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摘 要】 低年级进行写话训练是为中高年级写作打基础。教师要做到:用心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文引路,提炼总结方法;观察、体验生活,唤醒学生的习作感官;丰富习作讲评,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扩大阅读,丰富语言积累,让学生快乐习作。
【关键词】 部编教材;例文引路;观察、体验生活;习作讲评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所以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扎扎实实打好习作基础,引导他们观察、体验生活,让习作变得简单又快乐是至关重要的。
一、写话训练打基础
《语文课标》提出了低段的写话教学要求:“對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开辟一个大语文写话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语言的氛围,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掌握正确的写话方法,在学写话的过程中提高写话能力,陶冶情感,美化心灵。要调动孩子写话的积极性,另一个改变就是评价方法。给学生创造成功感,培养自信心,对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尤为重要。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就开始引导学生写话,大力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写自己最想说的话,到二年级下学期,有不少孩子写作文一次能写造句本的两面还多。对于写得比较好的词语、句子,我就给他们画上波浪线,两个好词或好句就可以加一分,对写得特别好的我就给他们A+的等级,并在早自习或午自习时请他们到讲台前大声朗读。当孩子们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地在讲台前大声朗读自己的写话时,当听到孩子们那鼓励的掌声时,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因为我已经在他们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喜欢写作的种子。学期结束时,我把孩子们的美文装订成册,人手一本《小荷尖尖》文集,他们在学习、欣赏别人美文的同时,更留下了自己成长的足迹。
二、有效指导兴趣高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在训练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1.寄语激情,提出殷切希望
孩子们进入三年级了,习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我给他们打印了周老师寄语并贴在作文本上。我说写作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在“写话”时就已经感受到它的乐趣了。他们笔端流淌出来的童真童趣深深地吸引、感染着老师,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记录着他们的幸福与欢乐。老师为他们感到骄傲。现在,写作文也不难,我们的周围有神奇美妙的大自然,有可亲可爱的人们,有值得铭记的事情,只要他们多看、多听、多想、多练、多读,把他们的观察、思索、幻想都记录下来,就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老师愿和他们一起努力,用笔记录他们七彩的童年,陪他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热情洋溢的寄语让孩子们对习作充满了信心。我还让孩子们把作文本的第一页作为目录,并进行美化,图文并茂、赏心悦目的作文本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2.例文引路,提炼总结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写作文往往都是先来模仿自己课本上的内容,也就是说课本中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范例。因此,对教师来说,把握好教材,认真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师要把握好教材,挖掘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引导学生仿写。如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第四自然段,围绕“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这个关键句,作者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西沙群岛的鱼特别多、特别美。学生们赏析了这段话的写法,我引导他们认真观察课后的四幅插图,观察图中生物的颜色、形态、动作等,并进行大胆的想象,试着围绕一句话说一说,最好能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他们先在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孩子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他们畅所欲言后,再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很好地实现了阅读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3.观察、体验生活,唤醒习作感官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孩子们写作文无话可说,往往是不会认真观察导致的,所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如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习作题目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学生写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我把学生带到校园里,引导他们观察校园菊花的颜色、姿态,枫树、银杏树、法国梧桐树等各种树叶的形状、颜色,柿子树上的柿子,校园中的小长廊等等,并填写观察记录单。交流时,他们兴趣盎然,交流观察方法,分享观察所得,感受观察乐趣。要写一篇关于水果的作文,我就让学生带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到学校,课堂上引导他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观察水果及果肉的样子、颜色、气味等,并进行交流。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感受独特。平时,教师要建议家长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去爬山、去采摘、去参观……多增加生活体验,并结合各种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写作素材。这样,他们写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而且能抓住自己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具体描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丰富习作讲评,保护习作兴趣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写好草稿后,我就指导他们修改作文,并给他们提出了修改要求。(1)写完草稿后认真读一读,修改错别字、用得不恰当的词、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标点。(2)想想哪一部分还能写得再具体一点?事物的样子、颜色,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3)想想哪里还能写得再生动一点?用上恰当的词语,生动的修辞方法。(4)文章的开头、结尾、选材等方面需不需要修改?在这些要求的指引下,他们先自读自改,再同学互改,根据家长建议、老师建议进行俢改。写得好的文章在全班交流,大家一起评议。他们把修改好的草稿工工整整地抄到作文本上,我再批改的时候就轻松了不少,就使劲给他们画波浪线,再写下热情洋溢的评语。这些工作很繁琐,教师要付出很多的精力,但看到他们的作文越写越好,自己的辛劳也飞到九霄云外了。
5.扩大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不少学生写作文语言干巴巴的,不生动,这主要是他们阅读量太少、缺乏积累造成的。所以我鼓励学生背诵积累课内、课外的好词佳句,并灵活运用,根据每个单元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每周确立一个积累主题,如人物、动物、秋天、水果、童话故事等。相信日积月累,学生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也不会是一件难事了。
让学生写好作文,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用心引导,从实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愿望,用心观察、体验生活,多读书,多积累,同时要让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大胆想象。这样持之以恒地努力,学生感受到了习作的简单和快乐,他们也会逐渐爱上习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