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姝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伴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落实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技术要求也在随之提升。医院护理模式目前已经基本从针对疾病转变为了患者康复,同时护理水平也在相应的提升。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合理落实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护患关系,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社会声誉,这对于医院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此,为了更好的提升临床医护服务水平,本文以对比总结方式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2017年1月 ~2018年12月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患者100 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优质护理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划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分组结果为:常规组50例患者,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48.7±2.8)岁;实验组50例患者,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48.5±2.3)岁。分组结果保持两组患者基础差异不突出,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组间差异满足对比研究。
常规组应用以往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强化教育。定期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宣传教育,提升护理人员对于护理风险的主动防范意识,同时构建自查报告的奖惩体系,鼓励护理人员可以主动参与自查报告并做好风险隐患的针对性控制;(2)完善制度。构建感染控制风险小组,同时在护士长的带领之下做好所有护理人员的教育管理,每周召开一次感染控制风险事件和质量的分析讨论会,并根据上一周的感染控制效果以及风险因素做好针对性分析,明确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具体的管理流程保障感染控制效益;(3)心理护理。在患者进入病房之后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一方面需要将医院环境、局部等及时告知患者,另一方面需要有效的发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的患者应当保持耐心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想法与担忧同时提供相应的疏导,强化患者的康复信心;(4)强化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强化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的责任意识、人性化意识,在患者及其家属存在任何心理顾虑时应当及时进行指导,消除心理顾虑。
以护理差错、缺陷以及感染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护理管理质量对比。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资料以定量、定性的方式进行记录,采用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进行数据记录,定性数据以无需分类变量为主,数据检验中均数数据以t值实现,占比数据以x2实现,数据统计后以P值进行对比分析,在P值<0.05时代表数据差异显著,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以及护理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护理差错、缺陷以及感染的对比[n(%)]
在临床中护理问题仍然属于医患矛盾、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因为消化内科患者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中对于护理服务的技术要求也更加苛刻。借助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效益,定期对护理人员提供优质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可以更好的实现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培养,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性素质。随着近些年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于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态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护理服务在便捷、及时以及高效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借助优质护理,可以更好的围绕着患者的需求提供护理服务帮助,护理工作本身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加明确,同时护理服务期间可以更好的突出人性化与给下能够化,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从而达到提高临床医护效益的综合性目标。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可以有效降低各种护理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