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闽王祠建筑灰塑及彩绘的审美文化特征

2020-04-27 09:29秦文斌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彩绘祠堂装饰

秦文斌

(福建工程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

灰塑与彩绘艺术是福建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在建筑营造工艺中的具体体现。闽王祠的灰塑与彩绘艺术集中展示了福州传统祠堂装饰文化的典型特色,是闽东地区多元文化的艺术载体。本文在梳理归纳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饰域和题材的基础上,运用风格分析法、图像学方法等艺术研究方法论对其造型风格、表意方式做具体分析,挖掘其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对传统建筑灰塑与彩绘文化的了解、保护与传承,并为当代闽东灰塑与彩绘艺术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文化审美经验。

一、福建地区灰塑与彩绘艺术的由来

灰塑俗称“彩塑”或“灰批”,制作工艺包含画和批两类。画主要是用彩绘的方式描绘山水、人物、花鸟,灰批是用灰泥塑造各种装饰,主要有圆雕和浮雕两种。[1]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传统装饰工艺中的瑰宝,灰塑曾在中国江南、闽台、岭南、四川及安徽地区广泛流传,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中和四年刺史刘让厥父中丞忽夜梦一紫衣僧……表进上僖宗皇帝。勑以其焚之灰塑像。”[2]这应是我国史载最早出现的灰塑造像活动。现今我国最早的灰塑遗存可追溯至五代唐宋年间。约修建于公元959至961年间的苏州云岩寺塔,在内壁装饰上就遗存大量的灰塑纹样壁饰并施以彩绘[3]。明清时期,灰塑工艺在北方逐渐衰落,但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繁荣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古建装饰形式。适宜灰塑的高温气候、丰富的海贝类壳灰资源,以及远离庙堂的政治环境,为灰塑艺术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南沿海地区的灰塑面貌多以艳丽丰富的彩绘相辅造型,这种发展既得益于相对宽松的礼制约束,也得益于明清福建沿海经济的发展。同时,灰塑工艺防潮、驱虫、阻火等建筑妨害功能在这一时期的南方民居建筑构件中开始多有体现,在传统建筑装饰功能基础上又兼具实用功能。南宋大儒朱熹曾长期在闽为官,受其倡导,福建百姓宗族多兴建祠祀祖之风尚,外加闽地历代以来民间神祇信仰驳杂,各地多有塑像立祠奉祀。至明清时期,福建地区的祠堂文化达到鼎盛,以祠堂大厝为主要建筑载体的灰塑和彩绘装饰工艺也顺势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儒商并重”人文传统的影响下,明清时期福建灰塑和彩绘更趋恬淡雅致的文化特色,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岭南灰塑浓艳粗壮风格的、清新秀丽的区域性艺术面貌。

二、闽王祠建筑及灰塑和彩绘装饰基本概况

坐落于福建福州鼓楼区庆城路的闽王祠是以纪念五代“开闽王”王审之治闽功绩而建造的王府祠堂。闽王祠始建于后晋开运年间,称“忠懿王庙”。宋开宝年间宋太宗下诏重修,敕令“忠懿闽王祠”。后又经历代重修,现今建筑风格大致承袭明代万历朝形制。祠堂格局坐北朝南,由正门沿南北向轴线呈传统三进式院落结构,总占地面积约1 600 m2。祠堂门墙内第一进为碑院,院内建有御碑亭一座。穿过祀墙是第二进的祠庭、祠厅,祠庭两侧置有厢房。后院及拜剑阁为院落第三进。闽王祠院墙外观红墙青瓦,为燕尾脊牌楼式门墙与三面马鞍墙院墙围合结构;院内建筑屋面为传统歇山顶结合燕尾脊造型,与院墙头造型样式内外呼应,祠堂院落建筑风格福建地域文化符号特征鲜明。闽王祠内建筑壁面装饰多为传统灰塑和彩绘工艺。装饰区域突出表现在墙顶、墙楣、上水头、屋脊等传统建筑构件载体上,塑饰构件分布系统完整,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闽东祠堂灰塑和彩绘装饰的基本样式。其装饰题材包含人物故事、瑞兽花卉以及道家八宝等,内涵丰富、表意恰当,体现了闽东民俗文化中多元的艺术造型语言。装饰工艺塑绘并施、相得益彰,俊秀恬淡的整体格调充分体现了闽东灰塑和彩绘工艺的基本面貌。闽王祠的灰塑和彩绘艺术是福州地区民俗信仰和审美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具有典型的闽东祠堂文化特色。

