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大学英语翻译解读

2020-04-26 10:05刘芸
现代交际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大学英语

刘芸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和背景所进行的翻译研究。其所提倡的翻译方法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之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理解并阐释生态翻译学概念及方法论内涵的基础上,以“‘三维转换”视角解读大学英语课文《最后一片叶子》的译文为例,最终得出与教学相关的参考和启示,更好地将生态翻译学融入大学英语课文的教学中。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大学英语 《最后一片叶子》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222-02

卡撒格兰德说过,“译者并不是在翻译语言,而是在翻译文化”[1]。翻译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一项技能,同时也是各个国家各种文化交流的一种媒介。源于中国的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立足于翻译生态整体主义的学说,其所提倡的“翻译生态环境”强调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强调“译者中心”,并提出了“‘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本文将从翻译生态学理论的视角出发,解读大学英语课文《最后一片叶子》的译文,并尝试总结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于21世纪提出的以生态整体主义为研究视角,将“适应/选择”理论作为研究基础,以“翻译生态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为主要探讨目标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翻译学说。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立足于翻译生态整体主义的学说,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翻译的本质、标准、原则和方法等加以分析和研究,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对翻译现象作出符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解读[2]。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理论进行阐释。

1.“译有所为”

胡庚申教授提出,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中所提出的“译有所为”,主要表现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两个方面[3]。要做一名好的译者,首先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译者可以“为”通过考试或在竞争中取胜而翻译;可以“为”传播某种思想或理论而翻译;也可以“为”自己本身对翻译的热爱而翻译。另一方面,译者翻译出来的作品,需要产生一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或“能”促进交际;或“能”交流文化;或“能”推动理论发展。

2.“生态翻译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胡庚申教授《翻译时应选择论初探》[4]。这一概念与我们平时所提到的“语境”有很大的区别。我们通常所提到的语境,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对语言的使用,或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对语言的合理使用。而生态翻译环境中,包含了源语言、原文和译文所组成的各个系统,不仅如此,生态语言环境还是由译者与翻译全过程组成的一个总体环境,比语境的范围要大得多。

翻译生态环境发展至今日,其定义不仅包含物质环境,还包含了精神环境,即翻译过程中的一切都是翻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

3.“译者中心”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应该时刻处于主导和中心的位置。因为翻译活动是在译者的意识和指导下完成的,在整个生态环境中,译者周旋于各种文化与语言之中,进行调和,最终产生译文。另外,译者的知识素养、文化背景和翻译技能也决定了整個翻译过程的发展和最终译文的质量。因此,“译者中心”论在肯定译者作用的同时也提出译者需不断加强自己的自身水平,严格要求自己。

4.“‘三维转换”

“‘三维转换”是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翻译方法,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在遵循一定的“适应/选择”原则下,进行译文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之中的选择转换。

语言维层面的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的语言形式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层面的翻译活动中,译者应注意译文的用词精确和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化维层面的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注重传递两种语言之间所具有的不同的文化内涵,译者只有在语言维选择转换基础上注意文化维层面的选择转换,在翻译的过程中将两种语言文化观点上存在的差异阐释清楚,才能避免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的读者在理解上的偏差。

交际维层面的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信息本身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还要注意传递原文中想要表达给读者的交际意图,使读者产生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阅读感受。

以上是生态翻译学中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中心思想及实践方法。笔者将以其为基础对比分析大学英语课文《最后一片叶子》及其译文。

二、将翻译生态环境及“‘三维转换”应用于《最后一片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文章的情节组织、词汇的选择运用、句式句法的运用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值得推敲的闪光点。因此,在翻译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做到语言维层面的适应转换,即不仅要对文章的某些词语及修辞手法进行探究,更要注重当时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转换,使读者了解当时美国的文化和主角所处的社会环境。另外,还应在翻译过程中充分传递欧·亨利在创作文章时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产生共情。

原文:In November,a cold,unseen stranger,whom the doctors called Pneumonia,stalked about the district,thouching one here and there with his icy fingers.

译文:一个医生称之为肺炎的隐形客闯入了这一地区,用它冰冷的手指东碰西触。

本段译文中,译者将“unseen stranger”翻译为“隐形客”。出于文化层面的选择转换,笔者认为“隐形客”一词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能够展现出病魔的可怕。相反,中国人对于陌生的、未知的事物会充满恐惧,因此,如果改成“不速之客”或者“幽灵”,可以更加深刻地表现原作者想要表达的“肺炎对于这个地区的危害极大,令人恐惧”的心情。

原文:I want to see the last one fall before it gets dark.Then I will go,too.

译文:我要在天黑前看到最后一片叶子掉落,那时我也就跟着走了。

本段译文中作者的翻译中规中矩,按照原文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表达了出来。但如果按照文化层面的选择转换原则,可将译文改为“我也将落叶归根”。在原文中,约翰西把自己比作叶子,而在中国人的文化中,“落叶归根”表示人之将死,找到自己的归宿。因此,这样翻译会让中国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片面地传授词汇语法或文化差异或主要思想感情,忽视引导学生从整体的“生态翻译环境”去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组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自身适应,并进一步向学生传授本国语言文化和外国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本身就是“中心的译者”,而教师要做到的是,将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同时将学生转变为“中心的译者”,使他们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情。而如何更好地将生态翻译学融入大学英语课文的教学中,这一点值得继续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立松,胡明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翻译[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358-361.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32(2):5-9+95.

[4]胡庚申.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49-52+65.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大学英语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