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视角,开展童话教学

2020-04-22 20:37顾巧云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童话故事表演幻想

顾巧云

[摘要]童话故事具有艺术美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审美视角展开童话教学,使学生从美的角度入手理解、感悟童话,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分析幻想意境、表演感受人物、想象体会人情和展开二次创作等途径,引导学生理解童话的美,获得思想的启迪。

[关键词]审美视角;童话故事;幻想;表演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 10-0041-02

基于审美视角展开阅读指的是欣赏、鉴别作品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评价。在指导学生阅读童话作品时,不少教师只是关注学生是否读懂了童话的内容,却忽略了学生对童话作品的审美赏析。事实上,童话是一种运用想象、夸张来塑造形象,故事曲折离奇的文体,不仅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特点,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因此,在童话教学中,若能基于审美视角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童话的能力。

一、分析幻想内核,体悟意境美

童话和其他文体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幻想性。学者沈莹莹认为,童话的本身就是作者幻想的产物,童话作品的内容看似描写了幻想的世界,但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童话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抓住童话幻想的内核,理解体验其意境美。首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文本所描绘的意境;然后,用儿童的眼光思考童话所呈现的意境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基于审美视角展开阅读,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童话的幻想内核,体会其意境美。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学童话,具有明显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文本的幻想内核,首先引导学生想象:“大家想象一下,牛肚子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青头在牛肚子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又是怎样呢?”随后,鼓励学生将牛肚子里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使学生忽略了“被吞入肚子”的残忍,体会牛肚子内部的形态美。最后,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展开想象:“如果你是一枚小药片,在被吞入肚子里之后,你会看到怎样的场景呢?你知道小药片在人的肚子里做了一些什么呢?它怎么帮助人类治好疾病呢?尝试用童话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吧。”这样,使学生通过语言的形式展现了童话的意境美,获得了对美的认识。

学者陈伯吹认为,若将童话看成是精神世界的物质构造,那么童话也有一个“核”,这个“核”就是幻想。小学生天生擅长幻想,因此童话中的动物、植物等都能说话、会思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童话教学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描摹万事万物,让他们进入到童话独特的意境中,从而感受到童话的意境美。

二、借助表演形式,感知人物美

童话大多通过曲折的情节来反映生活,塑造形象。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组织他们将童话表演出来,就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特点,感受人物之美。在学生表演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揣摩人物的言行,思考其行为特点,理解其身上的闪光点。如果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分析,那么学生就能获得更真实的体验,感受到人物的心灵美。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雪孩子》一文,展现了具有牺牲精神的雪孩子的形象。教学时,如果能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表演活动,让学生尝试将雪孩子的形象表演出來,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人物的心灵美。在学生表演前,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雪孩子为何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拯救小白兔呢?”学生认为:“因为雪孩子将小白兔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雪孩子对小白兔的付出是单方面的吗?小白兔是否也为雪孩子做过什么呢?”学生认为:“小白兔给雪孩子唱歌跳舞,给雪孩子带来了快乐。”“可是,唱歌跳舞和拯救生命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呢?雪孩子的付出是否和小白兔的付出不对等呢?”学生认为:“雪孩子的心灵十分善良,它无私地付出,帮助小白兔,并没有在意这种付出是否对等。”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就能更好地展现出雪孩子纯真的特点,体现雪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

游戏精神也是童话审美特征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喜欢游戏,而童话则是游戏的再现和延续。因此,在教授童话时,教师不要一味地灌输知识,而要将游戏融入童话中,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表现自己。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童话的审美特征,感受到作品人物的美,而且能够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留足想象空间,拓展人情美

童话具有感性的特点,有些人物纯真但也很幼稚。这些人物和孩子一样,心思并未成熟,在生活中难免会有小错误。在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用儿童的眼光去加以赏析,他们就能体会到童话独特的人情美。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想象,合情合理地进行推理,说说主人公为何会犯错误,主人公是否改正了错误,自己能否从主人公的故事中获得一些启迪。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小马过河》一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马十分纯真,也十分幼稚,所以在面对是否能过河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开始思考十分简单,缺乏尝试和挑战自我的意识。然而,如果以儿童的眼光加以分析,学生就能体会到小马身上独特的人情美。“小马是否解决了自己的困扰呢?它是通过何种方法解决困扰的呢?”“它一开始询问了松鼠和老牛,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亲自尝试,最后终于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你觉得小马以后若遇到各种问题,能自己解决吗?”“我觉得它能自己解决,它从过河这件事中得到了启发,以后也会亲自尝试,解决问题。”“从小马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启迪呢?”这样学生就获得了启迪,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升。

案例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特点,理解故事情节,从中感受人情世故,体会到童话的精神内涵。

四、鼓励二次创作,表达个性美

童话作品往往具有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对童话的词句展开赏析,体会其语言美。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展开二次创作,通过想象进行补写、续写,展现自己的个性美。

如,在学习了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咕咚》这篇课文后,学生认识到这个故事讲了这样的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去想一下,实地去观察一番,不能盲目地相信他人。在教学中,首先,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在动物世界中,还发生很多新鲜的事。你知道它们在发现了新的情况后会怎样面对吗?是否还会发生类似《咕咚》这样的笑话呢?”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学生开始讨论怎样构思写作内容。其次,教师鼓励学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怎样表现小动物慌张的状态。“‘一边跑一边大叫,这一句就写出了小动物很慌张。故事里重复了好几次,说明小动物都很慌张。”在品味作品语言、商讨写作内容后,学生展开了写作,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童话作品的语言具有色彩美和修辞美的特点。在指导学生赏析童话时,不仅要鼓励学生体会到这些美,而且要鼓励学生尝试模仿创作,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总之,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审美角度选择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童话的特点,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读懂童话、感悟童话,获得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童话故事表演幻想
锁不住的幻想
让童话浸润童心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