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影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132)
静脉给药进行抗肿瘤治疗是抑制肿瘤患者疾病进一步发展,提升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1]。据研究结果显示,抗肿瘤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极高,其中静脉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可达50%,甚至更高[2]。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治疗过程的安全性,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药物措施,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肿瘤患者静脉给药治疗的过程中药学干预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中,男患21例,女患19例,患者年龄在24~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78±5.34)岁,其中肺癌患者14例,肝癌患者8例,胃癌患者6例,结直肠癌患者6例,其它癌症患者6例;对照组中,男患20例,女患20例,患者年龄在23~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2±4.89)岁,其中肺癌患者13例,肝癌患者8例,胃癌患者6例,结直肠癌患者7例,其它癌症患者6例。两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静脉抗肿瘤药物治疗,即根据不同的药物特性进行常规避光、滴速设定等;实验组患者在药物干预下进行静脉抗肿瘤药物治疗,主要干预措施为:①处方干预: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程度、身体情况等开具处方;②药物配制干预:静脉用抗肿瘤药物需要由职业药师或专业人员进行配制,以此减少药物配制过程中,出现剂量错误以及配伍禁忌,对于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也可以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概率;②药物使用干预:静脉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过程需严格根据药物特性,例如卡铂需避光使用,吡柔比星需控制滴速在30-40滴/分钟;③输液技术干预: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注意穿刺的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尽量避免反复穿刺,防治化疗药物外渗,注意联合化疗药物的给药顺序,每种药物在使用中,需间隔10-30分钟,以此减少药物混合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
观察两组患者静脉抗肿瘤药物使用过程中消化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等)、肝脏毒性、静脉损伤(静脉炎、输液部红肿热痛等)、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
将两组实验结果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实验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n(%)]
当前临床上肿瘤患者的治疗主要通过给药途径有五种,分别为静脉、动脉、肌肉、口服以及腔内,其中静脉注射抗肿瘤药物为最常用的治疗途径。由于抗肿瘤药物自身的特异性,导致其针对人体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刺激,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以及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均高于其他药物。正因为如此,减少肿瘤患者静脉抗肿瘤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需要严格采用药物干预措施,通过严格查对医嘱,以及化疗静脉给药的操作流程,注意联合化疗药物的给药顺序等方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5.00%,实验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静脉抗肿瘤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药学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