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角下会计工匠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4-27 06:48徐淑华张莹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教工匠校企

徐淑华,张莹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与会计行业的日益融合,未来会计人才培养的方向必然是工匠型会计人才,即具备基本的财务处理能力、扎实的财务分析预测能力和必要的管理协调能力的会计人才。会计工匠人才的培养必然离不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如何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会计工匠人才培养机制,寻求学校、企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双向共赢,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企业进步、校企合作的着力点。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校企合作思想保障机制

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主要受制于企业短期经济利益及损耗等方面的原因,没有意识到自身发展与职业院校合作之间的相辅相成,因此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热情不足。事实上,如果企业能够着眼于自身的长远利益,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对其储备专业人才、提升员工素质、增强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促进影响,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人、财、物来建立和加强同高职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产教融合。因此,各高职院校可以由此着手,对企业进行积极引导,扩大宣传,努力提高企业高层对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认可,使其逐步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与高职院校的沟通交流。

此外,学校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合作。比如,为企业提供科研帮助,促进企业科研水平的提升,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以及借助院校雄厚的师资为量,帮助企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企业培养效率和培训质量等。互惠互助,才是共筑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石。

(二)构建校企合作组织保障机制

成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能够为校企合作提供较为便利的沟通和协调渠道,也能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有力保障。作为合作的实际管理载体,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企业四个层面构建校企合作组织。本文将从企业和学校两个层面进行介绍。

一是从企业层面来看,可以通过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制定校企合作管理条例及未来发展规划,统计管理赴往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指导和交流的企业员工信息,统计管理每年度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数量,汇总参加学校组织培训的员工名单,及加强与各合作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等工作,从而确保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政策和计划能有效执行。二是从学校层面来看,则可以通过成立校企合作办事处或校企合作办公室等合作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校企合作管理条例及校企合作未来发展规划,管理统计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信息,管理统计每年度学生实习或顶岗数量,及加强与各合作企业间的联系等工作,从而确保同企业的各项合作事宜得以顺利开展。

(三)构建校企合作制度保障机制

从法律的视角来看,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依托的是简单的关系型合约,要想合作关系一直稳定、持续地进行下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充分明确企业和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和相关保障;同时制定可行、规范的企校合作行为规定管理办法,使其合作建立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之上,即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规章、教师挂职锻炼规章等一系列制度。

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规范性制度建设,该制度的存在是为了规范行为服务的。在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制度保障机制的建设时,如何通过相关制度提升企业的参与度,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极其关键。在企业社会公共责任理论背景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应该的,是其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但是通过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规范性制度,则是为了更好保证企业和高职院校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以及监督其义务的履行情况,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开展。

(四)构建校企合作经费保障机制

校企深度合作是一项惠及更多人的事业,因此要求“利益反哺”亦是可行的。在保证国家和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前提下,企业要通过免费提供实习实训场地、改善奖助学金的设置等方式,减少高职院校在某些方面的支出,使其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其他方面,如科研等;高校亦可以通过“产养学”的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高校的产值,然后将收益作用于校企合作,刺激良性循环。此外,还可以面向社会募集资金,鼓励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来解决合作中的经费难题。

目前已有不少省市出台了有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促进条例和相关办法,从这些条例和办法来看,已经有很多地方设立了校企合作专项资金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难看出,通过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来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经费不足等问题,确实是一项非常有效的保障校企深度合作的举措;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使经费能够“尽其用”,真正发挥作用。

(五)构建校企合作利益保障机制

当前高职院校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热情一片高涨,而企业则出于校企合作进展中获得的效益低下的原由,参与度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切实有效地提高和保障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利益,推进人才培养合作的顺利进行,有力的举措就是以企业为中心,不断提高院校服务企业的质量,夯实院校内涵建设,完善院校硬件设施,从而为企业输入能快速适应市场、融入企业,具备较强实力以及不可替代性的专业人才。

首先,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其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用人需要。其次,统筹教育资源,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有品质的教育培训服务。再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不仅注重学院自身教师的培养,同时还要将眼光放到企业中,将具备较高素质的优秀员工发展为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其四,重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多样化的实习实训基地模式,促进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得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得到持续的益处。

(六)构建校企合作质量管控和评价机制

构建校企合作质量管控和评价机制是检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和深度合作的指南针。可以从教学过程、实训条件、培养成果、组织管理等方面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体系,甚至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质量监控和测评,从而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教育的质量。

作为校企合作的真正参与主体,高职院校和企业更应立足于自身发展,真切关注校企合作的质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合作的效果,促进彼此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从高职院校来说,在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时,要将教师教学能力、毕业生就业率、校企合作的特色性、校企合作的阶段性等融入评价体系,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从企业来说,在进行校企合作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的自我测评时,重点应该集中在员工素质的提升、科研实力的改善、科研转化率的提升等。

二、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会计工匠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与合作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和精准化培养模式,因材施教,筛选成绩优秀的学生开设“会计工匠班”,共同探索“工匠班”模式的会计杰出人才培养之路,合力打造与行业接轨、与企业接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会计工匠班”是基于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合作企业与我院合作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合作订立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建设项目实施团队,并在学生选拔、班级管理、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推荐就业等培养人才过程中,执行由企校双方全程协同合作、共同抉择的会计工匠人才培养机制。

