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茵
(周口市中心医院,河南周口4660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属于常见的儿科疾病,在早产儿群体发生率较高,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紫绀、吸气三凹征等[1]。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仍较高,多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患儿呼吸,并帮助其调节血氧饱和度,利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2]。近年来关于俯卧位可进一步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氧饱和度的作用受到关注,为确保提高治疗价值,可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为此,本研究对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2例作为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1例,均表现出呼吸急促、缺氧、胸闷等症状,且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满足《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3]。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8例,胎龄28~36周,平均(32.68±1.65)周,体质量 1.35~3.35 kg,平均(2.25±0.45)kg;观察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16例,胎龄28~36 周,平均(32.27±1.68)周,体质量 1.35~3.45 kg,平均(2.120±0.50)kg。排除先天性呼吸系统发育畸形患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等。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两组患儿采用统一的机械通气治疗及护理,并遵循尽早开奶原则依据患儿病情实施口饲喂养,密切监测患儿呼吸状态及痰液,定时协助其翻身拍背,若气道内有痰则需及时吸痰处理。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协助患儿采取常规仰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等体位变化,体位维持时间为0.5~2.0h,一般左侧或右侧卧位为0.5 h,仰卧位为2 h。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护皮肤,做好皮肤清洁,观察皮肤颜色变化,评估是否发生压疮。
1.2.2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相同机械通气治疗、开奶及痰液清除等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协助患儿采取俯卧位、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等体位变化,一般左侧或右侧卧位为0.5 h,俯卧位和仰卧位为2 h。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护皮肤,做好皮肤清洁,观察皮肤颜色变化,评估是否发生压疮。患儿为维持俯卧位期间应将头偏向一侧,促使肩部躯干及下肢为俯卧状,且需注意可在突出压迫位置皮肤进行着重保护,如肘部、膝部等位置,可利用气垫,康惠尔皮肤保护膜等做好保护。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测定治疗前后患儿血气指标变化,包含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度(pH)等。观察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情况及重复上机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恢复速度比较分析: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恢复速度比较分析 (x±s)
表2 两组血气指标变化分析 (x±s)
2.2 两组血气指标变化分析:两组患儿pH值在通气前、通气6 h及撤机1 h期间出现略微变化,且同时间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前两组患儿 PaO2、PaCO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6 h和撤机1 h观察组患儿PaO2、PaCO2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同时间段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及重复上机率分析:观察组患儿呼吸机肺炎率9.76%及重复上机率2.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29.27%、14.63%(P<0.05),详见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及重复上机率分析 [n(%)]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pH值在通气前、通气6h及撤机1 h期间出现略微变化,且同时间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通气6 h和撤机1 h观察组患儿PaO2、PaCO2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同时间段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呼吸机肺炎率9.76%及重复上机率2.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27%、14.63%,表明俯卧位通气方式对调节患儿血气指标有明显作用,且利于预防呼吸机肺炎的发生,降低重复上机率,促使患儿尽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效果显著,是促使患儿尽快恢复,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