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苑佼佼?邢洁?王斯蓓
摘 要: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尤其随着2015年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2019年专业教学标准的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国际职业教育水平已经很接近了。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新模式。但是教学、学习评价模式的改革进展相对较慢,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拖后腿了”。需要改变“单一的”、“合一的”評价模式,探索“多元的”“综合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教考分离;多元化;评价;职业教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改革,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比如专业目标的修订、颁布,专业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标准、实习基地建设标准的研制、发布,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了标准、准绳,指明了方向。但是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机制、方法稍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其他教育教学环节改革的后腿。经了解,各高等职业院校均探索了“教考分离”的评价模式,在此理念和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和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复合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目前评价机制的弊端
1)评价项目相对单一。目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仍然是期末考试这一项单一手段。或者,有的院校虽然号称采取“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方式考评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对过程性评价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多数将“过程性评价”流于形式。不重视甚至没有日常测验,更不会有沟通表达、写作、计算机水平等相关能力的考核。临到学期末,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或者是出于教学习惯,都会给学生“划重点”、出复习题,甚至个别老师因为利益会给学生透题,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给出的重点范围复习,也能通过考试。这种单一期末考试评价学习效果的机制,很容易造成“不用学也能过”的不良风气。处在这样的氛围下,学校培养不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评判标准相对单一。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或者日常测验中,都会设置标准答案。哪怕是建设的网络题库,也都有标准答案。这种形式的考核标准相对单一,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不同成长环境、生源背景、生活经历,造成每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看法会不同。“文无第一”、“百家争鸣”,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论点存在争议,或者受限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本身并没有绝对的答案。设置更多主观题,不设置唯一的“标准答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社会培养具有独立思想、独立判断的合格人才。
3)考评内容相对单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考试的题型都是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考点知识多来自教材,考察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谁背得好,成绩分数就高。以教材内容、知识为主要评价内容,虽然评价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学生个性特长的考查、评价。有数据显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中,缺少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1]。学生只对书本内容死记硬背,缺乏综运用能力和开拓思维,只能成长为“纸上谈兵”的所谓“人才”。
4)评价主体相对单一。目前,多数高等职业院校还是由任课教师或者同教研室教师负责教授学生的考核,教师是发起评价的主体,学生被动参与。没有学生自评、互评,更没有社会评价,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全面。单一的评价主体、考评形式,学生没有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对评价结果进行反思,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5)教考“合一”。多数高等职业院校仍然采取教考“合一”的评价形式,教学、命题、阅卷、总结都由任课教师或同教研室教师承担,缺少其他的监督环节和制约机制。教考“合一”的评价形式不利于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校营造良好教风、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障碍”。
2 多元化评价机制的构建
基于上述评价机制的“单一性”“合一性”弊端,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1)评价项目多元化。设定多元评价项目,注重和加强“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权重,重视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发现学生特长、优势,避免单一期末考试形式,体现评价的客观、公正。以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例,其学习效果考核评价如下表:
2)评判标准多元化。在各种评价形式中,增加主观题的权重。减少设置单一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散思考。日常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项目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对教学方法“质疑”,培养“探索”精神。
3)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其评价主体地位,强化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教师评学生、学生互评、社会参与,甚至可以考虑家人评价元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使评价更加准确、真实、客观。
4)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指将教学与教学评价分离进行,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教务处、教学督导部门、教学系部、教师共同参与,由学校教学、学习质量评价委员会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综合评价[2-3]。教学、命题、组卷、监考测试、阅卷、登统成绩等各个环节由不同的人员分别进行。可以考虑行业、同类院校、用人单位共同参与。
3 综述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单一的”“合一的”的评价机制束缚了学生成长,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施行基于“教考分离”理念下的多元化评价机制,能有效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导向、激励、鉴别和选拔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晓虹.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其成长环境[J].成才之路,2017,(5):1-2.
[2]宋华松,段广河,张艳霞.高职考试评价最优化的探索与实践——以卫生职业院校为例[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 (4):161-163.
[3]郭琳,顾家彪,刘松.高校多元化考核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化工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4(1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