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对三亚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的反思
——以《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布点规划》为例

2020-04-27 08:04张新平郑伟孙淑馨吴婉芳ZHANGXinpingZHENGWeiSUNShuxinWUWanfang
建筑技艺 2020年3期
关键词:三亚市三亚医疗卫生

张新平 郑伟 孙淑馨 吴婉芳 ZHANG Xinping,ZHENG Wei,SUN Shuxin,WU Wanfang

1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2 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演变为影响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生活、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民间焦虑、恐慌,医务人员逆行抗疫、拼死奋战,国家上下动员、全力以赴,全国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医疗卫生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城市居民的就医需求,而且与城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健康水平息息相关。而城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是否合理布局,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疫情防控能力。

三亚作为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吸引着大量外来游客、“候鸟”人群和务工人员等,这也为三亚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带来更大压力。2018年,我院受委托编制了《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内规划、建筑界众多专家学者从城市空间、规划和建筑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设想。本文试图以《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布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例,结合疫情发生后三亚和其他城市采取的应急应对措施,反思《规划》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与大家一起探讨面向未来的城市医疗设施规划。

1 三亚城市概况

三亚市地处我国海南省最南端,坐拥绵延数百公里的海岸线与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是著名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全市设有吉阳、天涯、海棠、崖州4个市辖区,陆地总面积为1 921.5km2,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595.5亿元,2018年末常住人口77.39万人[1]。三亚常年平均气温约26℃,气候舒适宜人,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旅游旺季,独特的人文气候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候鸟”人群。2019年,三亚全年接待过夜游客达2 396.33万人次,同年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成为全国春节黄金周旅游热门城市之一,其中武汉、北京、重庆等城市均位列主要岛外客源城市前列(图1,2)。

2 三亚医疗资源现状

截至2018年,三亚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433家(含部队医院和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含社会办医院)23家(含16家综合医院,分别为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2家、一级医院9家)、专科疾病防治院1家、妇幼保健院1家、急救中心1家、门诊39家,以及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368家。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共4 367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64张,技术人员数为6 684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8.65人[1]。2018年,全国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03张,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6.83人[2]。三亚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稍低,虽然卫生技术人员数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较高,但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医疗水平还达不到全国高水平之列。

1 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空间结构)

2 三亚风光

3 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图

近年来,为加快补齐三亚公共卫生体系短板,三亚市加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全市医疗卫生硬件水平提升明显,但仍存在如下问题: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分布在老城区,三级医院比重明显大于二级医院;2)基层社区医疗卫生资源不足,配建用地及建筑规模严重不足;3)乡村医疗设施综合服务能力不强、设施简易、医疗专业人员匮乏;4)流动人口多,淡旺季需求差距大。除大三亚地区(三亚市、陵水县、乐东县、保亭县)近180万常住人口外,三亚每年吸引旅游人数上千万、候鸟人群近百万,旅游淡旺季人口的明显差别给三亚医疗救护、公共卫生保障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3 《三亚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布点规划》介绍

3.1 规划对象

《规划》的主要对象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划分为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再根据医院性质分为综合医院、中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包含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康站”)、卫生院、村卫生健康服务室(以下简称“村卫健室”)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是涉及到疾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卫生应急、采供血和监督执法六大方面的公共卫生机构(图3)。

3.2 规划目标

《规划》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医疗卫生体系协调发展目标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覆盖城乡的层级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方便可及、分工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整合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医疗健康旅游。将三亚建成海南一流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城市与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结合市域医疗资源分布与城乡发展,规划形成“三中心”“两组团”的医疗卫生总体格局(图4)。

4 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总体空间结构图

5 三亚市健康服务圈分布图

6 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级分布图

7 三亚市医疗健康旅游发展规划图

3.3 特色1:构建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

规划结合三亚市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城镇化水平、人口分布、地理交通环境、疾病谱等因素合理布置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形成覆盖全市的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区级社康中心(站)、村卫健室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实现“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市”(图5)。

3.4 特色2:结合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

按照健康中国“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促进三亚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布局和有效利用,形成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协调发展的资源配置格局。《规划》打造以三级医院为主导、带动二级医院、辅以一级医院的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覆盖城乡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设施+专业公共卫生设施”的医疗服务网络,发挥三级公立医院引领作用,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图6)。