三、闽王祠主要建筑构件中灰塑和彩绘装饰的应用和表意

中国传统装饰细部是构成地域性建筑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4]闽王祠中灰塑和彩绘装饰主要出现在祠堂墙顶、墙楣、屋脊以及封火山墙的山水头等建筑构件中,并针对不同区域构件的功能特点,选择人物故事、博古器物、瑞兽、花鸟等装饰题材为造型,集中体现福州地域性审美特色和民俗文化观念。

(一)祠堂门墙

闽王祠门墙灰塑与彩绘装饰主要集中在墙顶与墙楣造型上,题材丰富且工艺多样。

1.门墙墙顶

墙顶位于建筑物墙体上端。闽王祠牌楼式门墙墙顶由中央向两侧呈二层高低错落,中段为三川脊式庑殿顶结合燕尾脊造型,左右两段在侧门上方做凹嵌书卷形灰塑,两端头转角处立有墙垛。祠堂门墙墙顶灰塑和彩绘装饰主要分布在正脊脊身、翘角及下方墙面、书卷形灰塑以及端头墙垛上,设色多以石青、铅白为主色,局部见朱砂、雄黄。正脊脊身装饰由彩绘卷草缠枝莲花纹与灰塑浅浮雕祥云纹构成,寓意和谐。屋檐翘角作灰塑如意纹饰,与屋檐如意花头相得益彰,搭配左右檐下蝙蝠祥云、卷草缠枝莲花图案,形成双“福”临门、如意绵长的修辞语境。在墙顶中段三川脊式殿顶左右落差处的侧面墙体分别彩绘有仙鹤松树、花鹿翠竹图样,寓意六合(鹿鹤)同春、万物康泰。两侧书卷造型灰塑外壁绘有寓意美好的“芭蕉仕女图”和“福禄仙人图”,内壁为天女散花图样。左右端头墙垛分别绘有暗八仙,驱邪纳福。跺角有灰塑“押鱼”造型,取镇宅防火之寓意。闽王祠门墙整体轮廓造型呈现高低错落的节奏美感,牌楼式墙顶和燕尾脊造型具有典型的闽文化特征。墙顶装饰工艺以平面彩绘为主,边角处以塑雕彩绘收尾点睛,整体风格洗练精神。塑绘装饰题材丰富通俗,寓意内容结构完整,极具可读性。

2.门墙墙楣

墙楣位于建筑墙体上部、屋檐下方。在祠堂装饰中,祠堂的人文历史、文化特色多由墙楣装饰具体体现。墙楣装饰的题材往往是表现特定空间区域的主题思想,在装饰中起到点题的作用。闽王祠门墙的内、外墙壁皆有墙楣装饰带于墙头下方,见图1,装饰题材包括人物故事、暗八仙和博古器物等。墙楣上方为多层内弧纵深型灰塑装饰带,与墙头间形成渐进式墙楣框套装饰效果。整体墙楣区域装饰工艺以灰底彩绘为主,搭配灰塑框套和透雕灰塑过景隔断修饰。彩绘图像造型为单色铅白结合墨线勾勒,背景以石青色填充。灰塑纹饰精美,有雄黄、朱砂、烟灰、石青各色底色,结合铅白、墨线勾勒造型。总体格调淡雅清逸,局部细节着色精神。

门墙外壁墙楣按照装饰题材以灰塑过景做分区隔断,主要包括人物故事和博古器物。最高处的中段人物故事墙楣为外壁墙楣的核心,彩绘有 “白马将军”“尊戴长兄”“率军开闽”等闽王生平故事,着重体现王审知的忠懿美德和开闽功绩。左右两段墙楣位于左右偏门的门楣上方、书卷灰塑下方,分别绘有“琴”“棋”“书”“画”和博古器物类图样。右侧“崇德”门上方墙楣彩绘 “琴”“棋”,搭配莲花竹枝盆栽和茶具等博古器物,借喻高尚雅致的情操美德。左侧“报功”门上方墙楣彩绘“书”“画”,搭配装盛有如意、拂尘、孔雀翎的画筒,兰石盆载和酒具、香炉等书房博古器物,借喻雅室兰香、修文治世的人文理想。整堵墙楣绘画的表现围绕“忠懿”“崇德”“报功”三大门楣主题展开,达意抒情,突出体现了闽王祠忠君崇德的精神文化内核。此外,在左、中、右三段墙楣间有透雕灰塑拐子龙纹、回纹、水波纹等吉祥纹饰作为过景隔断,纹样繁富蜿蜒,寓意子孙富贵、福寿绵延。

