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龙
(吉林省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吉林 白山 134300)
慢肺阻是内科的多发疾病,由气流受限导致肺泡、肺外组织、肺血管和气道严重受损。慢肺阻发病因素复杂,主要包括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且吸烟者患病风险更大。喘息、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不给予及时的治疗措施,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风险增大,致使其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临床治疗慢肺阻需积极抗感染,纠正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而无创呼吸机通过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喘息、气短等症状[1]。因此,本研究笔者就无创呼吸机治疗慢肺阻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间30例慢肺阻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慢肺阻纳入标准[2],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15)和观察组(n=15),常规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5例,观察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4例;两组患者年龄在62~78岁,平均年龄分别为(68.64±4.62)岁、(68.66±4.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表现出均衡性(P>0.05),故具可比性。
患者经筛查诊断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抗感染、纠正低血氧症、祛痰、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在此基础上常规组采用鼻导管持续供氧,氧流量为2~3 L/min;观察组患者,利用无创呼吸机(苏州凯迪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20152540020)进行无创通气治疗,10 h/d。治疗初期吸气压力控制在8~12 cm H2O,患者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后逐渐提升到18~24 cm H2O,呼吸压力为6~8 cm H2O,呼吸频率为14~16次/min,氧流量为3~6 L/min,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控患者的身体体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对呼吸机的相关参数做调整。
本研究中所有组间比较均由SPSS 20.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率(n%)表示。并行t和x2检验,P<0.05评价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常规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93.33%,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CO2、PaO2、PH等血气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PaCO2(mmHg) PaO2(mmHg) P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n=15) 65.34±17.58 60.37±12.48① 53.64±4.67 62.31±8.69① 7.21±0.04 7.30±0.05①观察组(n=15) 65.36±17.56 53.12±10.21① 53.61±4.61 74.33±10.34① 7.23±0.03 7.41±0.07①P 1.00 0.01 0.99 0.00 0.13 0.00 t 0.50 1.74 0.02 3.45 1.55 4.95
慢肺阻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受损,阻碍了气体的交换,使患者发生二氧化碳潴留的风险增大,从而致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目前,药物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并不能延缓肺功能下降,因此改善患者的呼吸肌疲劳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人工气道对患者创伤较大,且并发症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患者合并肺炎,从而加剧病情。无创呼吸机通过扩张支气管,降低气道阻力,能有效减轻呼吸肌疲劳,同时可改善气体的分布和纠正通气,增加气体交换面积,并能防止气道陷闭,改善弥散功能[3]。慢肺阻合并呼吸衰竭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其与患者的同步性高,使患者感觉更舒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且血气指标改善效果高于常规组,证实无创呼吸机治疗慢肺阻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应用价值大,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的血气指标和病情均得到改,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