3.5 特色3:整合区域资源,突出医养结合,打造健康旅游城市

整合医疗资源、中医药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扎实推进医疗健康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创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为契机,扎实推进医疗健康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海棠医疗健康发展区;以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推进半岭温泉健康产业园建设;以高峰—南岛、育才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展高峰—南岛健康疗养区和育才生态健康疗养区;发展市中医院、国康医院等作为医疗+健康的项目点,带动区域的医疗健康旅游服务能力(图7)。除了在重点片区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外,还结合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康中心提供社区的基本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优势。

3.6 特色4:专项规划与设计导则同步编制,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

在三亚市医疗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的同时,我们同时参与三亚市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健康服务室设计导则和标准化建设指引的编制工作。这样既有利于将统一标准贯穿顶层规划设计到建设项目的实施,为三亚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供设计基础,有效推动和指导三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设施建设品质在城市各区之间的公平化和均等化。

4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下三亚的应对和考验

4.1 三亚的新冠肺炎疫情

截至2020年2月19日,海南省新冠肺炎确诊168例,其中三亚确诊病例54例,占全省确诊病例的32.14%[3]。从三亚确诊病例的常住地来看,78%的患者自湖北省,18%的患者来自其他省市,只有4%的患者常住三亚,确诊患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图8)。就海南省2月17日第一次发布的疫情风险防控分级来看,三亚市在全省范围内属于疫情防控分区分级中的较高风险区域(图9)。

8 三亚市新冠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常住地分布图

9 海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分区分级区域图(截至2020 年2 月17 日)

截至2月20日,全国主要城市感染比例较高的前8位均为湖北省内城市,而第十位则为海南三亚市。除武汉市外,湖北各市的感染比例达2.06~12.46人次/万人,其次是江西省新余市1.09人次/万人。海南三亚市,一座常住人口不到80万人的中等城市,因春节期间外来人口的大量进入,感染比例达0.7人次/万人,在全国主要城市感染情况中位居高位,三亚疫情防控形势也极为严峻(图10)。

4.2 三亚应对疫情的响应

4.2.1 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

疫情发生后,三亚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1月21日召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专题会并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全市医疗系统进入战备状态,医务人员24h在岗,全面落实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1月25日,省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按照Ⅰ级应急响应要求,三亚市委、市政府全面升级疫情防控工作:1)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2)建立健康登记制度,对游客、市民等所有人进行健康登记;3)城市治理方面,紧急暂停市内大型文体表演等活动,暂停景区景点营业,暂停所有道路客运航线运营和暂停部分公交线路运营;4)提前征用酒店用于人员隔离、观察,并发起“不光脸行动”,要求并实时检查市民游客在公共场所是否佩戴口罩;5)对拟返三亚人员实施推迟返回时间,采取集中隔离观察、居家隔离观察等措施;6)紧急调配1 000个救治床位和300万只口罩,保障防护物资和医疗设备的应急储备等。

4.2.2 定点收治医院冲锋在前,启动20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

三亚中心医院作为三亚新冠肺炎市级医疗救治定点收治医院,三亚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作为后备医疗救治定点收治医院。同一时间,启动20家发热门诊方便市民及时就诊。

三亚中心医院同时也是省级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定点收治医院,面临收治陵水、乐东等“大三亚”地区患者的巨大压力。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为缓解其他收治医院的压力,紧急启动发热门诊扩建工程,建立三亚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把核酸的检测点提前,以尽可能快速地找到传染源,隔离治疗。

除三家定点收治医院外,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等都投入抗疫行动。从疫情防控与服务患者的角度看,定点发热门诊数量和空间分布能够相对服务到各区(图11)。

4.2.3 启动应急设施建设,做好疫情长期应对

为了缓解疫情防控和治疗的压力,三亚将海棠区南田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疑似病患留观点,6天时间完成了升级改造工程。同时,紧急启动建设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发热门诊扩建项目(三亚应急医院)。我院于1月28日临危受命负责设计工作,克服时间紧迫、场地不规则、人手紧缺等种种困难,全力保障项目设计进度。从选址到定稿,12天内完成7稿图纸设计并同步配合现场建设服务。

10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感染情况(截至2020 年2 月20 日)