门墙内壁墙楣与外壁形制相同,但在题材上有较明显的区别。顶部中段墙楣绘有鹤月松风图,取松鹤遐龄的语境,有福寿康宁之意。左右两段墙楣绘有长剑、花篮、渔鼓、长笛等八仙法器和诸多博古器物,寓意吉祥和仙法无边。由于祠堂内外场域性质的不同,门墙内壁墙楣装饰题材突出了民间神仙文化信仰,配合墙头书卷灰塑上的天女散花图,着重烘托祠堂内院天上人间的逸尘之境。相较于门墙外壁墙楣诠释的忠懿崇德的世俗文化理想,内壁墙楣的表现则更具有仙佛之气。这也是福州地区祠堂文化“儒”“道”融合的具体表现。

图1 门墙外壁墙顶、墙楣(局部)

(二)拜剑阁山水头

山水头位于建筑物封火山墙的端头,是封火山墙装饰的主要区域之一。山水头装饰一般多结合水属性吉祥图样造型,设色以冷色为主,喻意防火避灾。山水头的装饰题材因房屋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望族大厝一般塑有瑞兽、花卉果木造型,祈求吉祥昌盛、子孙繁茂;宗祠神祠则多出现吉祥花木、暗八仙等道释题材装饰,以福寿、辟邪为主题。闽王祠的山水头灰塑和彩绘集中体现在拜剑阁两侧的封火山墙上。山水头顶部为燕尾脊翘脚,檐角有如意云纹灰饰,意喻青云得禄,如图2。檐下为山水头装饰主体区域,由上至下为檐底壁面、半混装饰带、框堵和牌堵。檐头壁面正、侧面分别彩绘有莲花卷草纹和水仙绶带纹,意喻象天法地、带带仙寿,同时以水植图样突出山墙装饰防火避灾的表意。半混饰带灰塑有祥云浮雕,配合流云状框套,寓意直上青云。框堵立面呈内倾扇弧造型,彩绘八出粉米和拐子纹样,象征辉煌普照、富贵绵延。框堵下方牌堵塑饰主题由灰塑浮雕暗八仙、仙家人物构成,框套为透雕云龙纹与灰塑竹节装饰,表意辟邪、防火、吉祥、平安。闽王祠山水头彩绘设色除框堵为朱砂作底外,主体颜色都以石青、铅白为主,清澈宁静,暗合五行水属性。清丽的色彩结合道释图样的塑绘造型,突出体现了传统灰塑与彩绘“形”“意”交融的艺术创作观。

图2 山水头

(三)祠堂屋脊

闽王祠屋脊样式主要包括屋顶的正脊、垂脊和挡水脊。灰塑灰绘造型多出现在这些屋脊的脊身部分。

1.御碑亭屋脊

祠堂碑院内建有传统歇山顶样式的御碑亭。碑亭正脊为燕尾脊,垂脊为如意脊,在脊身区域做石青底色镶白花彩绘卷草缠枝牡丹纹饰,垂脊脊头绘卷草缠枝粉米花纹饰。牡丹意为高贵,粉米象征“太阳之花,赫赫煌煌”[5],释义为皇恩普照。御碑亭屋顶形制与屋脊装饰与亭内彪炳闽王治闽功绩的《德政碑》相得益彰,既是闽王宗懿仁德的集中体现,也是闽王尊贵地位的彰显。

2.挡水脊

挡水脊位于古建筑天井两侧撇舍房顶或回廊顶靠近正落的端头,被正落屋檐遮盖。其造型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矮墙,可以有效防止雨水由厅檐冲击撇舍屋顶而溅入厅堂前廊,本质上是女儿墙的一种。挡水脊多有灰塑和彩绘装饰,因位置处于檐底阴处,题材上规避瑞兽、神明,并且挡水脊有阻挡流水的用途,也更为忌讳做水属性动植物装饰。这种防水避灾的装饰表意与山水头装饰的防火表意异曲同工。闽王祠内的挡水脊主要出现在正殿祠庭和正殿后院的两侧廊道、撇舍上。脊身设色以朱砂为底,铅白彩绘卷草缠枝牡丹纹。脊头有灰塑如意、莲花、福寿文字作为装饰,雄黄、石绿彩绘作色,表意直白,喻意吉祥,如图3。因挡水脊构件功能为阻水,在彩绘设色上需要规避石青。

图3 挡水脊

(四)祀墙、廊道墙楣

1.祀墙墙楣

闽王祠祀墙位于祠堂碑院御碑亭后,是碑院与祠庭的隔墙。祀墙的墙楣彩绘有鼎、鬲、爵、豆等祭祀器物,墙楣两端为石榴花、涡卷、卷草、祥云和拐子纹组合型图案纹饰,喻意子孙万代、富贵吉祥。闽王祠祀墙墙楣彩绘题材鲜明,通俗易懂,有较强的功用性。

