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强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黔南 558000)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我党总书记提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同时在次年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大力进行了教学的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常规的课程教学中,上海市的部分高校率先进行了探索[2]。我校响应党的号召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了思政建设,现就思政建设在血液检验教学中的作用及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
纳入我校2017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血液检验教学的126例医学生为研究对象,男52例,女74例,年龄18~22(20.48±0.62)岁,均为首次接受血液检验教学的医学生。根据医学生学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63例)及对照组(63例),两组医学生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开展血液检验的常规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通过课堂讲述、病例引入、实验室试验等方式开展日常理论与实践知识授课。
1.2.2 研究组: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融入思政建设,提升开展血液检验教学教师对思政建设的认知与重视度,在开展常规教学前,对每位教师进行全面的思政建设,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提升正确思想政治意识与觉悟;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将医学职业精神与人文关怀纳入日常授课中,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与研究,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日常课程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案,在置入课程思政内容时,须根据时代发展情况,结合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情况,丰富课程思政的内容,确保多元化、切实化,以便引起医学生的思想共鸣。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在明确党的执政方针的基础上,重视言传身教,担当起引导学生健康、积极成长学习的职责,同时在开展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效果,充分挖掘血液检验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纳入日常教学设计中,丰富教学内容。
于血液检验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医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及血细胞识别能力的进行考核,同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表达、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的评定,各方面分值范围0~25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教学质量越高。
研究结果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及血细胞识别能力考核成绩分别为(87.24±2.38)分、(90.12±1.74)分,对照组分别为(79.05±3.51)分、(82.47±2.42)分,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血液检验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表达、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教学质量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检验教学质量比较(分,±s)
表1 两组血液检验教学质量比较(分,±s)
注:与研究组相比,△P<0.05
组别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表达 教学效果 总评分研究组 21.48±1.05 21.63±1.27 22.57±0.61 22.42±0.38 88.10±3.31对照组 18.95±1.32△ 18.57±1.45△ 20.10±1.08△ 21.37±1.24△ 78.99±5.09△
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常规的思想政治课程,而是将正确的思想觉悟、人文素养及关怀涵养纳入日常专业授课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师风师德。血液检验课程思政建设在强化思想引领的基础上,重视师资团队的建设,始终坚持党的政策方针,以正确积极的育人为基本方向,在言传身教的基础上,充分发掘血液检验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日常教学开展与回顾,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丰富,联合采用各类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实现综合教育教学的目的,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医学上理论知识考核及血细胞识别能力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教学质量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思政建设在血液检验教学中在提升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综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