11 三亚市新冠肺炎疫情定点收治机构与发热门诊机构分布图

12 三亚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发热门诊扩建项目总平面图

13 三亚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发热门诊扩建项目多方协调会

14 三亚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发热门诊扩建项目建设现场

15 三亚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发热门诊扩建项目建设现场

16 三亚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发热门诊扩建项目建设现场

三亚应急医院选址在紧邻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北侧的原露天停车场范围内,总用地面积约3.27ha,总建筑面积约1.52万m2。该项目为二层临时建筑(局部一层),作为收治新冠肺炎疑似及确诊病患使用,主要功能包括接诊、医技、病房、附属设施等;规划床位数为261张(含ICU病床7张),病房154间,手术室1间。应急医院的建成主要为集中隔离医治感染患者,有效缓解各医院的紧张局面,为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保驾护航(图12~16)。

5 国内外先进城市的防疫应急响应

5.1 新加坡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计划

三亚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发热门诊扩建项目

建设地点:海南省三亚市

建筑设计: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张新平、李红、蔡山伟、黎可、饶晓昕、苏周焕、张晓晖、黎健谷、李平、葛飞雄、张康、王逍、吴英凯(建筑);袁华斌、苏芳玉、王昌碧、邵会群、朱娜(结构);马黎、林炽固、李帮源、邢海、林珈亦、陈莹、文承好(设备)

设计顾问:李辉、孟庆华、李亮、黄晓家、廖耀青、林向阳、刘强、涂路、马玉涛

用地面积:3.27ha

建筑面积:1.52 万m2

设计时间:2020

新加坡作为热带城市国家,是世界重要的转口港、航空中心及金融中心,国土面积722.5km2,总人口570万人,人口密度达7 889人/km2,人口密度相当于北京的6倍、上海的2倍、三亚的19.6倍。截止2020年2月18日,新加坡已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1例,同日新加坡启动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计划。新加坡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计划相当于我国的“发热门诊”,是在国家疾病暴发期间提供补助治疗、疾病调查和药物治疗的指定社区全科诊所,各个诊所达到标准条件后可主动选择申请加入。在新加坡公共卫生暴发期间,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发挥着重要作用。

5.1.1 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计划依托新加坡完善的基本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基本医疗健康服务是新加坡医疗体系的基础,由新加坡全国范围内公立综合诊疗所和私人全科医生诊所共同提供,为社区居民提供首诊服务。目前新加坡有20家公立综合诊疗所,承担20%的基本医疗健康服务;约有1 700家私人全科医生诊所,承担其余80%的基本医疗健康服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除了20家公立综合诊疗所外,其余800多家均为私人全科医生诊所。新加坡此次自启动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计划以来,已有一半的社区全科诊所加入,一方面基于新加坡强大的基层社区医疗服务设施基础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加坡防疫应急响应体系的高效。高密度分布于的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充分发挥了社区诊所首诊优势,方便居民及时就近就诊。

17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18 新加坡中心地区PHPC 诊所分布图

19 上海市中心区发热门诊分布图

20 三亚市中心区发热门诊分布图

5.1.2 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计划有统一的标准化规程

疫情发生时,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在新加坡卫生部门的统一指导下迅速响应,执行新加坡卫生部门制定的统一诊疗方案和工作流程规定,使上百乃至上千家社区全科诊所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接诊、诊疗、上报、转诊、隔离等。社区居民具有类似流感症状也会第一时间选择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就诊,主要原因包括:1)诊疗方案统一可靠有保障;2)确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后会获得政府补助;3)鼓励患者就近在同一个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与同一位医生复诊,方便持续诊疗的同时减少疾病传播。同时,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计划还有完善的医疗信息共享制度,有利于传染病追踪调查。

5.2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定点收治,推行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

5.2.1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定点医院承担集中收治确诊病人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第一个发出疫情预警的机构正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该中心是上海在2003年非典疫情后,参照北京“小汤山模式”建设的三级甲等医院,有着“上海小汤山”之称。医院本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距离上海市中心约60km,占地503亩,建筑面积11.5万m2,床位500张。在建设时,该中心就已在大片草坪下预埋各种管线,可于短时间内搭建600张临时病床,以满足突发应急事件需要(图17)。

