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妹
(湖北省地质职工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胃溃疡属于消化科常见的疾病,诊断时分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胀痛,胃部灼烧感,食欲不振。发病前期疾病无特殊症状,严重时能因溃疡出血导致便血和呕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饮食习惯的改变增加了胃溃疡疾病的发病率[1]。胃溃疡有较长的病程,恢复较慢需要结合质子泵抑制剂、抗胆碱能、制酸剂等药物治疗。由于胃溃疡能引发较多的并发症,有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治疗周期较长多数患者会因此懈怠治疗过程,导致遵医嘱性较差,为改善这类现象应充分结合有效的护理模式对其展开干预,本文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4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展开研究。资料如下: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按照治疗顺序随机分组,其中23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组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47~76)岁,平均(53.6±3.5)岁,平均病程(2.1±0.6)年。剩余23例采取常规+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组),组中男9例,女14例,年龄(45~74)岁,平均(51.3±3.4)岁,平均病程(2.5±0.5)年。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期间给予绝对的药物指导,体征监护,环境护理,为保证治疗期间的舒适度,适当调整病房内陈设,控制房间内的光线和生活环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针对患者的年龄以及性格特征,社会角色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详细如下(1)心理护理:利用情绪测定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展开评估,符合抑郁或焦虑气质的给予绝对的心理支持和口头鼓励,联合家属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强调治疗的重要性和治疗后的乐观结果。借助院内相关病例做心理指导,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社会需求感。(2)药物护理:指导用药,对每日每次的服药剂量做正确指导。观察并询问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提出服药期间需要做到的饮食习惯和绝对禁止的食物类型。(3)饮食护理:胃溃疡疾病对饮食习惯的要求比较严苛,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健康的三餐计划。合理摄入热量,进食质地较软的食物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评价护理后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满意度(%)=(满意n+较满意n)/23×100%。依从性的评价:纳入(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疾病知识掌握、护理意识提高)四个指标,每项100分,分数越高依从性越好。
使用SPSS 24.0作为研究工具,“n”为例数,(±s)表示计量资料,用“t”验证,[n/%]表示计数资料,用“x2”验证,当P<0.05时,研究结果有意义。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高于对照组65.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平评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对比(分)
慢性胃溃疡属于常见的消化科疾病,病程较长,致病原因较复杂,并发症较多,溃疡好发于胃部,十二指肠以及食管下段[2]。胃溃疡的临床症状以规律性疼痛为主,疼痛常在饭后3~4 h发作,患病群体食欲不振,随着疾病的迁延体形逐渐消瘦,出现营养不良和溃疡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有临床资料证明“胃溃疡”的形成原因与(生活环境、遗传因素、饮食习惯、感染因素、化学因素等)均有关系,其中单个或多个原因并发后形成胃溃疡的几率升高[3]。感染因素中“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是造成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菌能诱发疾病的恶性病变。由于疾病治疗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多数患者会在出院后受到各种主动或被动的因素中断服药,极大的影响了治疗效果。为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需结合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机械化的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完善,从患者的生活、性格、社会角色等方面实施药物管理和随访护理。为证明改护理方式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高于对照组65.2%,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平评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相比于常规护理能有效提高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