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颐高校传统文化育人新向度

2020-02-25 15:15胡家保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华育人传统

胡家保

(福建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根基。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高度关切已上升到国家治理与战略层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着重强调“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1]。值得一提的是,全会一致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是当前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十三个方面显著优势之一。[2]有论者言:“‘中国之治’的文化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母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代码。为此,当下繁荣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如何探索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健全文化发展机制是一项重要课题,而高校作为国家民族文化意识传播、传承的关键纽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应创新探索新时代传统文化育人路径,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使命担当的国家维度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死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绵延传承穿越时空,主要归结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纽带的联结。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连绵不断五千余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融入到民族的血液里,凝固成民族的基因,成为民族精神的独特标识。

泱泱中华,天道致远。“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求。一切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文化历史的兴盛。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牵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引擎”。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高校与国家文化和智力支撑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是极端重要的标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1]因此,弘扬与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就是高校构建“文化主体性”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校作为国家、民族文脉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地回归“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探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路径。

二、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与高校主体间的内在契合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按照学术分类,其含括经、史、子、集等意义范畴的文化,是一个集合体概念。[5]但在实际日用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一个开放系统,凝结着中华民族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优秀文化与精神成果,是中华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心心相惜的共同道德规范与思想价值判断。[6]高校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濡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7]实践证明,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以下简称《意见》),高校应结合实际,“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大力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以此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个性中捕捉共性”,有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充分发挥高校在地方文化资源传承与整合的优势力量。

地域文化亦称区域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与地理形态相关联的社会文化样态,以独特的地理区位为依托,孕育一方水土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等。从宏观整体特征考察,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思想为主导)指导下的独特且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地域文化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密切相联的。纵观中国文明发展史,文化的发展演变路径围绕历史变迁和地域范围两个坐标延伸展开,并随着人类社会融合变迁而交错复杂。[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互为因果、生生不息,共同构筑了“多元一体”“相互依赖”“互动发展”的关系。[9]在这里,“多元一体”揭示了地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可以从宏观的视角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主流的文化),而且可以引导地域文化朝着健康、主流的方向发展。“相互依赖”则阐明地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存之关系,没有地域文化就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是源与流、根须与主干的关系,地域文化滋养、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花果。“互动发展”,可以说,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变动性和创造性特质,地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必定会推动新质文化的出现,推动文化的创新升级。综上而言,地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融通性,二者相互关联。地域文化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性,同时兼具自身独特的个性。

高校作为区域性社会办学机构,与地域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性。地域文化与高校的关系,更密切、更鲜活、更接地气,因为高校的主导功能就是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并提供有效的科技与智力支撑。[10]故此,当今高校应大力挖掘地域文化,用地域文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生命的在场感,着实提升高校文化育人的效果。就福建省而言,其地域文化颇具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朵绽放的奇葩。八闽大地是一片文化的沃土,文化传承纵横千年,历久弥新,不断衍生出朱子文化、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红色文化、海丝文化等一系列影响力深远、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样态。[11]高校如何有效地利用“鲜活”的地域文化资源,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学文化育人新模式,将事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高校传统文化育人新向度的路径选择

当前,高校应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和《意见》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要指示,在探索传统文化育人新向度的路径选择上,可着重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与实施。

(一)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覆盖育人全过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促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密团结在一起”。高校要善于整合周边地域文化资源,以地域文化为载体,有效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教育。这里“周边地域文化资源”范围,可以小到县市域之间,大到邻近省域之间。比如福州地区高校可以充分运用闽都文化、船政文化中蕴含的包容和合、稳健谨慎、爱国自强、经世务实的闽都精神来滋养当地高校文化育人的沃土,传承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除此之外,福建省域内其它高校亦可从不同区域文化间探寻一条符合高校特色的文化育人路径,如闽南地区高校可以融通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以及妈祖文化等精神价值作为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的母本。同时,高校也可放眼省域内外,对省域范围内跨地区地域文化(八闽文化)协同整合,构建全省地域文化生态圈的循环共享机制,并打通邻近省域文化(闽浙赣潮边区文化)的交流互动,特别是革命红色文化,融入到当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之全过程中。

(二)整合校园、校史文化资源,增强育人亲体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高校是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要阵地,而校史则是高校文明实践中心的精神灵魂。校史作为一所大学历史流转的文脉,其蕴含着学校历史发展的渊源以及传统文化熏陶涵养的印记。校史文化是一种涵盖办学历史、校歌、校训、优良传统以及创校人、杰出校友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是高校文化育人本位的源泉。因此,高校要善于挖掘、整合校史,找到其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契合点。以学校创始人为例,福建工程学院系统梳理创始人林纾的作品与人生经历,将其文学、历史、艺术与传统文化精神融为一体,探索出一条以林纾文化为主线的特色育人理路,把林纾文化打造成学校可知、可亲、可读的育人载体。[12]又如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等高校以创校人陈嘉庚为育人载体和脉络,大力弘扬“忠、公、诚、毅、闯”嘉庚精神,发挥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远法圣贤,不如近法乡贤”,高校要善于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宏大视角转为微观叙事与具体再现,寻求校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相融通,以具体、鲜活的校史文化载体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在场感,拉近传统文化与在校学生的距离。[13]

(三)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联动育人“三课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高校的社会功能和使命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此,高校要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一系列文化类“一流学科”专业;不断提高第一课堂传统文化通识类课程的比重,打造一批中华文化类通识性课程,巧妙设置文化类的必修课与网络公开课等;鼓励高校利用地方资源编写校本教材或地方读本,如《福建历史文化简明读本》《林则徐读本》《朱子读本》《林纾读本》《陈嘉庚精神读本》等系列文化读本,开设专题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同时,高校要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文化教育氛围营造,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节日、传统文化名家讲坛、经典品读会、国学文化讲堂、诗词大会等传统文化类活动或竞赛,发挥第二课堂“寓教于乐·持续涵养”育人作用。高校还要善用互联网资源开辟第三课堂,构建传统文化传播的网络平台,创新传统优秀文化呈现形式,比如以动漫、图片、音频、微电影等光影电声的多样形式,贴切青年学生的心灵情趣,构筑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畅通传统文化交流机制,推动育人走出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明,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要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传统文化的习得离不开对其知识的应用与实践,高校应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体悟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比如通过暑期“三下乡”开展传统文化考察调研,深入非物质文化遗址或古村落遗址等地去现场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质感;或是参加闽台文化交流夏令营、国学文化研习营,甚至是参加国家汉语教学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学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广者,并学会在实践运用中认知传统文化,转化传统文化,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美。纵观文化发展演变史,一个民族文化的强劲繁茂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互动。为此,高校要重视“文化走出去”战略,为孔子学院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提供文化与智力支撑,培育国际化的汉语志愿服务队伍,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与感受,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推广助力。

(五)加强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夯实育人基础

学术研究是大学重要的职能之一,也是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关键所在。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制度建设,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引领中华传统文化向专业化、现代化、纵深化发展,夯实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文化育人、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应着力建设文化学科类高层次人才或学术梯队,选拔传统文化研究人才,并通过项目培育人才。同时,还可以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师或传承者入驻高校,搭建“民间传统文化技艺”创新平台,增强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意蕴。此外,高校还要发挥学术科研优势,结合地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华文化“传世经典或精品”,如《台湾文献汇刊》《严复全集》《福建文献汇编》等,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供肥沃的土壤。

四、结语

纵览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古今先贤的相关论述不计其数。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在《定庵续集》中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之人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14]这句话警醒世人,文化关乎国家、民族之生死存亡。为此,新时代高校要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血脉和基因,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与高校育人的有机结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路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中华育人传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