调整的作用与能力。引导功能表现为引导检查对象朝着预期目标、规范不断靠近。这两项功能都是由既定标准的指向性决定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在监督和诊断下已经厘清成效与不足,控制和引导功能就是“对症下药”,为不足提供整改途径和调整措施,以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1.评定与评价功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工作本身具有对检查对象的区分等级、鉴定优劣、排列名次等评定功能;同时也对检查对象的合格与否、成长与否、发展潜力、意识形态、教态师风等形成评价,具有评价功能。评定与评价功能,可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必要数据,发挥积极作用,也会使任课教师产生心理负担,出现消极影响。只有通过过程性的评价、综合性的评定,才能有利于教师了解自己与目标、标准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

2.激励与警示功能。恰当的、适时的评定与评价能给人以心理上的存在感、认同感、满足感,能够维持或激发被检查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先进者”来说,评价与评定是对自己的肯定或表扬,会对有效的教学经验起激励与强化作用;对于“落后者”则是一种督促和鞭策,明确差距,起警示作用。

三、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开展策略

常规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容易出现以下几类问题:其一,“巡而不查”,单纯地穿梭于各教室、实训室外,为避免和任课教师起冲突做老好人,故意检查不到、反映不出教学问题;其二,“查而不导”,单纯检查和考核,“秉公执法”,与任课教师形成对立面;其三,“弱巡弱导”,检查部门(检查人员)很少开展检查,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抱有“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推脱监控责任。这三类工作方式都难以体现监控工作本身的功能。

为改变这种现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再造工作流程,要认识到,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并不是一项单纯性的工作,而是质量监控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为提高效果,必须摒弃一些粗放型的检查模式,转变工作理念,再造工作流程,形成监控闭环系统。

(一)转变工作理念

技工院校的教学工作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监控工作的开展必须围绕这些特点,始终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为工作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工作中心,结合校情、学情与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

1.运用监控功能,深入内涵检查。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中,往往把检查的重点放在课堂纪律上,用课堂中学生是否吵闹,有没有看课外读物、玩手机、睡觉等现象来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这种监控弊多利少,有益之处是督促任课教师不要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弊端是引导功能难以体现,可控性较差。青年任课教师往往因“激情四溢”的教学而忽视少部分学生的课堂纪律,如果简单地进行通报、考核,就会打击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更有甚者形成逆反心理,粉末倒置为“在管理好课堂纪律的基础下开展教学”,只做表面功夫,从而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不但要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在检查过程中掌握各任科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课堂效果和主观意识,全面运用监控的基本功能,及时发现、沟通、指导教学问题,全面归纳、研究、推广有效教学方法,逐步使教学工作精细化、科学化。

2.转变检查目的,服务队伍建设。检查目的决定着检查后数据的运用。常规的监控数据主要是应用于月度考核、年度(学年)考核,虽与收入挂钩,但属于事后考核,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服务教师,为教学提升创造一个探讨、学习、研究的平台,培养“知识渊博、教法科学、锐意进取”的教师队伍应作为监控的主要目的,调整或充实评价与评定的功用,使监控数据更多服务教师的专业发展。

3.明确监控职责,完善监控网络。各技工院校的监控实施者基本上由教务处(科)、学工处(科)、督导室负责,但随着技工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业细分、科学管理等因素的出现,监控工作逐渐由校内的某一个部门的职责分权,细化到分院、系部、教研组,形成监控网络。这种转变是发展的趋势,也是实际的需要。

(二)再造工作流程

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有效性,在转变检查工作的理念后,还需做好顶层设计,规范工作流程。