5.2.2 推行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

上海全市共有约117家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包括三级、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传染病疫情发生时,这些医疗机构就成为了医院里就诊分离的“隔离区”。随着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被逐渐控制,上海启动了发热门诊的标准化建设,将6家医疗机构作为试点单位,对发热门诊进行硬件改造升级,并配备独立的隔离病房和监护室,作为全市的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样板。为了合理分诊传染性疾病患者,发热门诊的常态化设置十分必要,而发热门诊的标准化建设更有利于疫情发生时医疗机构的迅速响应。

5.3 比较两个城市基层首诊设施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

从国内外先进城市新加坡和上海市的基层防控来看,新加坡有强大的基层社区全科医生诊所网络作为支撑,上海则是利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构成了发热门诊网络。新加坡目前有近900家综合诊疗所和私人全科医生诊所加入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计划,平均每家诊所服务范围0.8km2,服务人口0.6万人。上海设有发热门诊117家,平均每家诊所服务范围54.2km2,服务人口20.7万人。三亚设有发热门诊20家,平均每家诊所服务范围96km2,服务人口3.87万人。新加坡的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数量相当于上海发热门诊的7.7倍、三亚的45倍;服务范围约为上海的1/68、三亚的1/120;服务人口约为上海的1/35、三亚的1/6.5。比较新加坡、上海、三亚市中心相同尺度的街区范围内,新加坡的PHPC诊所分布较上海、三亚的发热门诊分布而言密度较高(图18~20)。从基层首诊的诊所数量、服务范围、服务人口来看,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优势明显。

新加坡和上海都是世界一线城市,在本次疫情发生后采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定点医院收治”的模式,充分发挥出基层医疗设施的网格化首诊优势和大型医院先进设备、优势人员的集中治疗优势,都取得了较好的疫情防控效果。新加坡更加开放、成熟社会治理模式下的社区全科医生诊所PHPC计划、上海市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经验和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都值得三亚学习。

6 对三亚医疗设施规划编制的几点反思

6.1 推进构建基层城乡健康服务圈,实现分散就医,基层首诊

6.1.1 基于基层医疗机构构建的城乡健康服务圈建立基层首诊网络

城市社区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重要屏障。在三亚20家定点发热门诊中,基层医疗机构仅有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家卫生院。目前,三亚社区医疗机构大多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配建不足,基层医疗设施存在短板,基层医疗网络尚未健全,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尚未能承担疫情时期基层首诊的作用。

《规划》通过将社区和乡村作为基本医疗服务单元,结合社区(村)范围、服务人口等因素合理布局社康中心(站)和村卫健室。规划三亚社康中心(站)41家,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覆盖率为0.72个/社区,基本形成城区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规划三亚村卫健室119家,乡村医疗机构覆盖率为1.29个/行政村,基本形成乡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结合《规划》构建的三亚城乡健康服务圈,可以建立起基于卫生院、社康中心(站)、村卫健室等的基层医疗应急响应体系,可充分发挥基层分级网络的优势,为实现分散就医、基层首诊提供保障。

6.1.2 合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为实现分散就医、基层首诊提供硬件保障

基层医疗机构是否能在疫情时期守好防控第一关,关键是应设置发热门诊。我们在《规划》中考虑了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和肝炎门诊等传染病门诊的要求,但从规划到设计导则都没有足够重视发热门诊。在此次疫情的检验下,结合新加坡公共防范诊所计划和上海发热门诊设置经验,基于完善的基层医疗机构网络设置发热门诊是提高传染病防控处置能力的关键措施。因此,应将基层卫生院、社康中心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发热门诊或者预留空间;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标准,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传染病门诊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配置要求。只有通过分散式设置定点发热门诊,使就诊人员分区分散就医,才能避免疫情时期人员大量聚集造成的被动传染。推行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有利于统一迅速响应和配置医疗资源。同时,构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社区居委会联防机制,建立智慧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系统。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标准,实现高标准的硬件保障。

6.2 强化分区医院均衡保障,做到分区确诊,集中收治

6.2.1 进一步强化城市各区医疗设施的均衡保障

不同的城市由于受历史建设或河道、山体等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会形成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以三亚为例,由于背山面海的带状城市空间格局,三级医院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如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位于东侧的海棠区;而三亚最西部的崖州区仍缺少二级以上医院,现状主要依靠崖城卫生院做保障,各区医疗资源发展极不均衡`。当疫情出现时,全市各区应至少保证有一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作为分区医疗保障医院。崖州区作为承载自贸港“一港三城一基地”功能的重要发展区域,还应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水平的提升。《规划》明确崖州区将建立1家私立三级综合医院,未来可以弥补崖州区医疗服务水平的不足。

