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花
【摘 要】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门科学,但更多的时候可以说是一门艺术。根据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传达过程中,至少有一半的信息将是以老师的动作表情、姿势姿态来实现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老师教学活动中的肢体语言是十分关键的,会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學习效率。通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运用多样化的肢体语言来给学生发出提示。作者在本文中将思考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肢体语言运用的具体方式以及其价值作用,希望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肢体语言 小学 低年级 语文教学 运用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善用眼神
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善于运用眼神来交流,这样来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因为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通常上课之后需要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转移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情形下,老师就可以运用目光对整个教室进行扫视,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提示,希望学生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当课堂教学开始后,老师要确保自己的眼睛中能够发出具有活力和自信的神情,以富有激情的神情来感染学生,这样使得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到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中来。根据有关研究统计,如果老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注视的次数增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发现了学生在违反课堂教学纪律,老师可以不用发声,直接以严肃和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这样既不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能使得学生有效地认识自身的错误,同时有助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出现困难的时候,老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以鼓励的目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信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确保下次回答问题的时候将不再怯场。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用表情
学生最能有效地接受到老师的肢体语言就是老师的面部表情。因为老师的面部表情将众多信息传递给学生,老师的保持良好的面部表情通常会给学生带来真挚和温暖,让学生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强化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的表情是阴沉严肃的,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畏惧的感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到紧张,这种教学氛围下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以丰富的表情将自身的喜怒哀乐体现出来,同时与学生达成共识。比如,学生在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老师可以不用批评,可以用噘嘴的表情来表示生气,这样在学生眼中老师就很活泼可爱,能有效地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够做到声情并茂,以丰富的感情色彩来对文本中的知识进行演绎,这样就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将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下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用手势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离不开各种手势。手势的生动性和活泼性,是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辅助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如果将适当的手势融入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就能提升教学活动的直观性,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老师不用大声说话,只需要拍一拍手,同时配备嘴巴上拉拉链的动作,这样学生就知道这个时候需要安静,将嘴巴闭紧。在老师向学生提问的时候,老师也可以不用一直说“请举手”,可以自己做一个举手的动作,这时学生就会领会到这个时候可以举手回答问题了。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可以及时将大拇指伸出来,这样就对学生一种鼓励称赞的意思。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老师可以温和地摸着学生的头,说出鼓励性的话语。这种摸头的动作将给学生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激励,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上文提到,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而生动活泼,做任何事情注意力都不容易集中。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始终保持一成不变的声音,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是没法有效地激发出来的。这种情形下,老师就可以考虑使用动感的手势,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话语上的鼓励将更加直观,同时更节约时间。比如,在《桂花雨》这一课学习的时候,对于“摇花乐”这一片段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将作者摇花的情景模仿出来,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借助于手势将实现对千言万语的表达。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如果配备规范、合适的手势将对学生一种良好的启发,将使得抽象性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这样就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用姿态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但是要注意到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到感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到小学生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种良好的姿态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视觉感受,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心情愉悦,同时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教室中的走动或者站立将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如果老师穿着高跟鞋在教室中不停地走动,就容易使得学生感到心烦意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学习效果就比较差。如果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以轻盈的步伐走到学生身边,认真倾听学生的话语。这种情形下,学生将有效地感受到老师的亲切,还能强化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让学生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书婕.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8(10):91.
[2] 吴观德.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肢体语言教学[J].情感读本,2017(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