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建红,徐 红*
(奉贤区奉城医院,上海 201411)
狂犬病是又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人一旦发病,致死率100%,在狂犬病的预防当中,接种狂犬疫苗属于唯一手段,也是降低狂犬病发作的主要手段。不过,在狂犬病疫苗当中,存在一定的异源性物质,而这种异源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产生排斥反应,因此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非常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嗜睡、哭闹、局部红肿、发热、皮疹、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比较大,同时也会影响狂犬病的预防工作。所以,临床上针对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不良反应的预防重视度越来越高,也是保证狂犬疫苗顺利接种重要手段。我院自2018年7月开设犬伤门诊以来,至今年6月,有12例患者发生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自2018年7月开设犬伤门诊以来,至今年6月的12例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1.2.1 接种方法
所选的12例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均按照严格程序进行狂犬疫苗接种。
1.2.2 护理干预措施
1.2.2.1对症治疗
病人接种疫苗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轻者无需特殊干预,短期内会自行恢复,程度较重者可采用湿热敷,并在热敷的基础上将新鲜马铃薯片局部贴敷或50%的硫酸镁湿敷予以缓解;发热病人多饮白开水、温水洗澡等物理降温,解热镇痛药;头痛头晕患者加强休息;恶心呕吐患者则适当给予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谈饮食。
1.2.2.2健康教育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均为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团队,具体方式如下:首先,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包括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基本资料等,并且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为其建立相应的随访制度。出现不良反应后,需要每天对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追踪了解,并且做好随访,在随访过程中,需要认真听取病人的反馈,同时做好相应的指导。一般情况下,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疏导、行为干预和认知干预三个阶段。其中,心理疏导主要针对由于接种狂犬病疫苗而出现了负面情绪的患者,通过专业化的心理干预,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患者全程接种疫苗的依从性。行为干预则主要以提高患者的执行度为主,护理人员需要分析影响患者执行度的原因,并且进行针对性的行为干预。认知干预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理认知进行干预,很多患者对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不良反应护理效果就会产生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相关知识教育等方式,做好认知干预,提高患者对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的认知。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完成,资料描述和分析采用构成比和频数来完成。
本次研究所选的12例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在2岁到62岁之间,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2,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和性别构成(n=12)
患者的临床症状分布1 2例患者中,一般反应8例,占66.7%;过敏性皮疹3例,占25%;心因性反应1 例,占8.3%,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构成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构成(n=12)
本次研究所选的12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出现在首次注射狂犬病后的有8例,出现在第二次的有2例,出现在第三次和第四次的各有1例,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不同针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12)
本次研究所选的12例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且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接种。具体的干预措施及效果见表4。
表4 治疗干预措施及效果
本次研究所选的12例病人均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健康知识,且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执行度和依从性良好,所有病人均完成全程足量的疫苗注射。
(1)通过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来消除不良反应症状,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狂犬病疫苗存在异源性物质,接种后容易导致接种局部出现病理变化或者功能性紊乱,不过出现不良反应后,可以通过及时的对症治疗来消除不良反应影响[2]。
(2)做好健康教育是完成全程免疫治疗的关键。由于部分患者在接种狂犬疫苗后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从而造成患者负性心理反应,从而导致部分患者中断或放弃继续接种狂犬疫苗,影响了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上还需要经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消除这些负性心理,使患者积极接受和配合治疗。
(3)强化每针次不良反应告知制度。在本次研究所选的12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首次接种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最大,后续不良反应发生率呈现降低趋势[3]。所以,患者在接种狂犬疫苗时,还需要强化每针次不良反应告知制度,将每针次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告知患者,并且在患者接种疫苗后,留下观察半个小时,及时做好监测。
(4)进一步完善门诊制度化建设。门诊部门可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设置犬伤咨询随访制度,从而更好的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及时做好预防和治疗。
综上所述,患者在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可能会形成一定的精神负担,从而降低依从性,所以临床上应该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防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