2.廊道墙楣

闽王祠廊道墙楣装饰突出体现在祠庭天井的回廊和两侧的撇舍上,末端与撇舍的挡水脊相连接,共同构成了环绕祠庭天井的“回”形彩绘装饰带。墙楣装饰以朱砂设底,铅白彩绘卷草缠枝牡丹纹连续图案,与挡水脊图案相衔接。装饰带在彩绘题材和设色上着重体现祠堂主人地位的尊贵,与正落祠厅内身着朱色龙袍的“王审知造像”相呼应,彰显祠堂中心区域的特殊地位。

四、闽王祠灰塑和彩绘装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

(一)艺术风格

闽王祠灰塑和彩绘类型大体包括灰塑圆雕、浅浮雕、透雕着色与平面勾绘着色,祠堂内主题装饰带多以平面彩绘工艺作叙事绘画和表意图案,灰塑工艺主要运用于檐角、过景、框堵等修饰点缀区域。门墙墙顶彩绘纹饰图案丰富,线条装饰硬朗,墙顶造型轮廓一波三折、方中见圆,舒展中不失节奏变化;檐角和垛角的 “如意”“押鱼”圆雕灰塑精巧灵动,细微处匠心独具。门墙墙楣彩绘勾绘朴素精致,过景透雕灰塑纹饰繁富艳丽。侧墙山水头飞檐翘角,纵向装饰带隔断层次丰富、宽窄各异且塑绘结合,这种由下至上的节奏变化使其通体结构更显高耸挺拔。墙楣、屋脊等横向装饰带,多有卷草、绶带纹题材勾绘出现,与燕尾翘角配合装饰,隽秀舒展、曼妙流畅。祠堂内平面彩绘设色多为石青或朱砂与铅白夹色勾绘,恬淡清雅,图案性较强。局部灰塑细节着色多彩艳丽,在整体色彩面貌中起到点缀提色的装饰作用。同时,祠堂内灰塑与彩绘的着色风格场域象征性明显,遵循五行原理,色彩面貌趋于玄妙、静谧、庄严。由上述主要饰域造型和设色特点可见,闽王祠灰塑和彩绘艺术造型流畅而不失精巧,设色素雅而兼具精神,其挺拔秀丽、隽逸流动的艺术风格充分展示了闽东沿海地区俊秀优雅的建筑特色,也侧面诠释了闽东沿海居民积极进取、开放融合的地域精神。

(二)文化特征

当地文化是艺术品孕育的土壤。[6]历经中国历史上四次大规模的中原人口南迁,福建本土文化与中原的道释文化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闽地多神信仰的文化传统。同时,自两宋以来福州地区儒文化的兴盛和发展,成就了福州地区儒道合一的祠堂文化。闽王祠灰塑彩绘装饰题材丰富,指代鲜明,体现了福州地区多元文化的兼容性。在闽王祠灰塑和彩绘艺术装饰题材上,既有体现本土闽王信仰的历史人物故事,又有道门仙家的八宝法器等装饰元素,还出现大量源于印度佛教忍冬纹[7]变体的卷草缠枝花样式和莲花图样。在彩绘设色上,运用传统“五方正色”,即红、白、黑、黄、青[8],指代五行、调和风水。闽王祠灰塑和彩绘艺术将儒家文化修身治世的忠懿观、道家文化五行相胜的和谐观和佛家文化生生不息的轮回观相互交融。这种文化兼容的祠堂装饰现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许,是精神世界的艺术体现,展示了闽文化丰富、自由的人文价值观。同时,清丽秀逸的彩绘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闽王祠装饰艺术独特的闽东海洋文化气息。

五、结语

闽王祠灰塑和彩绘装饰是福建地域文化特色与传统建筑装饰工艺融合的典范。它融合了闽王信仰、道释文化、海洋文化、自然风水观等闽东祠堂建筑文化特色,具有较为广泛的人文内涵。闽王祠灰塑彩绘饰域多样、工艺精美且题材丰富,表意修辞讲究“形意结合”“因地制宜”,在尊重传统建筑风水观的同时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是建筑工匠审美智慧的结晶。灰塑与彩绘造型设色的清雅秀丽,突出体现了福州地区邹鲁之邦的人文底蕴,同时具有海洋文化影响下清澈隽逸的典型特征。

闽王祠灰塑彩绘艺术作为福州传统祠堂装饰的典型案例,为我们呈现了较为完整的闽东祠堂塑绘装饰样式。通过对它的具体研究,我们可以对闽东祠堂装饰文化有更加系统、深刻的认识,同时为福建灰塑彩绘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文化审美支撑。

猜你喜欢
彩绘祠堂装饰
梁家祠堂史话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彩绘“未来之星”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DIY节日装饰家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
彩绘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