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建构语言表达支架

2020-04-22 20:37祝艳丹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祝艳丹

[摘要]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重视生字新词学习,更注重语言表达。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语言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提炼文本中的语言练习支架,让学生仿写、补白或续写,可以内化、积累和运用语言,为表达打下扎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支架;阅读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10-0083-02

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编排上作了重大改进,基于本学科核心素养,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条按照“内容主题”组织,体现相关主题,形成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另一条线索将“语文素养”渗透其中,各种“因素”分成若干个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单元课文中。教材中,单元写话训练十分有限,大部分要求已经融入课文教学中,学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积累、内化,达到灵活運用。

笔者在二年级课文内容中提炼了相关写话支架,进行仿写、补白和续写,作了以下尝试:

一、于“典型处”观察插图模仿

教材中典型的写话支架提取出来后,必须让学生在运用中正确地表达。如果出示风马牛不相及的语境,学生难以操作,不妨就地取材,把目光转向与课文相关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但有些插图文中只是一笔带过甚至没有写到。根据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运用支架模仿写话,能让学生顺利地表达,是培养写话兴趣的有效方式。

《难忘的泼水节》有一幅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插图,文中用这样一句话描述: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提取支架:我引导学生找找总理穿着、表情和动作的词语,感悟到总理对傣族人民的情意。

看图模仿:顺势请学生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观察插图思考:“周总理特意穿上傣族服装,来到人群中和大家欢度节日,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请说说图中这位傣族女孩的穿着、表情和动作。”

出示:“她(他)身穿____,头上_______。脸上____ 。手中____。”学生时而看着插图自言白语,时而对照填空和同桌窃窃私语,很快描绘出:“她身穿淡紫色上衣,深紫色花裙,头上扎着丸子头,笑眯眯地站在周总理身边,手里抱着一个大葫芦。”

自主写话:当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的支架时,我出示:请根据提示选择图中一位傣族人民写一写。

学生模仿支架进行人物描写,把所看所想用笔记录下来,写话自然水到渠成,有话可说,有话乐说。

二、于“精彩处”走进生活感悟

从儿童写话心理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典型景物都可能会勾起体验,激发构思欲望,最终借此生成文本内容。教学实践中开展走进生活写感悟训练,即在文本中提炼出写话支架作为起点,创设与其相应的活动,能激发学生写话灵感,提高写话能力。

《找春天》一文中:“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这些描写春天的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读着读着,领会其中的情与趣,会感到回味无穷。

学习支架:文章结合时节,提出写话:“____,那是春天的____吧!春天在____。”学生跃跃欲试,把课文中的小草、野花、柳枝、桃花和风筝运用在支架中。

走进生活:学生们就陷入词穷的尴尬,探头探脑地看着窗外。这时,干脆让孩子们带着写话本来到了操场,去感受春天的美好。

那是一个烟雾笼罩的阴天,学生依然欢呼雀跃。学生仿写下了生动的句子。

观察生活为写话注入一股源头活水,之所以能用笔顺利写出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用心感受到的春天,源白课文提供了语言的支架,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自然而然爱上了写话。

三、于“单薄处”随文扩充丰盈

文学作品不可能对所有内容都作巨细无遗的描写,语文教材部分课文亦是如此,详写一部分内容,另外一部分内容则一笔带过,形成了课文的单薄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填补,使之丰满起来,是写话训练和语言发展融合的好方法。

《黄山奇石》结尾写道:“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课后的练习设计中配备了不同的奇石插图,引导学生用上比喻句进行表达,正证实了课文中的单薄处值得拓展延伸。

辅助提炼:找出文中描写仙桃石的句子,发现支架——“就说____吧!它好像____。”以比喻句式作为支架,课文中简简单单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在学生的眼中变得形象起来,一位学生发言:就说天狗望月吧,那尖尖的石头真像一只狗在望着月亮。

学会支架扩充后,学生能自己提炼文本中描写奇石的支架进行描写。一位学生写下这样一段话:在陡峭的山峰上,一位美丽的仙女挺直腰,低着头,正对着身前的琴认真地弹着,这就是著名的“仙女弹琴”。

这样既扩充了课文内容,又借助支架随文进行了语言训练。

四、于“未尽处”迁移想象创新

统编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小动物有的憨态可掬,有的诡计多端,性格迥异,各有千秋。故事虽告一段落,却留有余地,学生意犹未尽,这一片空白无疑是一个自由写话的天空。

课文《坐井观天》并未完结:“如果你是这只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你会跳上井口看一看吗?”“会!”孩子们异口同声。教师不失时机引导:“跳出了井口,青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请用上课文前面的对话方式,同桌合作设计青蛙和小鸟的语言吧!”学生的想象写话精彩纷呈。

鼓励积极想法:

A(青蛙):“我看到了青青的小草,五颜六色的小花,听到知了在唱歌。井外的世界真美!”

B(小鸟):“看,我说得没错吧!”

支持逆向思维:

C(青蛙)说:“世界真大啊。我要去更多更远的地方看看!不好,一条蛇爬过来了,我还是回井里安全点。”

D(小鸟)说:“吹牛大王变成胆小鬼,不和你玩了!”拍拍翅膀飞走了。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续编故事,给学生一扇自由写话的窗户,他们运用课文的对话支架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甚至有出人意料的想象,对话诙谐幽默。

语文学科素养中,语言表达是学习的基础。二年级学生脑海中存储了大量的只字片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取课文中的语言支架辅助写话,能把脑海中掌握的字词连接起来,降低了写话的难度,顺畅地表达自己想写的话,帮助学生打开通往写话的大门,为语言建构奠定基础。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