1.设计监控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开展监控工作的根本保障。检查制度除了要有必要的限制型条款外,在设计时还需把握以下几点:其一,明确制度的设计初衷。要以提高课堂效果、教师队伍成长、实现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过程为抓手,不断强化趋向目标的行为,弱化背离目标的行为,最终形成全员深化提高的基本要求。其二,要重视制度本身的导向作用。要为广大师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多用正向激励,少用反向激励;多肯定成绩,少指责批判;多发现优点,少聚焦缺点,多树立榜样(比如先进个人、优秀教育者、年度发展之星等,甚至某些具体的教学环节都可树立榜样)。其三,要发挥广大师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让其共同参与制度的修订,保证制度制订和实施的透明度,提高自我约束的意识。

形成制度后,还需与时俱进地调整检查内容和检查重点,逐渐形成引领式、精细化、过程化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制度文化。

2.培养监控人员。监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监控功能全面实施的关键。监控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其本身具有的政治水平、思想觉悟、职业素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能力,还应具备监控工作所必须的业务能力——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教育管理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数据处理能力、问题的分析与归纳能力、活动的组织与协调能力、现象与本质的洞悉能力、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等。

3.设置检查幅度。“管理幅度”理念(span of control)告诉我们管理者有效管理人与事的数量是有限的,因而必须对监控幅度进行必要设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属于现场检查,需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全部教学班、全部课程的现场检查,班级数的增加往往会使监控的工作量以几何倍数增加。受个人的工作精力的限制,必须提前确定合理的检查幅度,考虑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监控任务。

图2 监控幅度与监控人员安排

一般来说,影响检查幅度的主要因素有检查人员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任课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现代化科技手段、开设专业数、教室的区域分布情况、教师对检查人员的影响等。其中,前面五项同检查幅度成正比,后面三项同检查幅度成反比。除此之外,学生整体素质、班级人数、专业开设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检查的幅度。结合多年的一线监控经验,我认为以25个教学班为单位设置一位检查人员的幅度较为合适。图2系统地说明了技工院校规模与监控人员的安排情况。有效的检查幅度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具体数量,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检查人员的工作能力综合确定。

4.监控工作的开展。第一,检查工作要系统规划。监控工作要有规划和安排,要实行定期监控和不定期监控相结合、常规监控与专项监控相结合、日常监控与跟踪复查相结合、职能部门监控与系(部、组)自我监控相结合,教育监控和学习监控相结合。只有全面覆盖,才能获得课堂教学的科学数据,发现教学环节中的“亮点”与“暗点”。监控工作不能为了查而查,搞形式主义,而应该沉下去、走进去、想进去、引出来。监控工作与引导工作要互为前提,交替进行。引导工作不是限期整改,需给予一段时间的成长期,引导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又需通过再次检查来评定。构建多维检查系统,形成全面质量监控闭环。课堂教学监控工作本身就是计划、实施、检查、改进中的一环,为了做好这一环,还可以在这一环中细分四个阶段性工作闭环,形成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的多维、立体、螺旋式提高质量的管理系统(见图3)。

图3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闭环

第二,监控工作要注重方法。监控要注重功效,做到恰到好处:既要触及到人和事,又不伤害被检查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既要单独处置个别问题,又要专项整改共性问题;既要及时处置不良势头,又要看到成长历程。监控过程中发现的大部分问题是“个别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通过系部、学院的会议进行集体点评,浪费时间多,意义也不大,检查者及时引导处置即可。评价以肯定为主,多鼓励、少指责,提出改进建议。共性问题对教学目标影响较大,且不易引导,针对此类问题需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从整改中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在整改问题时要重视被检查者的主观能动性,要运用好检查数据。检查过程中会积累大量个人档案式的连贯数据,这些数据不但能反映阶段内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为缩短新教师培养时间提供参考,还能为检查者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将数据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看到当前成绩,又看到最初的水平;既看到个人主观努力的过程,又看到学校对被检查者个人成长所做的努力,这种中肯的评价符合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5.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不单纯是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学校其他部门应尽职责,应做到全员参与,求同存异,共同提高,形成合力。例如学生处(学工处)针对学生开展的思想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也能促进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领导经常性参与检查工作,常下系部、下课堂、下车间检查教学情况更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技工监控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从技工到英雄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技工与专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