6.2.2 做到分区确诊,集中收治

要实现分区确诊、集中收治,就要形成各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医院”的分级就诊模式。当不同级别的疫情或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各区居民可迅速就近到基层医疗机构(或传染病门诊)与区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确诊后统一送至传染病医院或定点医院集中收治。当发生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三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应保证可作为定点收治医疗机构统一收治患者。

6.3 同步建立应急医院保障机制,平疫结合弹性使用

6.3.1 传染病医院建设应选址适宜,考虑平疫结合

传染性疾病的医疗卫生设施选址应尽量避开城市人口密集区,并应远离饮用水水源地,宜设置在城市下风向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良好的边缘地区。考虑平战结合,最好还能预留有大面积空间用于临时应急设施的搭建。此外,以还在前期筹备阶段的三亚市传染病医院为例,原规划虽然有考虑疾控防疫需求的建设,但考虑平时使用率不高,规划三亚市传染病医院以院中院的形式设置在中心城区的三甲综合医院内,选址地处三亚市中心,人口密度极高且无扩展用地。当时以管理方便、投资经济、医疗配备成熟等为主要考虑因素,但从本次疫情发生后的防控应对需求来看,原选址确实不是长远的最佳选址。

6.3.2 城市规划应预留应急医疗设施用地。

作为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空间保障,国土空间规划中应提前规划预留应急医疗卫生设施用地。新建应急医疗设施一般首先考虑利用现有医疗设施的空地或邻近地块,其场地需要符合地质条件良好、市政配套设施齐备、交通便利、便于隔离封闭等建设条件,应远离人口密集场所和环境敏感地带,且周边应设置不小于20m范围的安全隔离区。

6.4 加快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理体系建设,构建医废安全处理网络

疫情时期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规划》提出建立三亚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医疗废弃物中转站”的处理体系网络;除了在传统医疗机构有医废收集点外,还在各区设置了医废中转站,用于就近收集各区内基层医疗单位产生的医疗废弃物,统一运往三亚市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面对疫情,守好医废处理的最后环节是避免病毒二次污染、二次传播的关键。目前,三亚医废中心邻近中心城区边缘,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应当远离居(村)民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和交通干道等原则,建议尽快将医废中心搬至三亚北部山区垃圾焚烧场北侧。

除了城市应必须有保持合适距离的定点医废处理中心外,《规划》还考虑了医废的包装、收集、登记、转运、处置等要求。结合本次疫情来看,除了医院及相关机构常规产生的医废,还应考虑疫情居家隔离、留观、疑似等人员产生的医废,避免与一般生活垃圾混运而造成二次污染;建立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各区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中转站的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理网络,制定疫情期居民医疗废弃物的收运处理预案;医疗废弃物中转站必须综合考虑片区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制定合适的规模。

7 结语:国际旅游城市面对疫情的建议

三亚作为著名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不仅是国内外游客到访的热门目的地,也是国内国际各类文体赛事、会议会展等活动举办的青睐之地。疫情暴发不仅仅挑战城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挑战城市的应急防范能力。国际旅游城市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编制,除了从常态化的城市角度进行研究,更需要考虑诸如旅游旺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赛事活动医疗应急、局部地区疫情暴发时的防输入应对等多角度的医疗设施保障和卫生体系研究,最终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保障与城市应急规划相协同的分级、分区医疗设施的空间落地,通过大数据信息管理构筑全时空的人性化服务平台和精准化预警机制。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但这突然背后其实隐藏的是必然。在危机下,我们只有反思过去、思考现在、谋划未来,不断完善相关应急机制,不断提高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抗风险能力,危机才会变为转机,才会带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图片来源

图1,9,18 来源于网络,其余为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三亚市三亚医疗卫生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某综合医疗卫生中心暖通空调设计分析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
跨境电商背景下三亚市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三亚市幼儿海洋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三亚市小额信贷业综合改革政策优化研究
被惯坏的三亚
日本农业对三亚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