(一)有效建立了校企合作组织保障机制

首先,成立校企合作沟通协调机构。由我院与合作企业就工匠班项目成立领导小组,二级学院院长、企方总经理担任组长,教学部门负责人、会计教研室主任、会计骨干教师、企业技术骨干、教务科干事任成员,负责协调“会计工匠班”组建与教学、培训、实习等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其次,层层把关,遴选精英。我院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学生的选拔,确保公开面向我院会计专业全部学生,保障选拔程序规范有序。学院相关负责人公开宣讲“工匠班”培养方案及政策等有关内容,并解答家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提出的各种咨询问题。尊重学生意愿,结合班级推荐,由项目领导小组通过考核学生的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尤其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价值观的深度考察,研究择优确定入选的学生名单,并进行公示。每届开设一个班,约40人左右,都是采取小班教学。同时,学院遴选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丰富经验和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优秀教师担任“会计工匠班”班主任,同企方指导教师共同对工匠班进行考证培训和实践指导。再次,精选师资。教师是教学的关键,要培养工匠人才,就需要能够教育、引导工匠人才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会计工匠班”教师队伍由学院和企业人员构成,优势互补。这些有丰富经验、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优秀教师由学校遴选,并按要求统一编入会计工匠班的班主任名册。

(二)有效建立了校企合作制度保障机制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要求,我院与合作企业进行多次交流,并通过联合调查企业和行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会计工匠班”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不断优化和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双轨+双证”的模式: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共同择优招生独立成班,按照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及企业用人标准,共同商量制定“会计工匠班”人才培养方案,并积极吸取和融入新时代元素与现代手段,既要接受本专业常规教育,又要接受技能实操训练和考证培训,最终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精英化教育模式。该培养模式下,学生能具备较快适应会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并达到两年以上会计工作经验,实现企业用工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与会计专业普通班的课程体系相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工匠班”的课程安排(见图1)更加突出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实践环节课时大大增加,且由校方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完成。

图1 “会计工匠班”课程体系

(三)有效建立了校企合作利益保障机制

一是评优保障方面。“会计工匠班”可以与其他班级在申报国家、省级或学校荣誉等方面享受同等权利,把学生考试、实操成绩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情况等作为综合考评的依据,同时也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主要考核指标。二是就业保障方面。优先举荐“会计工匠班”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生技能竞赛;免费为学生提供假期专业技能培训;统一推荐、安排优秀学生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与就业。在就学之初,由学校、合作企业、工匠班学生三方订立人才培养与就业协议,为学生提供就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了学习目标。此外,基于校内外资源的科学整合与持续优化,同企业共建“云会计师学院”,初步建成了VBSE云财务实训中心、数字化会计实训室和云财务代账中心,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下加强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知,使实践环节训练更加贴近企业的人才要求;借助合作企业的“云代理记账”平台所提供的仿真财务数据,进一步培养学生财务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提升专业综合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提升创新创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有效建立了校企合作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

与其他班级相比,“会计工匠班”执行更高的评价考核标准,要求学生既要达到学校的基本毕业条件,同时还要考取高水平的职业技能证书——将“1+X”制度落到实处,并严格考核工匠班的学生在专业技能、表达沟通、团队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校企合作沟通协调部门会定期进行评估,全面审查合同履行情况,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情况、实训基地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情况等;每年还会召开总结大会,对本年度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总结及表彰,并部署下年的行动计划。

三、我院校企合作会计工匠人才培养机制运行的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企业人才储备增加

新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2-2018年间,师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取得优异成绩。在江西省教育厅举办的会计技能竞赛中,我院会计专业学生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参加其它团体竞赛获奖颇丰,如参加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比赛获团体二等奖;“会计工匠班”通过“双轨”培养,参加第14届全国职业院校“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获三等奖,参加2018年江西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获二等奖,参加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江西省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会计工匠班”助理会计师证通过率达100%,其中有9位学生还拿到了其它证书,如证券从业资格证、教师资格证等;有34名考核优秀的学生被推荐到企业财务部门顶岗实习,获得企业的高度认可。根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我院2017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月收入达到4347元,超过校平均收入4124元的水平,较2016届毕业生上涨了28.7%;就业率高达96%,且就业满意度也远远高于校平均水平。从专业课程教学培养质量来看,毕业生对专业教学培养质量表示满意,认为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工作及未来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他们对专业核心知识的培养非常认可,满意度高达94%。可见培养水平在逐步提升,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效果也较好地符合了实际就业领域的需要。

(二)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学生实践机会增加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过程中,我院不断升级实训条件,仿真实践教学模式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创造实践机会,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依托我院自主成立的中小微企业财税服务中心,由合作企业牵头,师生共同挂职锻炼,为市区中小微企业和学校产教融合中心入驻企业提供工商、税务、财务全方位的管理咨询、工商代理、审计鉴证、代记账、税务代理服务;同时还接受政府委托,对10个重点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对德安县乡镇“小金库”进行专项治理检查,派遣学生到濂溪区国税局开展金税三期数据录入项目。2018年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慧文参观中小微企业财税服务中心,听取了财税服务中心的服务宗旨、运作模式及业绩汇报,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师资力量增强

2019年《国家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针对政策要求,我院开展的校企合作会计工匠班人才培养建设项目及设立的中小微企业财税服务中心,由合作企业牵头,师生共同挂职锻炼,有效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院“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以上,这些教师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挂职锻炼,从企业(事业)单位得到了行业的最新信息、案例,并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从理论与实践双层面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知识的内化,真正实现了多向共赢的实效。同时,还积极吸收企业内具备较高素质的优秀员工,将其发展为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扩充教师队伍,多措并举地打造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结语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会计工匠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及应用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首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的力度,不断开拓校企协同合作的空间,使会计工匠人才的培养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还需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探索校企双方在指导学生竞赛、建设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共建实验室等方面的合作,打造杰出人才教育服务品牌。另外,在管理会计工匠班的学生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更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为社会培养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适销对路、社会需要的可用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以及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契合程度。

猜你喜欢
产教工匠校企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工匠神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