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明光
【摘 要】 在科学技术越发发达的今天,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寻求更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刻不容缓。信息化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Moodle平台是一个能够集教学视频,课后检测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掌控好每节课,也能让学生在周末课下自主预习,自主复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 生本 Moodle 高效 化学
信息发展以快捷、便利性而影响着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互联网时代,电子科技运用在教学中已成家常便饭,而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堂巧妙结合起来成为教育一线工作者努力方向。本文仅从Moodle平台角度探究高效课堂。
一、采用Moodle平台信息化教学优点
在尝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基础上,我们要乘势追击,研究现代多媒体技术,准确地把握相关技术要点,做到多积累、广运用、多实践、善改善。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能权衡几何画板、思维导图、优课V3、PPT、flash、微课等各种软件优势,在课堂运用上力争熟能生巧,锦上添花。课堂教学是师生感同身受的形体语言艺术,现代教学媒体以便利直观、资源丰富、表达精准等强大功能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授课。
1. 学生不只限于课堂学习,录制微课可以让学生在家也能向课堂一样学习。
2. 信息化教学可以采用电子版课后作业,学生每道题的做题情况都可以直接地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更好地做出调整。
3. 在课堂上多维的信息化教育可以解决学生难想象,不会画的问题。
4. 信息化教育也可以解决真人模拟实验,直观地让学会掌握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方法。
二、在Moodle平台上进行授课
(一)一般流程:
(二)课前预习,前置性学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课下进行的,化学一周两节新课,我基本是让学生在周末的时候进行预习。以往预习时我们只是看书,但化学书上知识较为基础,知识点东西很少。采用Moodle平台录制微课,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更好地掌握一节课的重点及难点,达到预习的最优化。
比如,氧气的制取这节课,课本上只有文字表达,但实验仪器,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及氧气的验满、检验都没有讲解,学生对于这些重点内容在预习时看录制的微课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并掌握。
(三)课上分析,平台引导再次看视频
学生进行第一次预习后,可能很多地方并不是那么清楚。再次观看视频,教师指导重难点和考试中的考点,让学生做好笔记,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
(四)课中讨论,交流答疑
通过微课的使用,学生是在观看视频中学习,做笔记。但观看视频学习不是每个同学都能跟上,一节高效课堂不是根据学生喊出来就感觉学生学会了,必须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传统教学中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位学生,只能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进来。但采用微课视频,教师讲授这一环节就可以去关注更多的学生,教师课堂巡查每位学生的笔记情况,单独解释问题。对于较多学生没有听懂的地方,我们还可以重新反复的播放视频,解决所存在问题。
例如制取氧气这一节课,是中考中必考内容,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如果只是教师讲解很难理解,但录制微课后我们这节课就能很轻松地解决很多问题。
下面具体以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来进行说明
(微课播放 教师与学生互动)
1. 实验原理
实验药品种类: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
(微课播放完原理,暂停)
教师提问:有几种方法制取氧气?
学生:3种
教师:提问学生到前面书写文字表达式?
教師:提问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颜色及状态?
(继续下面内容)
2. 实验装置
视频展示两套发生装置,两套收集装置
视频讲解发生装置选取规则:固固加热和固液不加热
收集装置选取过规则:
排水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手机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微课播放完,教师按暂停)
教师:高锰酸钾选取哪一套装置?
学生回答:固固加热。
教师:高锰酸钾和氯酸钾选取装置有什么不同?
学生:高锰酸钾试管口有棉花。
教师:收集氧气时用什么方法?
学生: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3. 实验注意事项
(视频展示实验过程)
查装定点收离熄
(微课播放完,教师按暂停)
教师: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学生回答:双手握紧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好。
教师:安装仪器的顺序是什么?
学生: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教师:加热时先进行什么操作?
学生:预热。
教师:实验开始什么时间收集氧气?
学生: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教师:实验结束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是为了什么?
学生:防止水倒流试管炸裂。
4. 氧气检验
(视频播放氧气检验方法)
教师:如何检验氧气?
学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复燃是氧气
5. 氧气验满
(视频播放氧气验满方法)
教师:如何验满?
学生: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已收集满
从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微课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准确更加节约上课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还能再观看视频时引出制取氧气的重点知识。利于学生记忆。
(五)课中答疑,重点阐述,关键点拨
在学生交流谈论后,我们还可以利用微课展示本节课在中考中考查的考点,出题的方向,历年来考查内容有什么变化。
例如2019年中考化学实验题考察了本节课仪器名称,制取氧气实验原理,装置的选择,用视频展示2019年中考原题,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点在中考中是如何考的?怎样抓住重点,更好地备战中考。
(六)课堂竞赛 小组PK
利用希沃制作竞赛试题,每组选取一名学生进行知识点PK,可以增加学生学习乐趣,也可以巩固本节所学知识,达到劳逸结合。
(七)课后巩固,反思提高
学生对本节的掌握程度还得从课后作业反馈,查漏补缺,解决学生剩下的难理解,易错的知识点。
教学是艺术,在信息化教学运用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站在教学的至高点,靠的就是对新鲜技术的敏感程度,靠的就是一种敢于接受的胆魄与毅力,靠的就是万花丛中的一点绿,靠的更是永恒的追求与不懈的探索。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只有坚持学习,不忘初衷,坚信在庞大的信息世界里有总会寻到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更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古永锵.微视频在中国的机会[EB/OL].http://tech.china.tom,2012.
[2] 王旭.适用于中学课堂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Z3):96-98.
[3] 王旭.用Moodle架设基于生本理念的生物微课[J].文理导航(中旬),2018(09):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