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婷婷
[摘 要]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面对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在语文学科中也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绘本故事创作”项目式教学为例,以项目为依托,进行跨学科整合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关注学生语言、思维、表达、艺术审美、创新等能力的提升,为项目式学习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提供可参考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绘本故事创作
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起源于美国,是从杜威“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项目式学习在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都得到了推广及应用。2002年,美国启动21世纪核心素养研究项目,旨在构建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并将其完整融入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中,此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1]。基于项目和真实问题情境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面对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有相关研究表明,项目式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项目式学习与中国教育改革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相契合,与国内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相契合,受到中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部分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学校已率先开始了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但在语文学科中对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研究还较少。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可见,项目式学习在语文学科中也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绘本故事创作”项目式教学为例,以项目为依托,进行跨学科整合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关注学生语言、思维、表达、艺术审美、创新等能力的提升,为项目式学习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提供可参考的思路。笔者将项目分为六阶段,分别为:项目启动、知识链接、方案制订、项目实施、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即项目的顶层设计,关系着项目发展的方向。教师基于课程目标和学情制订项目目标,再依据目标和问题确定项目须达成的要求和条件。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这一阶段应明确项目的相关要求及预期达成的目标。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项目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要对项目进行差异化设计,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以“绘本故事创作”项目为例,依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教师预设的项目学习目标为以下五点:第一,学生能够读完10个绘本故事,向他人介绍其中5个绘本故事并说明推荐原因;第二,学生能够描述(概括)绘本故事的特点,并能对不同的绘本故事进行对比、评价和分析;第三,学生能分别从文本和绘画两个角度说清楚绘本故事创作的规范要求;第四,学生能够基于《山海经》创作完整的文本故事;第五,学生能运用合适的绘画技法画出图文结合的绘本故事。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即为项目开展而做的知识铺垫工作。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知识的讲授者变为项目式学习的设计者,应从单学科的专业知识视野转向多学科视野,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支持,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而对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理解的知识,教师应根据项目进行讲解。学生需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完成相应的项目式学习任务。
在“绘本故事创作“项目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的知识链接有:1.绘本的概念和历史;2.绘本大奖:美国凯迪克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英国格林威大奖;3.国内外经典绘本故事;4.《山海经》;5.《如何写好一个故事——从绘本入手》;6.《造型基础》。
方案制订
在项目实施前,教师应依据问题和目标将项目拆分为几个子项目,进行目标分解和细化。项目分目标应与项目总目标的方向保持一致,以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上下贯通。学生是制订方案的主体,可进行小组分工,收集信息,共同制订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方案制订阶段不仅考验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还关系项目进程的推进。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从教学的控制者变为项目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时应以引导为主。
在“绘本故事创作”项目中,师生共同明确了项目目标后,教师为学生提供知识链接,学生分小组制订方案,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案进行多维关注。教师应对项目方案进行预设,学生需要制订每一阶段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时间节点。项目前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团建、任务分工;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确定绘本主题。小组围绕主题搜集资料,阅读文献,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确定绘本的艺术形象,搭建故事框架,填充故事内容,完成文本故事。在故事完成后,要先进行故事实验,调查读者体验,根据读者意见进行修改,最终完成文本故事定稿。小组应就文本内容进行绘画整体设计,准备绘画材料,再作画,画作完成后将文本与图画进行排版设计,印刷绘本成品。最后,教师要为学生举办绘本故事,以便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即学生按照項目方案完成任务。教师在学生实施过程中要巡回指导,关注学生项目实施的细节,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
在“绘本故事创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同学生会就文本故事的细节有不同分歧,此时,教师要成为项目式学习的促进者,引导学生从绘本故事主题出发去解决问题,基于绘本故事角色的定位和形象设计细化文本故事的细节,通过小组论证或寻求他人的意见等方式解决分歧。
在文本故事实验阶段,学生针对成人和儿童的实验结果可成为文本故事改进策略的重要参考。学生在实验设计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不合理的问题或问卷设计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明确的目标,对实验对象作出有效的假设性推论,然后设计合适的维度和问题形式,并注意跟实验对象沟通的方式。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及时进行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形成有效的改进策略,再对绘本故事进行修改和完善。在绘本的绘画环节,教师要为负责绘画的学生提供专业画法和技能的支持,如配备视觉艺术指导教师等。
评价总结
评价的过程也是考查学生项目目标是否达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反思的过程。项目式教学在评价环节注重项目的过程性,开展项目评价时需注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为项目设计动态的评价活动,关注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问题解决、创新、组织及沟通交流等能力的发展。
“绘本故事创作”项目设计了不同评价主体评价、反馈项目的环节:自评、互评、他评。从评价方式上又分为过程性评价(50%)和总结性评价(50%)。而“绘本故事展”活动的设计,既是学生的项目成果展示环节,又是项目总结性评价的环节。过程性评价要对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多次评价和随时评价,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获得充分发展。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将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向外延伸,拓展知识,使学生不断成长,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使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升华,建构课上课下的良性生态关系“套环”。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内化知识、提升能力,还能彰显“学以致用”的效果。
“绘本故事创作”项目的拓展和延伸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绘本故事的创作过程,掌握绘本故事创作的一般经验和方法,提升艺术审美和鉴赏力,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在這一阶段,教师应根据项目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知识拓展和补充,以促进学生能力的迁移。
此外,学生是项目式学习的主体,在进行项目式学习时,还应注意整体参与度和课下投入度的问题。在项目实践中,对于部分学生的消极参与,教师需及时关注并制订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针对部分学生课下投入不足的情况,教师应设计课下管理机制,及时跟进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督促学生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从项目式学习的整个过程看,教师是教学设计者,从理念、策略和方法等方面都需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实践证明,项目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陈述、报告、展示等形式,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领导力、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承担责任、倾听他人意见等方面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多元化的项目式设计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和思考,让语文学科跟其他学科自然融合,实现学生整体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